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重庆市的农业观光园发展的如火如荼。既满足了重庆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增加了农村收入,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农业观光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农业经济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许多学者对农业观光园发展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而对重庆都市区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系统研究颇为少见,再加上各学科视角的不同和学科壁垒的存在使得重庆市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文献引证、比较分析以及实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以景观规划理论、农业科学、旅游学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基础,从地理和特色文化的视角系统分析了重庆农业观光园水体景观、林地植物群落景观、建筑景观以及科技农业景观的特色加之重庆市独特的山水地形和典型的农业景观特色,评述了重庆地域特色文化特征、现有农业观光园缺失特色文化的现状以及重庆地域文化对重庆农业观光园的影响,结合千秋村农业观光园的实例对重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和对策。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文对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在重庆市范围内进行的,其目的是使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重庆市内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研究得到加强。(2)农业观光产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观光园建设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因此,立足景观规划学科的发展,广泛吸取和借鉴其他外围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促进相关外围学科成果向城市规划理论、原则、行动准则的转化是大有好处的。(3)由于重庆市内的农业观光园的性质、规模,自身资源特点、分布不一样,导致了与重庆市区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又各有异同。在具体的设计中,我们必须从各个观光农业园区的特征出发,抓住自身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结合重庆市的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既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吸引力,又能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和顺应重庆市民生活需要的观光农业园区。(4)笔者在文中总结了重庆市农业观光园的特点,并探讨其规划理论、理念以及内容等。通过实例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研究思路1.4 研究方法1.4.1 文献引证1.4.2 比较分析1.4.3 实证分析第2章 农业观光园的概念界定及发展现状2.1 概念界定2.1.1 观光农业2.1.2 农业观光园2.2 国外发展现状2.2.1 德国2.2.2 荷兰2.2.3 美国2.2.4 日本2.2.5 国外农业观光产业发展特征2.3 国内发展现状2.3.1 台湾2.3.2 我国大陆内地2.3.3 重庆地区2.3.4 国内农业观光的发展特征2.4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2.5 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第3章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3.1 景观规划理论3.1.1 景观生态学3.1.2 景观美学3.1.3 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理论3.1.4 植物群落学理论3.2 农业科学3.2.1 生态农业理论3.2.2 可持续农业理论3.3 旅游学3.3.1 旅游心理学3.3.2 旅游经济学3.4 经济学3.4.1 循环经济理论第4章 重庆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分析4.1 重庆农业观光园特色分析4.1.1 重庆农业水体景观4.1.2 重庆林地植物群落景观4.1.3 依山而建的建筑景观4.1.4 科技农业景观4.2 重庆地域文化在农业观光园中的体现4.2.1 重庆地域文化特征4.2.2 重庆现有农业观光园缺失特色文化的现状4.2.3 重庆地域文化对农业观光园的影响分析4.3 重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原则探讨4.3.1 景观生态性原则4.3.2 经济效益原则4.3.3 参与性原则4.3.4 突出特色原则4.3.5 地域文化原则4.3.6 多样性原则4.3.7 局部补偿原则4.3.8 选址原则4.4 重庆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内容4.4.1 资料分析4.4.2 观光园性质定位4.4.3 农业观光园观光园发展评估和发展模式4.4.4 农业观光观光园园区项目规划和基本功能结构4.4.5 农业观光园的空间布局4.4.6 农业观光园观光园交通规划4.4.7 观光园环境保护规划4.4.8 农业观光园景观系统规划第5章 实例研究——以重庆千秋生态农业园为例5.1 区域概况5.1.1 自然概况5.1.2 农业基础概况5.2 千秋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流程5.2.1 规划原则5.2.2 规划布局及景观规划5.2.3 总体定位5.2.4 道路交通规划5.2.5 绿化景观规划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规划设计论文; 农业观光园论文; 重庆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