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判断偏误研究

审计判断偏误研究

论文摘要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有序运转的前提和基础,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外部监督机制,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传统委托代理关系下会计信息质量的“看门狗”。审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独立审计作用的发挥和职责的履行。审计质量是审计师发现和报告财务报表缺陷的联合概率。能否发现财务报表缺陷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否报告财务报表缺陷则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应该意识到,作为审计工作的基石,专业胜任能力是与审计人员的灵魂——独立性同等重要的审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是审计判断,审计判断活动涵盖了全部审计活动,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环节,并构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审计实质上是一个连续判断的过程,各环节的具体审计判断,是构成最终的、最综合也是最高层次的审计判断——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意见是一系列环节的职业判断的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就有可能出现审计判断偏离审计目标的情况即审计判断偏误,从而导致不恰当的审计行为,进而导致审计风险。当审计人员发生审计判断偏误导致采取不恰当的审计行为,并最终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而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损失时,由于“深口袋责任理论”日益被社会所认同,这些损失承受者便会将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推上法庭。可见,错误的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承受审计风险和审计责任的主要根源。而审计判断错误的根源在于审计判断偏误,因此,研究审计判断偏误形成的原因及其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研究始于对审计判断、审计判断偏误概念和内容的界定。在信息加工模式的基础上将审计主体作为审计判断系统的子系统,描述了审计判断系统的各要素及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行为经济学中关于认知偏差的相关理论,分别分析了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和环境对于审计判断偏误的影响,包括审计判断主体在信息加工四阶段中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心理机制,审计判断各环节任务中易产生的判断偏误和原因以及环境因素通过对审计判断主体和判断任务的作用,从而对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影响。最后在归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防治审计判断偏误的建议文章共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审计判断偏误与审计判断系统。研究审计判断偏误首先应界定审计判断偏误的涵义,而界定审计判断偏误的涵义则应首先确定审计判断的概念。本文将审计判断定义为审计判断主体为实现审计目标,根据相关标准,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审计任务进行估计、评价的思维过程及其结论。强调审计判断以审计目标为导向以及审计判断是一个思维活动,不包括后续的审计行为;将审计判断偏误定义为在审计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使判断结论偏离审计目标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很可能导致审计判断主体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行为。此外,本部分将审计判断主体作为审计判断系统下的信息加工子系统,描述了在这样一个审计判断系统中,判断经由信息在母子两个系统之间流动和循环这样一个过程而产生。在这样一个不断运动的系统中,审计判断偏误的产生必然不是系统中某个因素孤立的作用,而是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以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部分,审计判断主体与审计判断偏误。作为审计判断系统最核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审计判断主体对审计判断偏误的形成有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审计判断偏误是审计判断主体的心理偏差。通用的审计程序一般假设审计判断主体是理性的,而完全理性的判断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本部分首先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审计人员受自身知识、经验等条件所限制,认为审计人员在其有限的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制约下,只能尽可能的达到理性化的判断,审计判断主体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分析了有限理性下的审计判断过程中审计判断的认知心理特点,有限理性下的审计判断,通常只是利用有限的信息,运用经验法则,以求得一个基本令人满意的结论,有限理性下,审计判断主体倾向于采用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战略,以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加工几乎无穷无尽的信息,但这样不可避免会产生审计判断偏误。最后,分别讨论信息加工四个阶段审计判断主体的认知偏差造成的审计判断偏误。在信息获取阶段,审计判断所需要的信息来自审计判断环境和审计判断主体自身记忆两个方面,来自环境的资料不充分或不具体,以及来自审计判断主体自身记忆的错觉,都会造成审计判断偏误;在信息加工阶段,由于有限理性的审计判断主体倾向于采用降低认知负荷的方式,如启发式方法和信念调整,即使是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仍然会在其判断过程中大量地采用启发式方法,而启发法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捷径,作为代替算法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被有限理性的判断主体广泛采用,其本身就不具备算法的精确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判断主体自身的有限理性,还由于任务的程序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将在下面两个部分加以分析。