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脆弱生态区范围明显扩大,程度明显加重,因而引起了普遍关注。自1988年生态脆弱带的概念确认以来,生态环境脆弱性已成为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文中旨在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正确地认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地处东经77°03′45″~85°16′35″,北纬34°11′21″~39°40′43″,东西长约670km,南北宽约500km。下辖七县一市,总面积为24.9万km2,占全疆总面积的15%,占全国总面积的2.6%。文中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模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和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对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目的性、整体性、主导性、动态性和相关性等原则,建立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自然因子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以及社会发展指标四个亚类指标,共计19个单项指标;运用专家咨询法,综合专家咨询意见和和田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分析,确定评价标准及各指标权重,进而构建相应的权重向量,通过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而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依次为洛浦县(0.65)>民丰县(0.64)>和田县(0.60)>皮山县(0.55)>和田市(0.52)>于田县(0.44)>策勒县(0.42)>墨玉县(0.35)。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主要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该区气候干旱、多风;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土壤盐渍化严重;森林、草场资源匮乏,土地沙化严重。加之人类过度地农垦、放牧、樵柴等加速了该地区土地荒漠化进程;另外,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也导致了生态环境脆弱的恶性循环。文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措施:加强脆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以科技为依托,调整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将脆弱环境整治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加强脆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调控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 生态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2.1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内容及内涵
  • 2.2 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 2.3 脆弱生态环境的类型
  • 2.4 生态脆弱性的评估
  • 3 研究区的自然特征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水文气候条件
  • 3.3 自然资源状况
  • 3.4 社会经济概况
  • 4 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压力分析
  • 4.1 自然条件的影响
  • 4.2 人类活动的影响
  • 5 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状态评价
  • 5.1 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 6 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响应调控分析
  • 6.1 加强脆弱生态环境区的治理与生态保护
  • 6.2 以科技为依托,调整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
  • 6.3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6.4 将脆弱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 6.5 加强脆弱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鹤岗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变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03)
    • [2].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 2018(16)
    • [3].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03)
    • [4].山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分布特征研究[J]. 农业网络信息 2016(04)
    • [5].陕西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6].1989年与2008年泉州湾河口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的评价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3(04)
    • [7].雅安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8(06)
    • [8].基于格网的南昌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生态学报 2019(15)
    • [9].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 [10].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4)
    • [11].人类活动对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分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12].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 中国水土保持 2009(02)
    • [13].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09(02)
    • [14].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驱动力[J]. 生态学报 2018(12)
    • [15].重庆市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3)
    • [16].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测度分区与调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7)
    • [17].基于ArcGIS的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4)
    • [18].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构建[J]. 海洋学研究 2009(01)
    • [19].热带滨海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定量评价——以雷州半岛为例[J]. 中国沙漠 2008(01)
    • [20].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 2008(12)
    • [21].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以贵州省黔中地区为例[J]. 环境影响评价 2016(04)
    • [22].郑州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河南科学 2015(09)
    • [23].区域中心城市要素空间极化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关系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 生态经济 2018(11)
    • [24].生态环境脆弱性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1)
    • [25].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02)
    • [26].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 2018(04)
    • [27].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 生态科学 2014(05)
    • [28].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07)
    • [29].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以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湖北段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 [30].基于“自然—人为”因素为指标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J]. 甘肃林业 2013(01)

    标签:;  ;  ;  ;  

    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