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臂丛损伤下干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

全臂丛损伤下干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不同健侧颈7移位修复下干的实验研究实验一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与颈部浅层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目的比较健侧颈7经椎体前路与经颈部浅层直接移位于患侧下干的效果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均取左侧为实验侧(患侧)。A组(椎体前路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直接于与实验侧下干;B组(颈部浅层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颈部肌肉浅层直接移位于与实验侧下干;C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患侧足趾抓握力:A组与B组均于术后8周内出现抓握动作,8、12周时,A组与B两组足趾抓握力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检测:A组与B两组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的波幅及潜伏期在术后均可观测到一定程度的恢复,4周时检测结果A、B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时其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4、8、12周时分别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肌张力检测:术后4W,两实验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2W,经颈前浅层健侧颈7移位组肌张力的恢复优于经椎体前路移位组(P<0.05)。4.神经纤维计数:术后4W,两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12W,经颈前浅层健侧颈7移位组正中及尺神经纤维计数高于经椎体前路移位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各个时间段内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肌肉湿重和横截面积:A组、B组在4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8、12周时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前浅层健侧颈7移位组肌张力的恢复优于经椎体前路移位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各个时间段内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侧7直接移位于下干治疗全臂丛根性损伤是可行、有效的。2.经颈前浅层直接移位对于屈指屈腕功能的恢复要优于经椎体前路健侧7直接移位于下干。实验二健侧颈7直接移位与健侧颈7-游离神经移植-患侧下干的比较目的比较健侧颈7经椎体前路直接移位于患侧下干与健侧颈7-游离神经移植—患侧下干的效果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均取左侧为实验侧(患侧)。A组(健侧颈7—游离神经移植—患侧下干):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通过游离神经腓肠移植与实验侧下干吻合;B组(经椎体前路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体前路直接移位与实验侧下干;C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患侧足趾抓握力:两组于术后8周内出现抓握动作,术后8、12周,A、B、C三组足趾抓握力之间相互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检测:A、B组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潜伏期在术后均可观测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后8、12周,A组恢复程度差于B组,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的波幅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恢复程度差于B组。3.肌张力检测:A、B、C三组之间在4、8、12周时相互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但均小于C组。4.神经纤维计数显示,术后各个时间段内,A组的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及神经纤维总数小于B组,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则差于C组(P<0.05)。5.肌肉湿重和横截面积:在各个时间段内,B组的肌肉湿重和横截面积均优于A组(P<0.05),差于C组(P<0.05)。结论1.健侧7经游离神经移植治疗全臂丛根性损伤中的下干损伤是可行、有效的,但其效果差于健侧7直接移位。第二部分改良健侧颈7直接移位于患侧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目的比较改良健侧颈7直接移位于患侧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效果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均取左侧为实验侧(患侧)。A组(传统健侧颈7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通过带血管蒂的尺神经桥接,分两期修复实验侧正中神经;B组(椎前通路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通路移位与实验侧下干直接吻合:C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组于术后4、8、12周取材,B组则于传统健侧颈7Ⅱ期术后4、8、12周取材,并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患侧足趾抓握力:A组与B组均于术后8周时观测到屈指功能恢复,8周、12周时,A、B两组之间足趾屈趾力相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B、C两组之间相比均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检测:A组与B两组指浅屈肌的波幅及潜伏期在不同时间点检测结果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肌张力检测:术后4W,两实验组患侧肌张力开始有所恢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8、12W,两实验组患侧肌张力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纤维计数检测:各个时间段内A、B组正中神经的纤维总数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各个时间段内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肌肉湿重和横截面积:术后4、8、12W时,经椎体前路移位组的肌湿重维持率优于传统健侧颈7移位组(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各个时间段内肌湿重维持率相比,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指浅屈肌的横截面积在各个时间段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侧7直接移位于下干对屈指功能的恢复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相比没有明显区别。第三部分肋间神经移位于修复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目的比较肋间神经移位于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效果,探讨肋间神经移位治疗下干损伤的可能性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三组,均取左侧为实验侧(患侧)。A组(传统健侧颈7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通过带血管蒂的尺神经桥接,分两期修复实验侧正中神经;B组(肋间神经移位):建立全臂丛撕脱伤模型后,取左侧第3-6肋间神经移位于实验侧下干;C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组于术后4、8、12周取材,B组于传统健侧颈7Ⅱ期术后4、8、12周取材,对所有动物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患侧足趾抓握力:A组于术后8周,B组于术后12周时观测到屈指功能恢复,12周时,A、B两组之间足趾屈趾力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移位组恢复较差,而A、C两组,B、C两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检测:4周时,肋间神经移位组指浅屈肌未测得CMAP,B组指浅屈肌的波幅及潜伏期在术后4、8周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肌张力检测:术后4周,B组肌张力未见明显恢复。术后8、12周时,B组的指浅屈肌的张力明显小于A、C两组,三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纤维计数检测:在各个时段,B组正中神经的神经纤维平均直径及神经纤维总数低于A、C两组,三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肌肉湿重和横截面积:在各个时段,B组指浅屈肌的湿重和横截面积恢复程度差于A组,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在各个时间段内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肋间神经移位于下干对屈指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差于传统健侧颈7移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不同健侧颈7移位修复下干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椎体前路健侧颈7移位与颈部浅层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实验二 健侧颈7直接移位与健侧颈7—游离神经移植—患侧下干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改良健侧颈7直接移位于患侧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肋间神经移位于修复下干与传统健侧颈7移位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指浅屈肌的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06)
    • [2].掌长肌伴有指浅屈肌中指肌腱缺如1例[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05)
    • [3].小指指浅屈肌变异1例[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01)
    • [4].左侧指浅屈肌并拇长屈肌变异一例[J]. 解剖学杂志 2019(05)
    • [5].儿童旋前圆肌及指浅屈肌的肌内神经分布模式:为BTX-A的注射提供解剖定位[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05)
    • [6].家兔指浅屈肌肌构筑、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2(01)
    • [7].握力对前臂肌肉活动水平的影响[J]. 人类工效学 2009(04)
    • [8].食指力量对指浅屈肌运动单元募集模式的影响[J]. 医用生物力学 2012(06)
    • [9].基于表面阵列电极的指力相关指浅屈肌活动模式检测[J].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0(05)
    • [10].指浅屈肌的形态、神经入肌点与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21)
    • [11].肢体动作时表面肌电信号的复杂度特征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03)

    标签:;  ;  ;  ;  ;  ;  ;  

    全臂丛损伤下干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