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

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苗族百年间经历无学校、无识字人的边缘族群一跃成为贵州乃至世界闻名的“苗族教育圣地”,培养了近百名大学生、博士的辉煌成就,再到如今教育落后的曲折教育历程为个案,以此探讨教育变迁中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的文化适应状况及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本研究拟以石门坎苗族杨华明一家四代人的教育经历为蓝本,以口述方法和大量田野调查来展示百年间石门坎教育兴衰与苗族人在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及学业成就状况。1905年,基督教传入石门坎后,苗族教育开始依托宗教发展起来,在基督教办学过程中,宗教文化、西方文化、当地苗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多文化图景,苗族群体和学生在多文化环境中没有遭遇太多的文化适应困难,在教会办学40多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教育成就。解放初期,学校文化并未遭到彻底否定和变革,苗族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文革”后至今,当地社会和学校文化的剧烈变迁使苗族学生在学校中出现文化适应困难,学业成绩大幅下降,成了全县教育最落后的乡镇。本研究认为:石门坎百年苗族教育兴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发展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影响石门坎学校教育及苗族学生学业成就高低的关键是文化因素,文化适应与学生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即当学校文化与苗族学生文化差异小,学校努力营造尊重、吸收苗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氛围时,苗族学生在学校遭遇到的文化适应困难较小,他们能取得较高学业成就;如若学校文化与苗族文化距离较大,学校不重视、甚至排斥苗族学生文化时,学生会出现严重的文化适应问题,低学业成是他们文化适应失败的结果。因此,主流文化学校不能只强调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适应,还应强调主流校园文化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的适应与吸收,才能让学生尽快消除文化适应困难,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改善民族教育的质量。本研究坚持从当地人的视角来观察当地教育现象,给予当地不同人群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来表达他们的看法与观点,在关注教育人类学理论的同时,更多关注地方性解释。本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对于探讨弱势族群学校教育问题和边远农村教育问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以往研究状况
  • 一、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 二、关于文化适应研究
  • 三、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研究
  • 四、关于石门坎的研究
  • 第四节 本研究所关注的理论视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
  • 一、参与观察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
  • 四、口述方法
  • 第六节 论文叙述方式与结构
  • 第七节 研究立场、优势与局限
  • 第一章 石门坎苗族社区概述:石门坎苗族人的生活世界
  • 第一节 石门坎概况
  • 第三节 族属、族称和分布
  • 第三节 聚落类型与设施
  • 第四节 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生态环境与种植模式
  • 二、生产工具
  • 第五节 生活习俗
  • 一、服饰
  • 二、发饰
  • 三、饮食
  • 四、家庭
  • 五、婚姻
  • 六、丧葬习俗
  • 第六节 学校教育
  • 第七节 宗教与节日
  • 一、原始宗教
  • 二、人文宗教
  • 三、主要传统节日
  • 第二章 石门坎苗族百年间四代人的教育故事
  • 第一节 从农民到翻译家——父亲杨荣新的教育故事
  • 一、百年前的石门坎
  • 二、洋人、教堂、学校
  • 三、初入学校
  • 四、石门坎的学校生活
  • 五、走出石门
  • 六、从苗文《圣经》到《共同纲领》
  • 七、小结:文化冲突、整合与适应
  • 第二节 从学生到农民——儿子杨华明的求学故事
  • 一、我的学校生活
  • 二、石门学校的变化
  • 三、走入社会
  • 四、举家逃亡
  • 五、一直没有解决的工作
  • 六、小结:文化中断、延续与适应
  • 第三节 从学生到商人——孙子杨光磊的学校生涯
  • 一、我的学校生活
  • 二、学不懂的课堂知识
  • 三、上学与挣钱
  • 四、小结: 文化边缘人的选择
  • 第四节 留守儿童——外孙女朱寒梅的学校生活
  • 一、我的学校、老师、同学
  • 二、文化距离
  • 第三章 石门坎苗族教育兴衰的不同解释:不同的视角
  • 第一节 地方精英话语中的苗族教育
  • 第二节 不同时代苗族精英的话语解释
  • 第三节 研究专家的解释
  • 第四节 地方性解释
  • 一、教育公平的两种理解
  • 二、“老师好,学校就好”
  • 三、“读书读不进去”
  • 第四章 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
  • 第一节 对文化适应的解读
  • 第二节 物质文化层面的适应
  • 第三节 社会制度层面
  • 一、解放前学生对学校制度的适应状况
  • 二、解放初期学生对学校制度的适应状况
  • 三、20世纪80年代后学生对学校制度的适应状况
  • 第四节 精神层面的适应
  • 一、宗教信仰
  • 二、学生思想观念适应状况
  • 第五章 回应与对话:理论的反思
  • 第一节 对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理论的回应
  • 第二节 有关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的讨论
  • 第三节 文化适应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讨论
  • 第六章 结论、问题与思考
  • 第一节 本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与多元文化课程
  • 第三节 社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文化距离
  • 第四节 关于发展苗族教育的思考
  • 参考书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贵州石门坎苗族百年学校教育人类学个案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