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拟诗研究

晋宋拟诗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通过模拟进行创作是一种十分突出的现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可见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对文学的模拟现象出现了。时至汉代则出现了大量的拟骚、拟赋大量出现,模拟成了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模拟之风最为盛行,伴随着文人自觉和诗歌的兴起,拟诗大量出现,所拟对象也种类繁多。有的模拟古代经典作品,如西晋时期大量出现了拟经诗,试图恢复前代亡佚的经典著作;有的则转向古代的民间文学,汲取其中的营养,如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拟乐府作品,使当时的诗歌呈现出由民间化向文人化的趋势。《文选》之中特立“杂拟”一目,选录由西晋陆机《拟古诗》十二首至刘宋时期江淹的《拟古诗》三十首等十家六十三首作品,其中晋宋时期的八位诗人的拟诗共五十首,占到《文选》“杂拟诗”的六分之五,足以证明在晋宋时期著作拟诗的诗人之广,诗作之多。本文将晋宋拟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晋宋拟诗的成因、特点和其在晋宋时期诗歌转关的作用和意义。引言部分主要叙述对拟诗研究的成果、意义及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对拟诗进行界定,分析拟诗的概念和其与拟乐府的关系。并将拟诗在中古时期的作用加以说明,说明拟诗在创作过程之中通过对所拟对象的选择、处理和创作过程之中对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考察晋宋拟诗复兴的原因。东晋时期,玄理和典雅的玄言诗风充斥文坛,审美趋向发生转移,追求平淡、寡情的诗歌风格,加之永嘉南渡,乐府音乐的大量流失,魏晋以来的诗歌传统逐渐衰落。而晋宋之际,文学开始褪去玄虚的风气,崇尚重情、重实的风格,全面回复汉魏西晋的诗歌传统。究其原因在于博学之风的兴起和汉魏旧乐的大规模回归,使晋宋之际的文坛上出现了大量的拟古诗和拟乐府作品。而另一方面,因江南民歌的兴盛,帝王的提倡,加之当时政治黑暗衰腐,使当时文人的创作也多有受晋宋新声的影响,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江南民歌的文人拟作。第三章探讨晋宋拟诗的特点。文章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从拟古方面考察,晋宋时期的作家大部分都有模拟汉魏西晋时期作家作品的行为,并通过模拟前代的古诗和乐府作品回归之前文学重兴寄、重情采创作方法。其二,从拟今的方面考察,主要是对晋宋之际模拟江南民歌的行为进行分析,文人受江南新声的影响,或直接拟作新声俗曲,或模拟艳情题材进行创作,使拟诗在晋宋时期显示出新的特点。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 第一章 拟诗的界定
  • 第一节 拟诗的立类标准
  • 第二节 拟乐府之辨
  • 第二章 晋宋拟诗复兴原因
  • 第一节 士人心态的变化
  • (一) 功利心态
  • (二) 避祸心态
  • 第二节 文学环境
  • (一) 由独崇玄学到博学之变
  • (二) 对历代文学的总结
  • 第三节 音乐背景
  • (一) 汉魏旧乐的整理与建设
  • (二) 江南新声的兴起
  • 第三章 崇古追新——晋宋拟诗的特点
  • 第一节 回复汉魏诗歌传统
  • (一) 重兴寄
  • (二) 尚辞采
  • 第二节 刘宋拟诗的新变
  • (一) 向民间乞灵——对江南民歌的模拟
  • (二) 声色渐开——对艳情题材的模拟
  • 第三节 拟诗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晋宋拟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