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房屋拆迁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热点现象,房屋拆迁改造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以及城市的总体规划,发挥了自己应有的功效。而房屋拆迁涉及到的公权与私权利益平衡问题,也在整个理论界引发了不少争论,由于在拆迁过程中公权的强势地位和私权保护的意识淡薄,如何规范公权以及保障私权,成了房屋拆迁相关法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城市房屋拆迁概述、城市拆迁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法与私法的利益平衡、新拆迁条例对公法和私法平衡的影响、中国房屋拆迁现状下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五个方面来探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公权与私权利益平衡问题,试图用研究和比较的方法来对房屋拆迁中的公私权平衡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概述了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的产生、性质、发展历史以及在拆迁过程中存在了哪些法律关系,对城市房屋拆迁的背景和产生做了一个阐明,并对城市房屋拆迁的历史分别从法律层面,权力变化层面作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拆迁现状来叙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拆迁历史变革。此外,通过对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屋拆迁还是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体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房屋拆迁实际上还是一个政府运用公权力对公民房屋所有权进行征收的一个行政行为的作出。通过对第一章的概述,我们将对整个城市房屋拆迁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由此展开,进入到细致具体的对房屋拆迁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分析中去。第二部分从法律层面,特别是立法过程中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到的公权与私权冲突来对房屋拆迁进行一个根源上的总结。通过对征收决定阶段、补偿安置阶段和强制拆迁阶段中的公私权冲突表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拆迁立法上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不足,无明确规范的法律依据,是导致拆迁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和纠纷的根源。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主要是因为公共利益的定位不明确,界限模糊,所以在此部分第二节中,对公共利益的概念,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概括,将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区别开来,有助于政府在作出拆迁征收决定时能够本着现实紧迫的态度来对整个城市建设作总体规划。同时,虽然拆迁是政府行使公权力对公民的私有财产进行征收,但是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私法的影响,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给予普通公民以保护自己合法私有权益的武器。第三部分则更加详细对拆迁过程中的公权与私权冲突作了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借鉴国外如何处理房屋拆迁中的公私权冲突,给我们的拆迁进程提出了一些意见。通过对房屋拆迁中公权和私权的划分,希望能够找出二者的冲突点,随着在第二节给予一些建议,例如,严格区分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对房屋的补偿安置规范,以及建立公正的司法监督体系来保障拆迁的程序合乎法律要求等等。最后,对国外和香港地区的法律如何处理拆迁中的公权与私权平衡进行总结,希望给我们的拆迁立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四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围绕2011年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来展开的,新拆迁条例在法律层面上对拆迁征收决定的异议救济,政府作为唯一的补偿主体,行政强制拆迁变为司法强制拆迁,禁止暴力拆迁等较旧拆迁条例作了更完善的改进,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权。分三个章节,从新拆迁条例带来的变化,对公权和私权的影响以及尚未解决的公权与私权平衡问题作了总结和分析。应该讲新拆迁条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立法上的改进,也是一种信号,国家希望通过新拆迁条例的颁布,给混乱无序的拆迁建立社会和谐的新理念。第五部分将结合中国拆迁现状下的公权与私权冲突,对目前拆迁存在的热点现象,公私权的划分范围来促使整个社会对于拆迁的法制理念向私权保护转变。在热点现象中,将钉子户、城中村改造、越级信访等热点关注问题作了一个陈述,然后通过对公私权在立法、拆迁、补偿、救济阶段的界定,来分析公民的私权应该得到怎么样的保护。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拆迁条例不能成为利益博弈牺牲品[J]. 南方人物周刊 2010(27)
- [2].新拆迁条例有哪些亮点[J]. 时事(时事报告初中生版) 2010(04)
- [3].突破地方压力,尽快出台新拆迁条例[J]. 中国新闻周刊 2010(19)
- [4].吁请新拆迁条例尽快出台[J]. 南方人物周刊 2010(42)
- [5].“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J]. 法律与生活 2011(01)
- [6].北京出台“新拆迁条例”实施细则[J]. 共产党员 2011(16)
- [7].“新拆迁条例”的进步有多大[J]. 小康 2011(01)
- [8].“新拆迁条例”出炉[J]. 中国报道 2011(02)
- [9].“新拆迁条例”进与退[J]. 金融经济 2011(05)
- [10].“新拆迁条例”进与退[J]. 大经贸 2011(02)
- [11].期待“新拆迁条例”:保护文化遗产[J]. 观察与思考 2010(02)
- [12].新拆迁条例“闭门立法”恐有隐情[J]. 法人 2010(12)
- [13].新拆迁条例,难在哪?[J]. 中国经济周刊 2010(31)
- [14].浅议“新拆迁条例”[J]. 商品与质量 2010(SC)
- [15].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的非均衡性研究——以“新拆迁条例”出台为例[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
- [16].新拆迁条例实施后违法强拆增加[J]. 政府法制 2011(16)
- [17].北京出台新拆迁条例实施细则[J]. 城市规划通讯 2011(14)
- [18].新拆迁条例尚须正确处理四大关系[J]. 求索 2010(05)
- [19].新拆迁条例再征民意[J]. 商周刊 2010(26)
- [20].司法政策中的政治理性——以新拆迁条例中“司法强拆”为例的探讨[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1].“新拆迁条例”何以难遏暴力强拆?[J]. 上海房地 2011(12)
- [22].“新拆迁条例”难产折射转变发展方式不易[J].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0(08)
- [23].“新拆迁条例”的两大焦点议题[J]. 时事报告 2011(01)
- [24].事件/政策[J]. 商周刊 2011(03)
- [25].论新拆迁条例下的私权保护[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26].新拆迁条例实施后强拆未根本扭转[J]. 政府法制 2011(34)
- [27].在“新拆迁条例”的照耀下——回顾“2010年拆迁纠纷妥善处理的典型事件”[J]. 民主与法制 2011(08)
- [28].新拆迁条例诸多亮点引人瞩目[J]. 上海人大月刊 2011(03)
- [29].新拆迁条例下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J]. 法制与社会 2011(17)
- [30].一周网谈[J]. 瞭望 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