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花生作为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其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是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产品之一。青岛市作为山东省花生的重要生产和销售地区在贸易额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几年,尤其金融危机以来,青岛市花生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且越来越暴露出花生的出口贸易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不少问题。在国内油脂供应紧张、竞争介入者迅速猛增、进出口标准日益严格、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贬值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局势下,如何发展和提高青岛市的花生出口数量和质量;在国外纷纷提高进口门槛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青岛市花生的国外市场竞争力?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涉及花生出口贸易产业链的科研、生产、加工、运输、检验检疫、外汇汇兑等各个环节以及相关部门。本文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青岛市花生出口贸易中竞争力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战略的角度分析影响青岛市花生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和一些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同时搜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并分析相关数据,理解信息资料,对本文采取了比较分析法、实证探讨研究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青岛花生及其制品出口竞争力问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岛市花生及其花生制品,包括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和花生酱以及裹衣花生等,主要参照山东其他市区花生产品出口情况及山东、全国整个花生出口情况。本文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分析青岛花生出口现状入手,选用竞争力评价模型,结合具体的数据对青岛花生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评价基础上总结了青岛花生出口竞争力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青岛花生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青岛花生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例如加大宏观政策的扶持、拉伸产业链条、培养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安全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花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优化策略探析[J]. 种子科技 2020(01)
- [2].《花生学报》2019年总目录[J]. 花生学报 2019(04)
- [3].浅谈花生高产种植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20(02)
- [4].花生种植对农业经济的推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20(02)
- [5].高油酸花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2)
- [6].碧护产品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J]. 河南农业 2020(10)
- [7].花生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获突破[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03)
- [8].基于深度学习的花生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20(03)
- [9].浅析花生生长特性与机械化生产技术[J]. 南方农机 2020(07)
- [10].农户如何选留及储存花生良种[J]. 乡村科技 2020(01)
- [11].花生出苗障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4)
- [12].花生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 种子科技 2020(08)
- [13].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植物医生 2020(02)
- [14].诸城市花生集约化绿色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4)
- [15].滑县花生新黑地蛛蚧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4)
- [16].花生栽培新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研究方向[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4)
- [17].高油酸花生轻简化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5)
- [18].4HJZ-6智能化花生捡拾摘果机的设计研究[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0(04)
- [19].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析[J]. 农机科技推广 2020(01)
- [20].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途径探讨[J]. 农家参谋 2020(15)
- [21].河南省农业产业扶贫典范 正阳花生: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豆豆”[J]. 河南农业 2020(13)
- [22].玉米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提高其光合特性的机理[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05)
- [23].阆中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5)
- [24].无公害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6)
- [25].花生病虫害防治浅究[J]. 农家参谋 2020(13)
- [26].孟州市花生高产关键点控制及新技术应用[J]. 河南农业 2020(16)
- [27].“小花生”蕴含“大产业”[J]. 农机市场 2020(08)
- [28].河北省花生机械化收获现状及需求[J]. 农机市场 2020(08)
- [29].土地托管与花生机械化[J]. 农机市场 2020(08)
- [30].专家:中国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花生进口国[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