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花香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棉铃虫,花香化合物,EAG,诱集效果
花香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原国辉,徐永伟,郭线茹,蒋金炜[1](2004)在《不同花香化合物对棉铃虫成虫触角电位的影响及诱蛾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棉铃虫雌、雄蛾对7种花香化合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 结果表明,各种花香化合物均能引起棉铃虫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雌、雄蛾对花香混合物(苯甲醛30%+苯乙醇30%+苯甲酸乙酯40%)的反应最强,相对反应值分别为220,176;对苯乙醇的反应次之;棉铃虫雌虫对不同剂量花香混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不同花香混合物在田间的诱蛾效果以配方G(苯甲醛100μL+苯甲醇100μL+苯乙醇200μL+乙酸苯甲酯600μL)最好,累计诱蛾量达到了196头.(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项伟,韩全斌,黎胜红,纳智,孙汉董[2](2003)在《腺花香茶菜中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昆明产腺花香茶菜(Isodon adenan thus(Diels)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1-3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命名为腺花香茶菜素N、O和P;4个已知二萜为白叶香茶菜戊素(4)、无毛狭叶香茶菜素C(5)、腺花香茶菜甲素(6)和白叶香茶菜乙素(7),同时得到一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9,16-二羰基-10,12,14-叁烯-十八碳酸(8)。根据ROESY波谱,对化合物4的结构进行了修正。化合物1对K562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0.45 μg/mL)。(本文来源于《Acta Botanica Sinica》期刊2003年11期)
姜北,韩全斌,项伟,林中文,孙汉董[3](2002)在《腺花香茶菜中的叁萜化合物(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云南大理产腺花香茶菜 (Isodonadenanthus)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了包括 1个新叁萜 (1)在内的一系列乌索烷型叁萜类化合物 ,其结构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方法确定。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对肿瘤细胞株K5 6 2 ,A5 4 9以及T2 4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本文来源于《云南植物研究》期刊2002年05期)
王先荣,王兆全,董金广[4](1985)在《黄花香茶菜的抗菌新二萜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花香茶菜民间用于治疗痢疾、脚癣等疾病。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得四个结晶,分别为大萼变型甲素、黄花乙素、黄花丙素和enmein,其中黄花乙素和丙素为新化合物。实验表明,大萼变型甲素、黄花乙素和enme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和枯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通报》期刊1985年06期)
王先荣,王兆全,董金广[5](1982)在《黄花香茶菜的新二萜类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花香茶菜Rabdosia swlponeata(Vaniot)Hav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痢疾,脚癣等疾病。我们从黄花香茶菜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得四种二萜结晶,结晶1,结晶2,结晶3为叁种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黄花甲素(sculponeata A),黄花乙素(sculponeata B),黄花丙素(sculponeata C),结晶4为已知化合物enmein。其中黄花甲素和乙素对金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枯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甲素对上述细菌最低抑菌浓度(试管法)为125μg/ml,乙素则为62.5μg/ml。(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1982年11期)
花香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昆明产腺花香茶菜(Isodon adenan thus(Diels)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1-3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命名为腺花香茶菜素N、O和P;4个已知二萜为白叶香茶菜戊素(4)、无毛狭叶香茶菜素C(5)、腺花香茶菜甲素(6)和白叶香茶菜乙素(7),同时得到一个高度不饱和脂肪酸9,16-二羰基-10,12,14-叁烯-十八碳酸(8)。根据ROESY波谱,对化合物4的结构进行了修正。化合物1对K562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0.45 μg/m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香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原国辉,徐永伟,郭线茹,蒋金炜.不同花香化合物对棉铃虫成虫触角电位的影响及诱蛾效果[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
[2].项伟,韩全斌,黎胜红,纳智,孙汉董.腺花香茶菜中的对映-贝壳杉烯类二萜化合物(英文)[J].ActaBotanicaSinica.2003
[3].姜北,韩全斌,项伟,林中文,孙汉董.腺花香茶菜中的叁萜化合物(英文)[J].云南植物研究.2002
[4].王先荣,王兆全,董金广.黄花香茶菜的抗菌新二萜类化合物[J].中药通报.1985
[5].王先荣,王兆全,董金广.黄花香茶菜的新二萜类化合物[J].中草药.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