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极脱附论文-郑兴文,龚敏,曾宪光,姜春梅,曾祥梅

阳极脱附论文-郑兴文,龚敏,曾宪光,姜春梅,曾祥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阳极脱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竹叶,碳钢,硫酸,碘化钾

阳极脱附论文文献综述

郑兴文,龚敏,曾宪光,姜春梅,曾祥梅[1](2011)在《硫酸介质中竹叶提取物的阳极脱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极化曲线和微分极化曲线研究了竹叶提取物及其与碘化钾复配后试验体系的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随竹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对碳钢的缓蚀效率增大,脱附电位正移;随温度的增加,缓蚀效率下降,脱附电位负移;竹叶提取物与碘化钾复配后,脱附电位进一步正移,腐蚀电位负移,增加了缓蚀剂的作用区域,提高了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缓蚀效率随复配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加变化很小;脱附电位与浓度的对数值及温度呈线性关系,竹叶提取物与碘化钾的联合吸附以交错吸附为主。(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1年10期)

穆振军[2](2007)在《天然海水中碳钢缓蚀剂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锌盐、葡萄糖酸盐为主要缓蚀成分复配的适用于天然海水中碳钢的高效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分析了该缓蚀剂的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碳钢在海水中的零电荷电位约为-0.6 V;缓蚀剂的吸附电位区间为-0.5~-0.8 V,缓蚀剂在该区间内存在特性吸附。当阳极极化电位超过-0.45 V时,极化电流迅速增大,缓蚀剂因发生大量脱附而失去对阳极过程的控制。(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07年01期)

穆振军,王晶晶,陈翔峰[3](2006)在《海水中碳钢缓蚀剂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锌盐、葡萄糖酸盐为主要缓蚀成分复配的适用于天然海水中碳钢的高效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分析了该缓蚀剂的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碳钢在海水中的零电荷电位约为-0.6V:缓蚀剂的吸附电位区间为-0.5V-0.8V,缓蚀剂在该区间内存在特性吸附。当阳极极化电位超过-0.45V时,极化电流迅速增大,缓蚀剂因发生大量脱附而失去对阳极过程的控制。(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5-01)

汪的华,江俊伟,卜宪章,甘复兴,邹津耘[4](2001)在《缓蚀剂阳极脱附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极化曲线、微分极化曲线、循环极化和恒电位暂态等方法研究了缓蚀剂阳极脱附的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缓蚀剂阳极脱附存在一个明显的诱导期 ,具有“S”型的脱附动力学曲线 ,呈自催化反应特征 ;外加电位越正 ,缓蚀剂脱附速度越快 ,脱附的诱导期越短 ;覆盖度高的稳定吸附层 ,脱附电位更正 ,脱附速度也更快 .据此提出了缓蚀剂的阳极脱附是由于阳极极化条件下电极过程吸附态中间产物的竞争吸附使得缓蚀剂发生自加速脱附的新机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汪的华,邹津耘,甘复兴[5](1999)在《缓蚀剂阳极脱附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文献中解释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基本观点是:阳极脱附的主要原因是离子化的金属粒子对缓蚀剂吸附层的冲击作用,当极化电位超过脱附电位后,由于金属离子的冲击,缓蚀剂的脱附速度大于其吸附速度,并随着金属阳极溶解电流的增大而越来越大,从而促使缓蚀剂大量脱附~([1])。D M Drazic等人将这种吸附缓蚀剂粒子下的"基底"金属原子发生阳极溶解,导致吸附粒子离开金属表面的行为,称为"电机械脱附(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1999-11-01)

汪的华,卜宪章,邹津耘,甘复兴[6](1999)在《有机缓蚀剂和Ⅰ~-的联合吸附与阳极脱附》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硫酸溶液中叁种不同的含氮有机缓蚀剂与Ⅰ-在铁电极上的联合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联合吸附能明显提高吸附层的稳定性;阳极脱附电位与吸附粒子浓度的关系可为判断联合吸附模型和粒子竟争吸附能力提供有用信息;吸附展稳定性越高,其阳极脱附速度越快.(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汪的华,卜宪章,甘复兴,邹津耘,姚禄安[7](1999)在《微分极化曲线法及对缓蚀剂阳极脱附行为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对半对数极化曲线进行微分的方法,得到的微分极化曲线及其特征参数可以更精细地表征缓蚀剂的阳极脱附行为.(本文来源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期刊1999年01期)

