论文摘要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产业集群问题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产业集群提出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形成各种产业集群理论,如韦伯的工业聚集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胡弗的产业聚集最佳规模理论;英国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从外部经济的视角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分别形成了产业区理论和新经济理论;新产业区理论;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但这些产业集群理论对产业集群对解释并不是尽善尽美。自从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被提出以来,社会资本逐渐被运用到经济分析中。在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解释乏力的情况下,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无疑开辟了对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视野。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成熟,而且主要是个案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因此,有必要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进一步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次,研究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第一章是文章的研究背景。我们首先介绍国内外一些主要的社会学家的社会资本理论,发现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解释力;同时社会资本理论还不够成熟,对社会资本的功能、内容的看法还存在很多分歧;接下来是我们对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研究综述,我们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集群和社会资本进行概述。我们先是对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和分类进行概述;然后分析社会资本的概念、特征、内容以及分析层面。第三章是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我们建立一个博弈模型,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社会资本存量足够大,惩罚机制有效的情况下,集群区企业会走向合作均衡,而且这种合作具有自我稳定和自我强化功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社会资本和产业集群的相互促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但是,这种内生化的自我发展机制是需要一定的外生条件的,主要应该包括:稳定的产权制度、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和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避免短期行为;有效社会信息传递系统,便捷的交易、交通设施和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能够为市场交易中的重复合作博弈提供便利;开放透明的竞争政策和有效的法治环境有利于可信承诺和可信威胁的信号显示的机制、以及激励和惩罚措施的有效运行,这样才容易内生出大范围的企业间信任合作博弈机制。第四章是从中观层面上分析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我们分析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并讨论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的特点。分工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产业集群形成的时间和空间与历史文化传统和偶然性有关,它们共同导致产业集群的萌芽。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资本的两种类型(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产业集群萌芽的过程中,关系资本与产业集群互动,促进分工和交易的扩大,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时,制度资本也开始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并促进分工和交易的扩大,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社会资本与分工和交易的进一步互动形成稳定的集群分工合作网络。内生型集群、外生型集群和高新技术集群三种类型的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因此有必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对策,促进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第五章是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以及政策建议。首先,我们讨论社会资本负面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社会资本的封闭性,嵌入性依赖以及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失衡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落;然后我们据此提出集群社会资本的构建。集群社会资本构建的核心是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平衡,包括集群制度构建、集群网络构建、集群信任的构建,而集群制度构建是集群网络和集群信任构建的基础。第六章是文章的结束语。首先是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做一个总结:充足的社会资本存量可以使集群企业走向合作均衡;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度资本和关系资本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会使产业集群走向衰落;集群社会资本构建的核心是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平衡。然后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不足之处主要是文中模型解释力有限和无法从实证上证明自己的观点,未来研究的趋势将会是对社会资本的量化分析,对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策的分析等。本文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我们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对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尽管这两个层次都有学者进行过研究,但基本上只是注重一个层面而忽视了另一个层面,本文的分析无疑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地分析了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上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这可以使读者更好地认识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第二,在界定社会资本的三个主要要素信任、网络和制度后,我们系统分析这三个要素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是从某一个要素出发来研究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从而难以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本文为建立一个研究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互动的研究框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三,本文首次从社会资本的两种类型,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演进,并得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结论,这样就将经济社会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两个角度对社会资本和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这对研究产业集群来说,是一个新的有意义的视角。第四,我们讨论社会资本负面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资本负面效应对产业集群的影响没有受到重视。社会资本的封闭性,嵌入性依赖以及关系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失衡会导致产业集群的衰落;我们据此提出集群社会资本构建的核心是关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平衡,包括集群制度构建、集群网络构建、集群信任的构建,而集群制度构建是集群网络和集群信任构建的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 对外经贸 2019(12)
- [2].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研究进展评述与展望[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03)
- [3].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0)
- [4].国际产业集群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8)
- [5].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0)
- [6].产业集群研究的逻辑框架结构[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中国产业集群研究中的主体能动性与多方验证方法[J]. 人文地理 2008(04)
- [8].国外产业集群研究刍议[J]. 现代商业 2008(32)
- [9].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10)
- [10].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困境解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
- [11].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7)
- [12].国际产业集群研究的前沿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 企业经济 2020(07)
- [13].产业集群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背景与理论基础[J]. 北方论丛 2011(03)
- [14].农业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02)
- [15].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评述[J]. 中外企业家 2009(22)
- [16].发展产业集群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商场现代化 2008(18)
- [17].数字时代出版产业集群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J]. 中国出版 2013(23)
- [18].产业集群研究热点与路径演变——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31)
- [19].从系统视角研究临空产业集群——评《系统视角下的临空产业集群研究》[J]. 河北学刊 2014(03)
- [20].演化能力观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2)
- [21].产业集群研究述评:研究脉络、趋势与焦点[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06)
- [22].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黑龙江旅游业的产业集群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5)
- [23].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
- [24].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方产业集群研究的演进及其新动向[J]. 世界地理研究 2016(06)
- [25].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述评[J]. 区域经济评论 2013(01)
- [26].中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27].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18(01)
- [28].基于2006-2010年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1(07)
- [29].企业网络分析方法述评与探讨——兼论网络分析方法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应用[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30].乌鲁木齐都市圈产业集群研究[J]. 老区建设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