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喻轶

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喻轶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味精废水,汉逊德巴利酵母,响应面优化,自溶

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喻轶[1](2017)在《味精废水培养汉逊德巴利酵母及其生物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味精废水是味精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无机氮和丰富的营养物质。若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本研究选用能在高浓度味精废水中生长的汉逊德巴利酵母,以味精废水作为培养基成分培养酵母,并优化发酵后期酵母自溶条件,将酵母自溶后发酵液喷雾干燥用作饲料添加剂,评价该酵母水解物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后对肉鸡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提高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生物量,进行了培养条件(发酵时间、温度、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的单因素优化研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对生物量干重有显着影响的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实验优化的中心点范围,最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确定酵母生长的最适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30℃、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40/300 mL、pH为4.5、发酵时间为5天、水:玉米浆:味精废水=1:4:1、葡萄糖添加量为2.3%、ZnCl_2添加量为0.4%时,菌体生长情况最好,生物量干重为5.82%。(2)为了充分利用酵母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控制条件使酵母细胞自溶释放细胞内的营养物质。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时间、温度、pH、促溶剂及外加酶对酵母自溶的影响。并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汉逊德巴利酵母自溶的最佳条件:温度为54℃、pH为5.5、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8%;在该条件下自溶23 h后酵母自溶液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4.76 g/L,与最佳预测值14.84 g/L较为接近。(3)利用已优化的发酵工艺和自溶条件进行100 L发酵罐中试放大生产,另增加100 L发酵罐纯培养酵母组用于后期动物实验的对照。后将两组自溶后的酵母自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最佳温度为220℃,进料流速为100mL/min。对喷雾干燥后的成品进行成分测定,纯酵母培养组中含有氨基酸态氮2.68%、粗多糖2.04%;废水培养组中含有氨基酸态氮3.69%、硫酸根11.82%、粗多糖7.39%。对喷雾干燥后的酵母水解物进行动物饲喂实验发现当添加4 g/kg酵母水解物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最高,对肉鸡生长有一定影响。本试验充分运用味精废水和酵母资源,利用微生物发酵,将非蛋白氮转化为微生物有机氮,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刘大群,陈文烜,华颖[2](2015)在《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及渍菜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渍菜盐渍是采用高盐保存的方式,其存在污染环境、高耗能以及营养流失等缺陷,在盐渍发酵中容易产生菌醭。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及渍菜品质的影响。试验以7%的低盐量为基准,在置换CO_2的条件下,研究了压力、CO_2浓度、含盐量等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及其所形成的高压和高盐都影响了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生长,延迟了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对数生长期。渍菜在保存6个月期间微生物菌落总数、酸度、亚硝酸盐均明显下降,渍菜的硬度值和菜体的色泽却得到保持,腌渍液清彻透明。这表明,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渍菜坯料的安全保存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杂菌的生长,为改善我国传统腌渍蔬菜的工艺提供了新的一条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成细瑶,杨波,刘志刚,尧晨光,胡征[3](2014)在《利用氨基酸废水发酵生产饲料用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毛发水解法提取胱氨酸后的废液为氮源,发酵生产饲料酵母。从高盐环境中筛选获得一株高耐盐酵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证实该菌株为汉逊德巴利酵母,其可用于饲料添加剂。经人工驯化进一步提高其耐盐能力后,通过正交及单因子实验探索其最优生长条件。结果显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氨基酸废水33.3%(v/v),玉米淀粉7%(w/v),K2HPO4 1.5%(w/v),酵母粉0.3%(w/v),FeSO40.6%(w/v);最佳发酵条件如下:培养时间5 d,装液量50 ml/250 ml,初始pH值5.0,种龄4 d,接种量10%(v/v)。此条件下,菌体干重达4.9%(w/v),较优化前提高了48.5%。本研究中分离得到的饲用汉逊德巴利酵母可有效将毛发水解法提取胱氨酸后废水中的营养成分转化为优质饲料用菌体蛋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4年S1期)

