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乔艳云;宋志伟;战友;潘宇;钟子楠(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150027)

摘要:《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就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及运行效果进行了讨论。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关键词: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316-01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

1.1课程内容的设计按照本门课程的特点,在设计手段和制作形式上,集图、文、声、像于一体,采用大量的Flash动画、文本、流媒体视频等技术将课程内容加以设计呈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使课件内容充实、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直观性强,有效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2课程框架的设计本课件的导航栏分为师资队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背景知识、科技新知、网络资源、专业动态、习题测试、网络考试、课程论坛和实践基地模块。

1.2.1课程学习。课程学习部分包括全部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三个模块。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介绍了本门课的基本教学信息,使学生对本门课有个整体上的把握。理论教学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参考文献等。

1.2.2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模块包括背景知识、科技新知、网络资源、专业动态四个模块。背景知识介绍本学科相关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发现、发展、科研大事记(历史)、名人录等。科技新知介绍微生物的应用及科技前沿知识,包括奇妙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利用、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环境保护、PCR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专题内容。网络资源是多媒体素材库,包括微生物网站资源集锦、图片库、视频、微生物动画、考研试题等。专业动态介绍最新的环境生物技术动态,定期更新。

1.2.3知识训练。知识训练包括习题测试、网络考试两部分。习题测试模块能够进行自我测试和完成作业。“在线测验”模块设立了客观性试题的题库,包括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是通过阶段性测验来检查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模块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简答、计算题、综合题等题型。通过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学生查看作业一系列的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网络考试模块通过数据库系统,建立了本门课程的试题库,可以完整地实现试题录入、组卷、发布试卷、考试、阅卷、成绩查询以及用户管理的全过程,实现无纸化考试。

1.2.4师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关键、有趣的内容,未知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补充的新知识、学科动态等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机交互[1]。本部分包括课程论坛和实践基地两个模块。课程论坛是实现交互、协作及探讨性学习的平台。针对课程内容、专业知识相关,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由探索、进行探究式学习。

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特点及应用效果

2.1学习资源丰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网络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参与机会和实践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化主动式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2]。本网络课程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高性能的服务器为基础,采用大量的动画、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充分地展现学习内容,使网络课程更加丰富、生动、直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各章节的内容,给出内容提要、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自学和课后复习。我们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病毒的增殖过程、DNA的复制、无菌操作等实验技术通过Flash动画或录像等手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将重难点形象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2.2交互性强,信息沟通方便快捷网络交互是学习者顺利完成自主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一种体现,它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学习者通过与学习资源、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交互作用解决现实问题而实现知识构建[3]。本课件的课程论坛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交互、协作及探讨性学习的平台。通过师生问答,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出反映,教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作统一的辅导,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3测试体系完善,利于学习情况反馈课程内容光看不练习是难以学好的。在完成阶段学习后,应该适当地进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本网络课程的习题测试模块可以进行自我测试和完成作业。习题测试模块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对于客观题可自动评判,实时得知成绩,主观题需人工评阅,并可显示正确答案。该模块可以方便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利于学生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学习,同时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网络考试模块利用网络实现在线组卷、考试、评分等环节,大大地降低了考试的成本,提高了考试的效率,可以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3结束语

网络教学是今后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引发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变革,它使教学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使教师从“灌输型”向“指导型”转化,使学生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化,网络课程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更加直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科信息的传播与利用率,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加快了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丽君.网络化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42-43.

[2]秦小云,曾思恩.高等医学院校网络课程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4(4):129-131.

[3]赵颜,蒋珍莲.《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73-174.

标签:;  ;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