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气候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棚甜樱桃(Prunus,avium,L.),小气候,气温,湿度
小气候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杨建超,高瑞华[1](2019)在《大棚樱桃品质与小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山东省烟台市大棚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于2016年1—5月在烟台市芝罘区开展了大棚甜樱桃(Prunus avium L.)观测试验,对3个试验棚和1个对照棚内气候及相应外界气象条件进行了观测记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烟台市大棚甜樱桃生产的最佳棚内气候是花期白天温度为12~22℃,夜晚温度为6~8℃;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为13~23℃,夜晚温度为8~10℃;着色至采收期,白天温度为16~25℃,夜晚温度为10~12℃;大棚湿度白天控制在50%,夜晚低于80%,光照度为15000 lx。(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赵红梦,刘馨蔓,刘春明,杜宇静[2](2018)在《人参小气候因子对净光合强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参栽培观测点的观测值的主成分得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把结果与观测点的原始观测值得到的回归模型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对净光合强度的正、负相关影响相同,但是用主成分得分建立的模型分析更合理。(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薛申亮,刘滨谊[3](2018)在《上海市苏州河滨水带不同类型绿地和非绿地夏季小气候因子及人体热舒适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上海市苏州河西岸滨水带不同类型绿地(6个测点)和非绿地(4个测点)测点夏季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4个主要小气候因子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各测点的人体热舒适度进行了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各测点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存在明显差异,平均值分别为34.1℃~37.9℃、38.2%~48.4%、138.5~506.7 W·m~(-2)和0.0~1.7 km·h~(-1)。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观评价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各测点气温偏高、湿度大、太阳辐射一般、风速小,人体舒适度较差;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各测点的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分别为2.9~4.9、35.8℃~50.0℃和26.9℃~38.7℃。在绿地测点中,P3测点(非临水-灌草-半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平均值最低,P5测点(临水-乔灌草-半围合空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最低、但风速平均值最大,P2测点(临水-乔草-半开敞空间)的太阳辐射平均值及PMV、PET和SET*值均最低;在非绿地测点中,P10测点(临水-木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空气温度平均值、太阳辐射平均值及PMV、PET和SET*值均最低,P9测点(非临水-板石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值最低,P4测点(临水-砖石制硬质铺装-开敞空间)的风速平均值最大。总体而言,与非绿地测点相比,绿地测点的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及PMV、PET和SET*值均较低,但风速较高。综上所述,受访者在绿地中的人体热舒适感觉优于非绿地,因此,建议在上海市苏州河滨水带规划设计中优先采用绿地形式,尤其是临水-乔草-半开敞空间和临水-乔灌草-半围合空间的绿地形式。(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文峰[4](2015)在《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状况与小气候因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光温室中进行番茄生理生态特征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状况,最重要的是可以依此确定不同的调控措施对番茄生理效应所产生的差异。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对日光温室中番茄生长规律与光照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建立设施番茄栽培生长发育气象动态模型,以期为设施番茄阴雨天气光照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村科技》期刊2015年18期)
林荫[5](2014)在《南京雨花台景区绿地结构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地具有明显的生态环境改善效应,但结构不同的绿地其环境效应相差甚远。为研究城市绿地结构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本文在在南京城市典型绿地雨花台风景区内选取乔—灌—草、乔—草、灌—草3种结构类型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特点,监测光照度、温度、地表温度、湿度、负离子浓度等小气候因子,分析不同绿地结构的小气候因子差异,比较乔—灌—草、乔—草、灌—草3种绿地结构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绿地能起到不同的遮光作用。春、夏、秋叁季,乔—灌—草绿地有最强的遮光作用,灌—草绿地遮光强度次之,乔—草绿地对光的削减作用较弱;在冬季由于绿量减小的关系,灌—草光照度削弱作用最小,乔—灌—草最强,乔—草次之。2.绿地对大气温度和地表温度都能起到降低作用。降低大气温度效果方面,春、秋季乔—灌—草>灌—草>乔—草;夏季湿热,降温作用乔—草>乔—灌—草>灌—草;冬季降温效果叁者相似,但乔—灌—草波动较大。地表温度方面,四季地表温度均为乔—草>灌—草>乔—灌—草结构绿地,降温效果乔—灌—草>灌—草>乔—草。3.不同绿地的增湿效果不同。四季乔—灌—草绿地具有最强的增湿作用,且增湿速度快于其他绿地结构;春秋增湿作用灌—草绿地>乔—草绿地,夏季相反;冬季在光照度不足时间段(包括夜间)保湿作用乔—草绿地>灌—草绿地,光照度充足时灌—草绿地>乔—草绿地。4.负离子浓度可以反映绿地的空气清洁程度。四季负离子浓度乔—灌—草>乔—草>灌—草,即空气清洁程度乔—灌—草>乔—草>灌—草。乔—灌—草绿地有最高的空气清洁程度。5.对比同一结构绿地小气候因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乔—灌—草、乔—草、灌—草3种结构绿地的遮光、降温、增湿能力在夏季最突出,冬季生态效应最弱。