另外,审计判断主体对于加工规则的选择也会导致审计判断偏误;在信息输出阶段,由于某些审计程序仅仅要求结果的输出而不要求过程的输出,审计判断主体不需要对审计判断的理由作详细的说明,以及审计判断主体对判断结果的事先偏好,都会造成审计判断偏误;在信息反馈阶段,事后认知、事后强化以及审计判断主体错误的归因倾向,都将导致审计判断偏误。第三部分,审计判断任务与审计判断偏误。审计判断任务的复杂性和程序性是影响审计判断偏误的重要变量,任务复杂的审计判断任务,表现为需要判断的程度比较高,有关判断信息的表现不充分或不易获取、变异程度大等,出现审计判断偏误的可能性较高。本部分引用了Bamber等列示的审计过程中的主要判断任务,并就其中易产生判断偏误的任务以及该任务中偏误如何产生进行了分析。非结构化的审计判断任务由于需要较多的审计判断,从而相对结构化的审计判断任务,增加了判断偏误出现的可能性。复杂的、非程序性的审计判断任务易产生审计判断偏误,这是因为越复杂的任务,审计判断主体在判断过程中需要消耗越多的认知能量,形成偏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是,审计判断任务的复杂性对于审计判断偏误的产生的影响不是孤立的,易产生判断偏误的审计判断任务,其对判断偏误的产生更多的是和环境的联合作用,一个审慎的审计判断主体在面对复杂的审计判断任务时,另外,审计判断主体通过复杂的审计任务,也在不断地学习并引起审计任务的不同反应,一个审慎的审计判断主体在面对复杂的审计判断任务时,会尽可能地利用更为精确和程序化的算法。第四部分,审计判断环境与审计判断偏误。审计判断系统是个三元交互的结构,审计判断环境通过改善或降低审计判断主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影响审计判断任务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从而影响审计判断。影响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有很多,本部分着重研究审计判断标准、审计任期和决策辅助工具对审计判断的影响。审计判断是审计判断系统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审计判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审计判断标准作为审计判断的依据,是审计判断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审计判断标准决定着审计判断任务中结构化任务的比重,也影响着审计判断偏误的产生。本部分将审计判断标准的稳定性和可理解性作为直接影响审计判断偏误的两个因素,将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的共识与稳定性,认为我国过去二十年审计判断标准的不断变化是我国审计人员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审计任期的延长,一方面可促进审计判断主体从审计判断任务中不断的学习从而相对降低任务复杂程度,但另一方面容易使审计人员将对客户更加宽容,并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对客户的会计统和对自己所采用的审计程序形成思维定式,从而拒绝接受新的审计方法。而审计轮换不仅可以改善这种状况,还可以完善审计判断主体的知识结构,从而降低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几率。审计判断专家系统在面临多个结论时,会迅速排序去寻找最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比审计判断主体更接近于理性,使审计判断主体节省大量的信息加工耗费,将注意力集中到更为复杂的任务,减少采用简化策略的审计判断,从而减少审计判断偏误。第五部分,对防治审计判断偏误的几点建议。通过对上面几个部分审计判断系统三要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得出审计判断偏误是在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和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其防治也需要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本部分从完善审计判断标准,完善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加大审计判断专家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适度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几个方面对防治审计判断偏误提出了建议。纵观全文,本文的主要贡献表现为:从审计判断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系统这样一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及环境对审计判断偏误产生的影响,揭示审计判断偏误的产生是审计判断系统各要素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完善和发展审计判断理论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对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 本文研究方法及局限
  • 2. 审计判断偏误与审计判断系统
  • 2.1 审计判断偏误涵义
  • 2.1.1 审计判断概念
  • 2.1.2 审计判断的特征
  • 2.1.3 审计判断偏误涵义
  • 2.2 审计判断系统
  • 2.2.1 系统的含义和特点
  • 2.2.2 审计判断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3. 审计判断主体与审计判断偏误
  • 3.1 审计判断主体的有限理性
  • 3.2 审计判断偏误认知影响
  • 3.2.1 审计判断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特点
  • 3.2.2 审计判断偏误形成的心理机制
  • 4. 审计判断任务与审计判断偏误
  • 4.1 审计各环节主要判断任务
  • 4.2 易产生偏误的主要判断任务
  • 5. 审计判断环境与审计判断偏误
  • 5.1 审计判断标准
  • 5.2 审计任期与轮换
  • 5.3 决策辅助工具
  • 6. 对防治审计判断偏误的几点建议
  • 6.1 研究结论——来自“银广夏”旧案的例证
  • 6.2 完善审计判断标准
  • 6.3 完善审计人员的培训制度
  • 6.4 加大审计判断专家系统的开发和运用
  • 6.5 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 6.6 适度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审计判断偏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