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根本措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的要求还不适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是农业生产波动的根本原因。因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对于保障食物安全和促进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研究目标,论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界定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内涵,并通过构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解为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固定资本拥有能力、可变要素供给能力和科学技术支撑能力四个组成部分。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情况,系统地分析了全国、地区和农户三个层次农业生产能力的基本情况,探究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便于合理挖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潜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较为客观地确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指标的权重,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一个整体性的评价指数,对不同指标所反映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总体分析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全国、地区和农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四个组成部分的综合指数,反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年际间的变动情况,并对地区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横向比较,以便探寻制约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发挥地区和农户优势,更好地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从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状况来看,1981年至2004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增长了3.1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6.4%,这与现实中的生产情况基本相符。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量化分析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计算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对农业产出的贡献,其中可变要素供给能力贡献最大,其他依次为固定资本拥有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自然资源保障能力。同时,根据回归系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和农业总产值计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分析结果显示,自然资源保障能力的产出弹性呈下降趋势,固定资本拥有能力和要素供给的产出弹性呈增长趋势,科技支撑能力的产出弹性较为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正在减弱,未来现代农业建设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水平的提升。 本文从宏观发展政策、农业支持、结构调整和价格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选取了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财政支农资金、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等指标,构建了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的固定效应模型,得出各政策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协调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优化农业结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水平远低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产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江汉平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 2020(03)
- [2].试论如何提高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09)
- [3].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9)
- [4].江宁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调查与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04)
- [5].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3)
- [6].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J]. 中国种业 2016(01)
- [7].“四化同步”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02)
- [8].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9].“四化”同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作用机制分析[J]. 农业经济 2016(06)
- [10].福建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与动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1].良种投入与耕作技术对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J]. 统计与决策 2015(13)
- [12].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测算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3].数字[J]. 中国农资 2017(08)
- [14].我国商品粮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选择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7(10)
- [15].农业补贴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家 2015(12)
- [16].郴州市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 商 2016(29)
- [17].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关于做好河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种业导刊 2013(11)
- [18].基于城市化视角的湖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1)
- [19].提升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 2013(03)
- [20].农业自组织综合生产能力形成条件、动力和培育途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2)
- [21].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3(10)
- [22].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2(02)
- [23].河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6)
- [24].释放土地的活力——甘肃省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述[J]. 中国畜牧业 2012(11)
- [25].农一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3)
- [2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新农村建设[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20)
- [27].水产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0)
- [28].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现代农业“十化”目标[J]. 中国农业信息 2011(08)
- [2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J]. 黑龙江粮食 2011(04)
- [30].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4)
标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 指标体系论文; 主成分分析论文; 农业产出论文; 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