夏季日光照度极值差乔—灌—草绿地是乔—草绿地的0.51倍,是灌—草绿地的1.70倍;温度极值差分别是1.02倍、1.88倍;地表温度极值差分别是0.91倍、0.96倍;湿球温度极值差分别是0.89倍、2.06倍;负离子浓度极值差分别是2.26倍、1.23倍。6.乔—灌—草是充分发挥绿地生态效应的绿地理想结构类型,且其生态效应在夏季发挥最明显。如受城市用地面积限制,可以通过丰富绿地层次和配置来最大化绿地生态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张伟权[6](2013)在《从化市区绿地结构及其对小气候因子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往对广州市区的绿地研究较多,而对从化市区的绿地研究较少,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绿地的景观格局、群落结构,以及群落结构对小气候因子的影响等叁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以期为从化市区的绿地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绿地景观格局(1)由235块平均面积为3.61±5.79hm2的绿地斑块组成了总面积为848.97hm2的绿地景观格局,这些斑块可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农田、果树林和其他绿地等6类。(2)多样性指数为0.9896,优势度为0.6198,均匀度指数为0.3149。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从化市区绿地景观不够丰富和均匀。2、植物群落结构(1)在从化市区内共记录有64科129属165种植物,乡土植物71种。优势种以热带、亚热带树种为主,如细叶榕(Ficus concinna)、大叶榕(Ficus benjamina)、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芒果(Mangifera indica)、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和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等。(2)层次间多样性指数值总体趋势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市区内的植物群落结构与流溪河森林公园和风云岭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市区内植物群落结构与明珠工业园的植物群落结构,以及市区内部的各个植物群落差异都不大。3、群落结构对小气候因子影响(1)所测量的植物群落最大降温率在-1.44%~-8.88%之间,最大增湿率在0.16%~11.62%之间,最大阻风率在-3.05%~-43.71%之间。同一群落不同测量点之间的效应值总的变化趋势是:林荫≥林间隙>林缘>裸地1。(2)降温率、增湿率和阻风率等叁个效应值两两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总平均胸径与降温率呈显着正相关,与增湿率成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期刊2013-05-31)
张鑫童[7](2012)在《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防护林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水文、土壤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和牲畜生长繁育的环境,以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并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用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本文以涡阳县农田防护林为代表,研究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与作物产量的分布规律,分析各小气候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利用SPSS18.0软件筛选出相关性显着的小气候因子建立影响作物产量的回归模型,构建小气候因子与产量间的定量关系,为合理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提供有效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随距林带距离的不同均存在一定的变化,且在距林带0~5H范围内,变化更为明显。林网内靠近林缘处的风速、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与其他距林带较远的观测点相比相对较低,林网内相对风速、相对温度以及相对土壤含水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靠近林缘处的观测点,最低值分别为86.87%、91.34%、87.71%。而林网内靠近林缘处的相对湿度与其他观测点相比则相对较高,相对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距林带0.5H处,最大值为113.03%。可见由于防护林带的影响,林缘附近风速的降低幅度和相对湿度的升高幅度最为明显。距林带7~20H范围内,林网内风速、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过程趋于稳定,其变化幅度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除林网内的相对湿度外,距林带不同距离处的风速、温度以及土壤含水率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2)农田防护林网内小麦各项生长指标的分布随距林带距离的不同,同样存在一定的变化。研究表明,淮北地区防护林带具有明显的“胁地”效应,距林带0~1H区域,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以及产量与距林带较远距离的观测点相比相对较低。其中小麦产量的降幅最为明显,距林带0.5H处的相对产量只有林网内平均产量的67.24%,小麦穗长和千粒重的降幅也较为明显,分别为林网内平均值的83.92%和88.71%。距林带3~7H范围内,小麦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林网内的平均水平。小麦相对株高、相对穗长、相对千粒重以及相对产量的最大值分别达到林网内平均水平的107.63%、107.25%、105.12%以及127.76%,从升高幅度看,小麦产量的增加最为明显。距林带13~20H区域,林网内除小麦产量还存在明显降幅以外,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指标逐渐趋于一致,各观测距离上差距不明显。(3)选择小麦千粒重指标与小气候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并拟合出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小麦的相对千粒重随该观测距离上的相对风速、相对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且土壤含水率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较大,风速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林网内相对土壤含水率每增加10%,小麦相对千粒重可增加8.43%,相对风速每增加10%,小麦相对千粒重只增加1.06%。