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4](2014)在《汉逊德巴利酵母对采后柑橘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柑橘伤口处接种汉逊德巴利酵母和指状青霉,研究酵母的生长动态和伤口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这6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试验表明,酵母可以在伤口处快速繁殖,除PAL受酵母影响较小外,SOD、CAT、PPO、CHI和GLU这5种保护酶均受酵母诱导表现出了一定的活性,说明汉逊德巴利酵母对柑橘保护酶的诱导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5](2014)在《几丁质诱导汉逊德巴利酵母拮抗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拮抗酵母Debaryomyceshansenii的生物防治能力,通过体外(in vitro)和体内(in vivo)试验,用不同浓度的几丁质跟酵母混合,研究对采后柑橘青霉病(Penicilliumdititatum)的生防效果,以及几丁质对酵母生长繁殖的影响和对几丁质酶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酵母与几丁质混合后,对柑橘青霉病的防治有显着提高,其中,酵母(107 CFU/mL)与1.2%几丁质混合使用对柑橘青霉病的效果最佳,6 d后刺伤试验的发病率和浸泡试验的腐烂指数分别为15.51%和14.62%,比单独使用酵母(107 CFU/mL)降低了21.13%和14.76%。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几丁质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无显着影响,几丁质对酵母在柑橘伤口的生长繁殖均有一定刺激作用,以1.2%的几丁质刺激作用最强,1.2%和1.4%的几丁质与酵母混合都能诱导几丁质酶活性上升。表明D.hansenii与几丁质与混合后,对柑橘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4年01期)

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6](2013)在《汉逊德巴利酵母对采后柑橘青霉病的防治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汉逊德巴利酵母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对指状青霉体外和柑橘上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体外实验表明,108CFU/mL酵母溶液牛津杯产生的抑菌圈为20.6 mm,在PDB培养基中青霉孢子24 h后的萌发率和芽管长度分别为5.2%,11.4μm。柑橘体上实验表明,108CFU/mL酵母溶液处理组8 d后的病斑直径和发病率分别为3.6 mm和7.4%,病变指数仅为7.8%,防治效率达到了92.3%。拮抗酵母可以防止柑橘总糖和Vc的损失,防止柑橘霉变引起的总酸增长。25℃左右的条件下,108CFU/mL的酵母溶液能够较好地抑制柑橘青霉病的发生也保证柑橘的贮藏品质。(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3年08期)

