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奸罪的重新认识与完善

对强奸罪的重新认识与完善

论文摘要

强奸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严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发案率较高,社会危害性也很严重。强奸之所以被法律确定为一种严重的性犯罪,是因为强奸侵犯了妇女性的自由意志,并损及妇女的人身健康和人格名誉。但是,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改变,对于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强奸的认识已经越来越不能解释人们所有的疑问了。传统观念认为,强奸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性,而受害者只能是女性。但20世纪中期以来,受人们已改变的性观念以及日益深入人心的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除了女性以外,男性或者少数特殊人群也同样可以成为性自主权的被侵害对象;同时,女性自身也可以成为侵犯他人性权利的实施主体。此外,除了女性强奸男性的情况,同性之间的强奸问题也摆在了面前。现实生活中“同性相奸”行为无刑法条文可适用,而同性之间的强奸行为却经常出现,这种法律与现实的脱节已经凸现出了我国刑事立法的局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有些人的心理严重地扭曲变形,女性强奸男性,同性之间发生强奸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这些行为和男性强奸女性的行为一样,不仅有悖于善良的风俗习惯,而且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受害人不仅身体上受到了伤害,而且心灵上受到的创伤更是无法估量和弥补的。因此,对于强奸罪所侵犯的应当受到刑法保护的犯罪客体,实施强奸犯罪的犯罪主体以及强奸手段行为所直接触及的犯罪对象,我们都应该重新进行认识和梳理。同时,随着性主体和性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强奸犯罪的客观方面也呈现出种种新现象。各类千奇百怪的性交行为和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刑法不应当对这些同样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束手无策。因此,刑法中对于性交方式的认识应当将口交、肛交等某些特定的性行为也包括进去。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很多国家更新了对强奸罪的认识,并对强奸罪的立法也纷纷做了修改。因此,对我国强奸罪进行理性的检讨并对其进行完善也逐渐显得迫切起来。笔者认为,强奸罪的犯罪客体应当是性的自主权。这里的性的自主权,既包含女性的性自主权,同时也包含男性或者其他特殊性别人群的性自主权。强奸罪的犯罪主体应当是一般主体,同样没有性别之分。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也应当没有性别的区分。而对于强奸罪的客观行为方面,则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区分确认,不能简单的以某个特定行为(如插入)作为认定犯罪的唯一标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强奸罪概述
  • 第一节 强奸罪的各种涵义
  • 第二节 强奸罪的本质特征及其涵义探讨
  • 一、强奸罪的本质特征
  • 二、强奸罪涵义探讨
  • 第二章 我国性犯罪立法概况
  •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强奸犯罪及相关性犯罪中有关主体和对象性别的立法概况
  • 第二节 我国现代强奸罪及其他性犯罪立法概况
  • 一、我国现代强奸罪立法概况
  • 二、我国除强奸罪以外其他性犯罪立法概况
  • 三、现行性犯罪立法的不足之处
  • 四、强奸罪的法律模式
  • 第三章 对于女性强奸男性行为(女-男模式)的刑法认识
  • 第一节 女性强奸男性的现状
  • 第二节 女男强奸的犯罪构成设计
  • 一、犯罪客体
  • 二、犯罪客观方面
  • 三、犯罪主体
  • 四、犯罪主观方面
  • 第四章 同性强奸行为的刑法认识
  • 第一节 同性强奸概述
  • 第二节 男-男强奸模式
  • 一、男-男强奸行为概述
  • 二、男男强奸案件司法实践及立法沿革
  • 三、男-男强奸的犯罪构成设计
  • 第三节 女-女强奸模式
  • 一、女-女强奸概述
  • 二、女-女强奸犯罪构成设计
  • 第四节 其余特殊情况下的强奸行为的刑法认识
  • 第五章 部分外国刑法有关强奸罪犯罪主体、犯罪对象性别的立法比较
  • 第六章 对我国强奸罪进行新的犯罪构成设计并提出相应立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犯罪主体的网络化演变动向与立法修正脉络[J]. 中国应用法学 2019(05)
    • [2].论我国职务犯罪主体的立法缺陷及完善[J]. 山西青年 2013(16)
    • [3].论狱内有预谋犯罪的侦控要素[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11)
    • [4].征地拆迁职务犯罪研究——以北京农村地区为蓝本[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12)
    • [5].监察对象和职务犯罪主体的衔接对应[J]. 法制博览 2020(33)
    • [6].环境犯罪主体新论[J].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0(01)
    • [7].浅析职务犯罪主体[J]. 法制与社会 2019(02)
    • [8].单位应当成为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J]. 商 2012(23)
    • [9].论国际犯罪主体的范围与特征[J]. 河北法学 2008(09)
    • [10].渎职罪的犯罪主体宜修改为国家工作人员[J]. 知识经济 2008(10)
    • [11].村干部成为渎职犯罪主体的可能性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05)
    • [12].对渎职犯罪主体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1(33)
    • [13].环境犯罪主体比较研究[J]. 理论界 2008(05)
    • [14].职务犯罪的生成机理与治理对策[J]. 人民检察 2008(10)
    • [15].“二次委托”受托人当属渎职罪的犯罪主体[J]. 人民检察 2016(24)
    • [16].基于权利保护视角的虐待儿童犯罪主体规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 [17].析行政委托中的渎职犯罪主体[J]. 法制与社会 2013(31)
    • [18].国资委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渎职罪的犯罪主体辨析[J]. 大众商务 2009(22)
    • [19].论国家机关犯罪主体资格之否定——由“乌铁中院受贿案”引出的深层思考[J]. 东南司法评论 2009(00)
    • [20].人工智能体犯罪主体资格的理论廓清与现实应对[J]. 新疆社会科学 2020(03)
    • [21].小议司法解释中如何明确适格的渎职犯罪主体[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5)
    • [22].铁路运输领域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12(29)
    • [23].国际犯罪主体争议问题探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1)
    • [24].渎职犯罪主体的适用探析[J]. 社科纵横 2008(05)
    • [25].渎职犯罪主体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问题研究[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 [26].网络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及对策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06)
    • [27].论渎职犯罪主体中的几个问题[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8(05)
    • [28].重申犯罪主体 论以人为本的刑法意义[J]. 中外法学 2010(03)
    • [29].浅论渎职罪主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学理论 2010(27)
    • [30].高度重视职务犯罪“35现象”[J]. 决策导刊 2008(05)

    标签:;  ;  ;  ;  

    对强奸罪的重新认识与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