朱宏伟,王佳,李言涛,侯保荣[8](1997)在《溴离子阳极脱附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1995年的硕士论文实验工作中曾研究了酸性介质中溴离子(Br~-)对铁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发现电极电位到达一定值时,Tafel斜率会急剧减小,可以发生从约60mV到30mV的变化。根据循环极化和变化扫描速度两种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作者认为这种Tafel斜率的变化应归因于Br~-在铁表面上发生吸附和脱附的结果。基于以上观(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集刊》期刊1997年01期)

王佳,曹楚南[9](1996)在《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V.缓蚀剂脱附与金属阳极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缓蚀剂阳极脱附与金属阳极溶解相互作用的分析,建立了描述缓蚀剂体系中金属阳极过程动力学规律的物理模型。依据该模型讨论了缓蚀剂覆盖度随电位与浓度的变化、脱附电位与半覆盖电位、电位扰动与浓度扰动的电流响应及稳态阳极极化曲线。(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1996年02期)

王佳,曹楚南[10](1996)在《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Ⅲ.缓蚀剂阳极脱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缓蚀剂发生阳极脱附的机制。实验中发现缓蚀剂复盖度在低于脱附电位时保持不变,达到脱附电位后迅速降低。脱附电位则随缓蚀剂抑制能力的增强、浓度增加和氯离子的存在而正移。然而,缓蚀剂层对阳极溶解的阻力在脱附电位之前就逐渐降低。依据这些结果提出离子化金属粒子对吸附层的冲击导致缓蚀剂发生阳极脱附,而大量缓蚀剂脱附则发生在达到脱附电位后、缓蚀剂再吸附修补吸附层速度低于脱附速度时。(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阳极脱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锌盐、葡萄糖酸盐为主要缓蚀成分复配的适用于天然海水中碳钢的高效缓蚀剂,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图分析了该缓蚀剂的阳极脱附行为。结果表明,碳钢在海水中的零电荷电位约为-0.6 V;缓蚀剂的吸附电位区间为-0.5~-0.8 V,缓蚀剂在该区间内存在特性吸附。当阳极极化电位超过-0.45 V时,极化电流迅速增大,缓蚀剂因发生大量脱附而失去对阳极过程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阳极脱附论文参考文献

[1].郑兴文,龚敏,曾宪光,姜春梅,曾祥梅.硫酸介质中竹叶提取物的阳极脱附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1

[2].穆振军.天然海水中碳钢缓蚀剂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的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07

[3].穆振军,王晶晶,陈翔峰.海水中碳钢缓蚀剂吸附和阳极脱附行为的研究[C].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4].汪的华,江俊伟,卜宪章,甘复兴,邹津耘.缓蚀剂阳极脱附的动力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

[5].汪的华,邹津耘,甘复兴.缓蚀剂阳极脱附机制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

[6].汪的华,卜宪章,邹津耘,甘复兴.有机缓蚀剂和Ⅰ~-的联合吸附与阳极脱附[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9

[7].汪的华,卜宪章,甘复兴,邹津耘,姚禄安.微分极化曲线法及对缓蚀剂阳极脱附行为的表征[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9

[8].朱宏伟,王佳,李言涛,侯保荣.溴离子阳极脱附动力学模型研究[J].海洋科学集刊.1997

[9].王佳,曹楚南.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V.缓蚀剂脱附与金属阳极过程[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6

[10].王佳,曹楚南.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Ⅲ.缓蚀剂阳极脱附机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6

标签:;  ;  ;  ;  

阳极脱附论文-郑兴文,龚敏,曾宪光,姜春梅,曾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