王永丽[7](2013)在《汉逊德巴利和耶罗解脂酵母与乳球菌的相互影响及对干酪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酵母菌起初被认为是导致乳制品质量劣变的有害菌,随着人们研究的增多,发现很多酵母菌对干酪的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对干酪风味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试验选取两株在干酪中常见的酵母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和耶罗解脂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首先通过对其酸度耐受性、盐度耐受性及基本发酵能力(包括乳糖、乳酸盐、柠檬酸盐、蛋白质和脂肪的发酵能力)测定,判定其是否有发酵干酪的潜能。经测定,汉逊德巴利酵母有代谢乳糖、乳酸盐和蛋白质的能力,酸耐受性达pH4.0,盐耐受性达8%,耶罗解脂酵母有柠檬酸盐、乳酸盐和蛋白质的发酵能力,酸耐受性达pH4.5,盐耐受性达6%,判定两株酵母菌有适应干酪环境、在干酪中生长代谢的能力,具有作为干酪附属发酵剂的潜能。在灭菌乳中将两株酵母菌与契达干酪主发酵剂—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以不同的混合方式培养,与单独培养时比较其菌数、酸度、自溶度及蛋白酶活的变化。经测定,叁株菌混合培养的样品中菌数增长最为显着,自溶度和蛋白酶活性也显着增加(p<0.05),说明此叁株菌共存时存在菌间促进生长、加快代谢的作用。然后通过菌株无细胞上清液添加实验测定酵母菌无细胞上清液对乳酸乳球菌,以及乳酸乳球菌无细胞上清液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株酵母菌的无细胞上清液均对乳酸乳球菌的生长有显着影响(p<0.05),乳酸乳球菌数(㏒10cfu/g)从7.26分别增加到7.82和8.87;而乳酸乳球菌无细胞上清液的添加对两株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均十分微弱,表明酵母菌的代谢产物确实对乳酸乳球菌的生长有积极作用。同时透射电镜下对混合培养的菌株观察也发现,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同培养时,菌株紧密的聚集在一起生长,也证明酵母菌的某代谢产物确实可以被乳酸菌的生长所利用,这种物质的具体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本实验所选两株酵母菌与乳酸乳球菌有偏利共生的关系。研究两株酵母菌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生长状态的差异,为其在干酪中的添加做准备。先通过滤纸片法做初步测定,结果表明,两株酵母菌混合浓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菌株的生长活性。然后设定不同的接种比例,在YEPD培养基中混合培养,测定菌液浊度,找到液体培养基中使菌株生长活性最大的菌株配比方式,即耶罗解脂酵母与汉逊德巴利酵母接菌比例为1:4。研究在契达干酪中酵母菌与主发酵剂—乳酸乳球菌生长的相互影响及对干酪成熟的作用。设计不同的酵母菌添加方式和配比,在干酪成熟过程中进行活菌计数、酸度测定、干酪蛋白水解程度测定(电泳分析、pH4.6-SN和12%TCA-SN测定)、质构分析和感官鉴定,综合评价酵母菌的添加对干酪成熟的作用。结果发现:酵母菌的添加可使干酪中乳酸乳球菌菌数增加,加快干酪蛋白的水解,增强干酪乳香味,降低酸度,明显加强干酪的滋味及气味,但对干酪的质构却有不好的影响,使干酪变软,个别干酪变得酥散。样品4(两株酵母菌按1:4混合培养后添加到干酪中的样品)中酵母菌及乳酸乳球菌都有更好的生长活性,蛋白质水解明显加快,能更快的发酵干酪;样品2(两酵母菌液1:4分别添加)菌数等各项检测指标都不突出,而样品3(两酵母菌液1:1比例分别添加)中菌数及蛋白水解程度仅次于样品4。证明两株酵母菌在YEPD培养基中最适的生长浓度在干酪中并不能实现,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酵母菌的最佳生长浓度配比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酵母菌用做契达干酪的附属发酵剂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将耶罗解脂酵母和汉逊德巴利酵母混合后有明显的加快蛋白水解和增加乳酸乳球菌菌数的效果。实验可进一步精确酵母菌在干酪中的添加量,完善酵母菌混合发酵的配比,提高混合发酵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王致鹏[8](2011)在《汉逊德巴利酵母WC43-3菌株内β-1,3-葡聚糖酶及其基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β-1,3-葡聚糖酶可以裂解β-葡聚糖中的β-1,3-糖苷键,广泛存在于各种真菌中,在真菌的新陈代谢和形态发生过程中行使着重要功能,并在工业生产中有巨大的潜在应用。根据β-1,3-葡聚糖酶对底物水解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切β-1,3-葡聚糖酶和内切β-1,3-葡聚糖酶两大类。目前多种真菌和酵母菌生产的胞外β-1,3-葡聚糖酶已被报道,而关于海洋酵母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报道较少。我们从实验室的海洋酵母菌种库中筛选出一株产胞外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菌株WC43-3。常规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我们对海洋酵母D. hansenii WC43-3产胞外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的产酶条件: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5%(w/v),蛋白胨2%(w/v),酵母粉0.5%(w/v),碳酸钙0.4%(w/v),海水配制,初始pH为6.0, 28 oC,180rpm摇床振荡培养58h达到最大酶产量0.45 U/ml。我们通过层析的方法纯化了海洋酵母菌WC43-3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它是分子量为65.0 kDa的单链蛋白,纯化的β-1,3-葡聚糖酶水解海带多糖的产物是二糖。纯化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 oC,在40 oC以下稳定性较好;纯化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0,在pH5.0-8.0之间较稳定。Ni~(2+)对纯化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而Mn~(2+), Ca~(2+), Mg~(2+), Co~(2+), Zn~(2+), Hg~(2+), Cu~(2+), Fe~(3+),和Fe~(2+)对纯化的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蛋白抑制剂1,10-菲啰啉、EGTA、PMSF、EDTA、SDS和碘乙酸对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活力均有抑制作用。海洋酵母菌株D. hansenii WC43-3菌株β-1,3-葡聚糖酶的米氏常数K_m值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2.31 mg/ml和1.65 mg/(min.ml)。我们利用简并引物PCR法扩增得到编码WC43-3菌株内切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的部分序列537bp。依据此序列利用反向PCR法扩增得到WC91-2菌株β-1,3-葡聚糖酶DhENG1基因及两侧部分基因,并推测出ORF框大小为1830bp。分析DhENG1基因序列,推测出其启动子位于-90到-135的位置,并含有一个TATA框;其终止子+1889到+1894的位置,含有序列AATAAA。根据克隆得到的DhENG1基因序列推导出β-1,3-葡聚糖酶的氨基酸序列,共609个氨基酸,前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有两个N-糖基化位点,预测分子量为65.11 kDa。DhENG1蛋白中含有糖水解酶第81族的特征序列EESTSED,其中的第二个和最后一个Glu残基可能是潜在的催化位点。为了验证WC43-3菌株的DhENG1基因确实编码内切β-1,3-葡聚糖酶,我们利用pINA1317作为表达载体,将DhENG1基因在Y. lipolytica Po1h中成功进行了表达,转化子具有内切β-1,3-葡聚糖酶活性,DhENG1基因的功能得到了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3-29)

