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特别是累及两叶以上的大面积肺栓塞,病死率高,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死亡。本实验旨在讨论:(1)经股静脉于绵羊肺动脉内置管直接注入自体血凝块是否优于既往经外周静脉注栓及球囊阻塞肺动脉的肺栓塞模型,从而准确、快速的制作大面积肺栓塞模型(2)大面积肺栓塞后,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按栓塞时间变化的规律(3)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作为预示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血管活性因子是否对右心室功能衰竭也存在提示作用,对早期大块形肺栓塞的诊断及预后的估计有无辅助作用。方法:选择健康绵羊18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1、2组为实验组,其中一组以自体血凝块利用介入技术建立右肺叶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另一组以球囊阻塞肺动脉的方式建立模型,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所有动物均有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无创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实验组于肺栓塞模型建立前,之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取静脉血,对照组亦观察8小时,于相应时段取血,离心取血浆测血浆BNP。比较3组血气分析中各项指标变化趋势,比较3组内及组间BNP水平变化,并对两种造模方法进行比较。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处理。结果:实验组(自体血栓组及气囊阻塞肺动脉组)的绵羊分别在注入自体血栓及球囊充气后准确建立急性右肺动脉栓塞模型,出现心率、呼吸频率加快,肺动脉压增高,其中自体血栓组6例在30min内血氧饱和度下降25%以上,PaO2和SaO2在0.5h内均下降至波谷,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C02在0.5 h内上升至高峰,此后缓慢下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而球囊阻塞肺动脉组PaO2和SaO2在0.5 h内下降至波谷后又逐渐上升,至1-2小时恢复正常。PA一度上升后也逐渐恢复正常。实验组动物血浆BNP水平均与PA相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球囊阻塞肺动脉组在PA降至正常后BNP水平也有所回落。结论:使用介入的方法在X线引导下直接将自体血栓注入肺动脉可以快速建立大面积肺栓塞动物模型,准确性优于外周静脉注栓,且易于控制,较气囊阻塞肺动脉造模的方法更接近临床肺栓塞的病生理状况。BNP对于右心室功能的衰竭有提示作用可用于急性肺栓塞早期辅助诊断及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