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法对脑缺血大鼠SEP和早期结构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振法对脑缺血大鼠SEP和早期结构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体感诱发电位实验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振法对脑缺血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EP)和早期结构可塑性指标——生长相关蛋白(GAP-43)和突触素(SYP)的影响,探讨振法治疗脑缺血中风是否有效,并评判其疗效,从而为推拿振法治疗急性脑缺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电针治疗组,模型+振法治疗组。其中正常组不加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与治疗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的次日分别进行电针与振法的治疗,选取百会穴,电针治疗组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LH202H),采用疏密波,频率2/15Hz,强度1mA,一端电极接在百会穴,一端接在左前肢,强度以大鼠头部和左前肢轻微抖动为度,持续时间20分钟,每天1次,持续14天。振法治疗组应用振动按摩治疗仪进行刺激,输出峰值电压4~6V,刺激频率50Hz,持续时间20分钟,每天1次,连续14天。各组分别在第1天取3只,第7天取3只,第14天取4只,在治疗结束后,当即检测SEP,检测后进行免疫组化法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的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1.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体感诱发电位P1波波幅的比较:①造模后第1天,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空白组与电针、振法组的波幅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电针、振法组的波幅有明显差异(P<0.05)。②第7天,模型组与其余三组的波幅及潜伏期有明显差异(P<0.05);但空白对照组与电针、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③第14天,各组间的波幅及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P>0.05)。④在各个时段,电针组与振法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体感诱发电位P1波潜伏期的比较:①造模后第1天,空白组与其余三组的波幅及潜伏期有明显差异(P<0.05)。②第7天,模型组与其余三组的波幅及潜伏期有明显差异(P<0.05);但空白对照组于电针、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③第14天,各组间的波幅及潜伏期未见明显差异(P>0.05)。④在各个时段,电针组与振法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比较:①在造模后第1天,空白对照组与其他三组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第7天,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有明显差异(P<0.05),空白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有明显差异(P<0.05);③第14天,模型组与其他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在各个时段,电针组与振法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4.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突触素(SYP)表达的比较:①在造模后第1天,空白对照组与其它三组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第7天,空白对照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其他三组有显著差异(P<0.01);③第14天,空白对照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有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与电针组、振法组有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在各个时段,电针组与振法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过治疗可以发现,一方面,应用振法和电针不但可以加快大鼠体感诱发电位P1波波幅的恢复,还可以明显缩短P1波潜伏期的诱发时间,进一步证明了体感诱发电位(SEP)实验在检测脑缺血恢复阶段应用的可靠性、有效性。另一方面,脑缺血大鼠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均有明显恢复,接近于正常范围,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振法与电针均能加快对缺血大脑的早期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本实验中振法组与电针组治疗未见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前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及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振法对脑缺血大鼠SEP和早期结构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