张丽丽,廖德芳,丁重阳,张梁,王正祥[9](2010)在《汉逊德巴利酵母发酵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378株耐高渗酵母中,筛选到1株由葡萄糖发酵高产D-阿拉伯糖醇的酵母。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证实该菌株为Debaryomyces hansenii,保藏编号CICIM Y 0504。研究该酵母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其摇瓶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00 g/L,酵母膏10 g/L,初始pH值3,装液量20 mL/250 mL,温度30℃。在此条件下发酵120 h,D-阿拉伯糖醇浓度达90.37 g/L,转化率45.18%。在15 L发酵罐对该酵母进行扩大培养,结果表明,初始葡萄糖浓度200 g/L的分批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64.07 g/L,转化率33.94%;葡萄糖浓度控制在30~50 g/L的分批补料发酵产D-阿拉伯糖醇125 g/L,转化率37.5%。研究结果对葡萄糖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0年04期)

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渍菜盐渍是采用高盐保存的方式,其存在污染环境、高耗能以及营养流失等缺陷,在盐渍发酵中容易产生菌醭。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及渍菜品质的影响。试验以7%的低盐量为基准,在置换CO_2的条件下,研究了压力、CO_2浓度、含盐量等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_2及其所形成的高压和高盐都影响了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生长,延迟了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对数生长期。渍菜在保存6个月期间微生物菌落总数、酸度、亚硝酸盐均明显下降,渍菜的硬度值和菜体的色泽却得到保持,腌渍液清彻透明。这表明,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渍菜坯料的安全保存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杂菌的生长,为改善我国传统腌渍蔬菜的工艺提供了新的一条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喻轶.味精废水培养汉逊德巴利酵母及其生物转化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7

[2].刘大群,陈文烜,华颖.低盐条件下CO_2置换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及渍菜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5

[3].成细瑶,杨波,刘志刚,尧晨光,胡征.利用氨基酸废水发酵生产饲料用汉逊德巴利酵母的研究[J].饲料工业.2014

[4].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汉逊德巴利酵母对采后柑橘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4

[5].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几丁质诱导汉逊德巴利酵母拮抗活性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4

[6].闫岩,王明力,李岑,陆雅丽.汉逊德巴利酵母对采后柑橘青霉病的防治及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

[7].王永丽.汉逊德巴利和耶罗解脂酵母与乳球菌的相互影响及对干酪的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13

[8].王致鹏.汉逊德巴利酵母WC43-3菌株内β-1,3-葡聚糖酶及其基因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9].张丽丽,廖德芳,丁重阳,张梁,王正祥.汉逊德巴利酵母发酵葡萄糖生产D-阿拉伯糖醇[J].工业微生物.2010

标签:;  ;  ;  ;  

汉逊德巴利酵母论文-喻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