所以,在林带“胁地”效应较为明显的林缘附近,可以适当进行灌溉,并挖掘断根沟,以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将“胁地”效应降到最低。(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程鹏,马永春,肖正东,佘诚棋,蔡新玲[8](2012)在《不同林分内茶树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和小气候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板栗-银杏-茶(Castanea mollissima-Ginkgo biloba-Camellia sinensis)和板栗-茶(Castanea mollissima-Camelliasinensis)复合林分和纯茶(Camellia sinensis)林分内3个小气候因子〔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空气温度(Ta)和空气相对湿度(RH)〕和茶树光合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茶树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测定时期3种林分内PAR、Ta和RH差异较大;同一时期纯茶林分内的PAR和Ta基本都高于2种复合林分,但纯茶林分内的RH总体上均低于2种复合林分;与纯茶林分相比,板栗和银杏与茶树复合种植有助于调节林分内的PAR、Ta和RH。2种复合林分内茶树的生长均受到板栗或银杏阴蔽的影响,纯茶林分中茶树的Pn最高,与板栗-银杏-茶复合林分内茶树的Pn有显着差异;而纯茶林分中茶树的Gs总体上高于复合林分、Ci与复合林分间差异不显着,且3种林分中茶树的Tr总体上也无显着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生理生态因子(Gs、Ci、Tr、PAR、Ta和RH)中,Tr对3种林分内茶树的Pn影响最大,其次是Ta,其他因子在各种林分内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复合种植可调节林分内的水热状况,改善茶树生长环境,值得在现有茶园中进行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王鑫,魏瑞江,康西言[9](2011)在《不同茬日光温室黄瓜果实生长特性与小气候因子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日光温室2008~2010年4个茬口的黄瓜果实生长的生态特征量和气象要素进行实时无损的连续监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季节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变异规律及其与温室小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春茬的果实生长速率高于秋冬茬,与积温呈显着正相关;黄瓜果实的生长受温室内前2小时的平均温度影响较大,与当前温度反倒相关性最小,这说明温度对果实的生长率有滞后效应。晴天黄瓜果实生长日变化不同季节与对应的揭盖苫时间的变化是吻合的,果实生长有滞后和回缩现象,中午甚或出现光抑制现象,同一果实,阴天生长量变化不大。果实生长速率与3小时前的总辐射关系最大,与2小时、1小时关系递减,与当前辐射关系最小。由PPR分析可知,果实生长量与冠层温度、气温、有效积温、地温、日照辐射均存在显着性相关,其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日照辐射>有效积温>冠层温度>气温>地温,均在0.6以上,与相对湿度权重较低。(本文来源于《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期刊2011-11-01)
郄光发,杨颖,王成,牟少华[10](2010)在《北京城区硬质地面近地空间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及小气候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松开花初期、白皮松开花末期、臭椿开花盛期,分别测定硬质地面条件下不同树种在距树10m、高度1.5m处花粉浓度和小气候因子的变化,分析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树种花粉浓度日变化呈现一致的"双峰型"变化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4:00和20:00;花粉浓度日变化的规律性特征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地面温度、光照强度等的变化密切相关;地面温度与花粉浓度第2高峰的发生时间相关性较大,硬质地面晚间积蓄地温形成的空气对流可能是导致20:00花粉浓度高峰的主要原因。硬质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剧致敏花粉的危害程度。提出花粉污染防控和降低致敏风险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0年08期)
小气候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人参栽培观测点的观测值的主成分得分,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把结果与观测点的原始观测值得到的回归模型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对净光合强度的正、负相关影响相同,但是用主成分得分建立的模型分析更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气候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冰,杨建超,高瑞华.大棚樱桃品质与小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
[2].赵红梦,刘馨蔓,刘春明,杜宇静.人参小气候因子对净光合强度影响的线性回归分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
[3].薛申亮,刘滨谊.上海市苏州河滨水带不同类型绿地和非绿地夏季小气候因子及人体热舒适度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
[4].李文峰.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状况与小气候因子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5
[5].林荫.南京雨花台景区绿地结构与小气候因子的关系[D].南京林业大学.2014
[6].张伟权.从化市区绿地结构及其对小气候因子影响的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7].张鑫童.农田防护林网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与小麦产量关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8].程鹏,马永春,肖正东,佘诚棋,蔡新玲.不同林分内茶树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和小气候因子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
[9].王鑫,魏瑞江,康西言.不同茬日光温室黄瓜果实生长特性与小气候因子关系[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2011
[10].郄光发,杨颖,王成,牟少华.北京城区硬质地面近地空间树木花粉浓度日变化及小气候因子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