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向日本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论文摘要

2011年7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批评的“方正县为日本人立碑”事件将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县城带入了大众的视野。此次的“立碑”事件之所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它刺痛了社会上一些人敏感的民族情绪,而另一方面是由于该县与日本在历史和现实上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本文试图以“立碑”事件和日本侵华时期的开拓团历史为切入点,来讨论方正县近三十年来向日本移民的原因,方式和影响,以期还原一个真实的移民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方正县的实际情况。方正县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人口仅有23万的县城,但该县却近4万人通过各种方式移民日本,成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侨乡。该县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人口移民日本,是因为在当年日本战败之时,有众多的开拓团民遗留在了方正县,当地的百姓收养了大量的日本遗孤及残留妇女,与他们组成家庭并繁育后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这些残留在华的日本遗孤得以返回日本,同时也使那些与日本遗孤有着血缘和亲缘关系的方正人,得以移民日本。这种移民的热潮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历史背景为切入点,描述方正人向日本移民的过程和方式,移民的数量以及移民在日本所从事的职业等。继而用国际人口迁移理论中的新经济移民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移民惯习说和移民文化理论,来分别分析方正县人向日本移民的原因。最后,讨论人口的大量迁出对该县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二十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日本开拓团产生和壮大的历史背景,日本战败后开拓团民惨遭遗弃和方正县百姓收养日本遗孤的事迹。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方正县的日本遗孤逐渐返回了日本,与此相伴随的是当地与日本遗孤有血缘或亲缘关系的方正人也开始向日本移民,几十年间,这种移民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移民方式。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描述了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人口数量,在年龄构成方面,在日本的方正县人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0至50岁之间,以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主;而在性别比例方面,女性由于具有跨国婚姻的便利而占到了移民的大多数。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在日本的关东地区、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而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以制造业和低端服务业为主。其次,考察方正人向日本移民的三种最主要的方式,即传统的与归国遗孤有血缘关系的遗民,方正县女性的跨国婚姻和劳务输出。再次,通过国际人口迁移的几种主流的理论,即新经济移民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惯习说和移民文化理论来分别分析方正人向日本移民的原因,以提供尽可能全面的解释。第三部分在描述现状和分析原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大量的人口迁出对方正县当地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其中以日本水稻专家来方正县传授水稻种植技术和日本对方正县的ODA援助为例介绍了日本和方正的经济文化友好往来,同时也介绍了移民对于当地侨务经济发展所起来的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对日本的移民也带来了当地收入分配的不均,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衰落,大量女性外嫁使当地男生择偶困难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结论中,笔者又提出了应当正确认识当地的移民现象,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当地政府应加强对移民的正面引导,防止盲目移民和道德弱化,同时更要避免像“立碑”这种刺痛大人民族情感的事件再次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际移民的理论基础
  • 1.2 研究综述
  • 1.3 关于本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历史背景
  • 2.1 方正县的自然经济状况
  • 2.2 日本开拓团的兴起和覆灭
  • 2.2.1 日本满洲开拓团的兴起
  • 2.2.3 开拓团的覆灭
  • 2.3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发展历程
  • 3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现状
  • 3.1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数量及性别和年龄构成
  • 3.2 方正县在日本移民的行业构成及地域分布状况
  • 3.3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几种主要方式
  • 3.3.1 日本对外籍劳务人员的准入制度
  • 3.3.2 与归国日本遗孤有血缘关系的移民
  • 3.3.3 方正女性的跨国婚姻
  • 3.3.4 劳务输出
  • 4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的原因探析
  • 4.1 基于新经济移民理论的解释
  • 4.2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解释
  • 4.3 基于“惯习”说的解释
  • 4.4 基于“移民文化”说的解释
  • 5 移民对方正县社会经济的影响
  • 5.1 移民对方正县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 5.1.1 移民促进方正县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
  • 5.1.2 对日移民促进了方正县侨务经济的发展
  • 5.2 移民对方正县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 5.2.1 方正县女性的涉外婚姻问题
  • 5.2.2 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 5.2.3 收入分配不均,加重部分人的生活负担
  • 5.2.4 “立碑事件”对民族感情造成的伤害
  • 6 结论及对移民的正确认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形势下水电移民问题探讨[J]. 中国高新区 2017(19)
    • [2].宗教红利与社会融入——美国的移民问题探析[J]. 宗教与美国社会 2016(02)
    • [3].法国移民问题探析[J]. 商业故事 2016(33)
    • [4].特蕾莎·梅时代,移民英国有何变化[J]. 晚报文萃 2016(10)
    • [5].论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主要内容及突出特点[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3)
    • [6].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移民问题”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7].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中的移民问题[J]. 世界政治研究 2020(02)
    • [8].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气候移民问题及对策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4)
    • [9].谈西方国家移民现状及对移民问题的有关国际规定[J]. 中国工会财会 2011(12)
    • [10].《城市新移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学术研讨会[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1].简述国外劳动移民问题与工会的对策[J]. 中国工会财会 2008(03)
    • [12].简述清代东蒙移民问题[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9)
    • [13].英国脱欧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J]. 现代企业 2017(03)
    • [14].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问题研究——以云南K县为例[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02)
    • [15].解决宁夏自发移民问题的政策建议[J].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2)
    • [16].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中国移民问题”论析[J]. 世界民族 2010(03)
    • [17].“中国移民问题”:来自中俄的不同观点[J]. 西伯利亚研究 2008(05)
    • [18].现阶段解决我区自发移民问题的有关政策探析[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2(05)
    • [19].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述评[J]. 学术界 2010(11)
    • [20].东亚地区移民问题治理研究[J]. 社会治理 2018(07)
    • [21].欧洲移民问题的社会文化症结[J]. 群言 2016(12)
    • [22].俄罗斯远东区域开发中的中国移民问题探讨[J]. 西伯利亚研究 2012(02)
    • [23].德国移民问题的形成与治理[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02)
    • [24].移民难题、公共治理与政策选择——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盟移民问题探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2)
    • [25].移民问题的欧美视角[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05)
    • [26].移民问题与欧洲认同的“多样统一”[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8)
    • [27].论法律制度的价值层次问题——对中国移民问题背后法律价值的反思[J]. 法治社会 2016(06)
    • [28].欧洲移民问题:研究史回顾及中国视角构建[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03)
    • [29].俄罗斯转轨时期移民问题研究[J]. 人口学刊 2008(04)
    • [30].新时代海南省教育移民问题探析[J]. 天津社会保险 2019(01)

    标签:;  ;  ;  

    方正县向日本移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