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荷环境下高边坡的变形特性研究

卸荷环境下高边坡的变形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白鹤滩水电站坝址区右岸坡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现场调研与室内分析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复杂高边坡实际变形破坏模式,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得出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地貌发育主要表现为长期风化以及流水下切作用下的中山峡谷地貌景观,发育典型的左缓右陡、上宽下窄的典型“V”形河谷。强烈的下切作用为岸坡孕育小范围崩塌提供了必要的势能累积与临空面,另外,侧蚀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岸坡崩塌作用。高陡地貌为右岸坡崩塌奠定了基础。2、右岸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的主要是渐进性的局部崩塌;崩塌失稳受到玄武岩层状构造、共轭剪切断裂、卸荷裂隙及柱状节理等多种结构面的协同约束作用。3、通过对坝区岸坡在陡倾角断层带F18、缓倾角层间错动带的联合影响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边坡的稳定性受结构面控制作用很明显。边坡岩体的总位移形式表现为沿缓倾角凝灰岩质层间错动带的滑移和沿陡倾角断层破碎带的拉裂,是较为典型的主滑移-次拉裂模式。4、坡体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x方向位移量层间错动带相对密集的地方高于相对层数较少的地方,且存在一个临界深度,当垂直埋深超过这一临界深度相同位移量界限面不再平行于卸荷带界限面;y反方向位移主要受其高程控制,位移主要来自层间错动带上覆岩体;总位移主要以沿层间错动带倾向的位移为主;白鹤滩水电站中坝区右岸坡坡面靠近北侧边界区域应力相对集中,在南侧边界以及坡脚部位有应力集中现象。5、白鹤滩水电站坝区岸坡变形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表层的卸荷松动以及缓倾角层间错动带以及陡倾角断层破碎带相组合控制的滑移—拉裂;具有时效变形特点以局部崩塌、分块滑移、解体为主,整体稳定性良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岩体破坏准则
  • 1.2.2 岩体本构关系
  • 1.2.3 岩体力学参数
  • 1.2.4 岩体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白鹤滩电站坝区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
  • 2.2 地层岩性
  • 2.3 坝区构造活动及地应力场特征
  • 2.3.1 坝区构造特征
  • 2.3.2 地应力场特征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三章 白鹤滩电站坝区右岸坡多尺度结构面的演化模式
  • 3.1 多尺度结构面
  • 3.1.1 结构面的成因类型
  • 3.1.2 结构面的充填情况以及力学属性
  • 3.1.3 结构面级序
  • 3.2 多尺度结构面对岸坡演化模式的协同约束作用
  • 3.3 玄武岩岩体结构的小尺度演化
  • 3.3.1 柱状节理
  • 3.3.2 玄武岩(薄)层(板)状构造
  • 3.3.3 小型X节理
  • 第四章 白鹤滩电站坝区右岸边坡变形分析
  • 4.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4.1.1 屈服准则
  • 4.1.2 地质模型的结构概化
  • 4.1.3 范围边界条件的确定
  • 4.1.4 岩体物理参数的选取
  • 4.2 天然状态下边坡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岸坡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卸荷环境下右岸坡岩体三维有限元分析
  • 5.1 圈定模型计算范围提取高程信息
  • 5.2 地质模型构建
  • 5.3 ANSYS实体模型构建过程
  • 5.4 参数选取、单元划分及边界条件
  • 5.5 岸坡位移场分析
  • 5.5.1 X方向位移场
  • 5.5.2 Y方向位移场
  • 5.5.3 Z方向位移场
  • 5.5.4 总位移场
  • 5.6 岸坡应力场简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活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鹤滩水电站层间错动带工程地质特性[J]. 岩土力学 2019(09)
    • [2].错动带对导流隧洞围岩稳定影响的3DEC模拟[J]. 人民长江 2015(05)
    • [3].非线性弹性-硬化接触本构模型在层间错动带中的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1)
    • [4].层间错动带对导流隧洞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J]. 施工技术 2015(01)
    • [5].缓倾层间错动带对大跨度地下洞室顶拱围岩稳定的影响及支护对策[J]. 水电能源科学 2019(12)
    • [6].层间错动带的强度参数取值探讨[J]. 岩土力学 2011(11)
    • [7].白鹤滩水电站典型层间错动带渗流模拟分析[J]. 河南科学 2018(04)
    • [8].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岩体剪切特性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2)
    • [9].层间错动带对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2019(01)
    • [10].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液化特性及滑坡启动成因探讨[J]. 岩土力学 2019(03)
    • [11].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层间错动带渗流控制措施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8(12)
    • [12].基于动三轴试验的大光包滑坡层间错动带动力特性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3)
    • [13].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 [14].大型贯穿层间错动带尺寸效应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8)
    • [15].不同因素影响下层间错动带颗粒破碎和剪切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3(01)
    • [16].高压力下原状层间错动带三轴不排水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岩土力学 2013(02)
    • [17].高压力下层间错动带残余强度特性和颗粒破碎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2(11)
    • [18].三峡库区宝塔坪滑坡形成机制研究[J]. 人民长江 2015(09)
    • [19].玄武岩岩体层间错动带变形机制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0].岩质边坡渐进破坏的三维随机分析[J]. 岩土力学 2009(02)
    • [21].玄武岩体及其层间错动带的渗透性特征[J]. 工程勘察 2008(10)
    • [22].层间错动带影响下巨型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及支护措施研究[J]. 西北水电 2020(04)
    • [23].白鹤滩水电站巨型地下洞室群关键岩石力学问题与工程对策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12)
    • [24].白鹤滩水电站层间错动带的剪切特性[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S1)
    • [25].倾倒边坡开挖响应数值模拟及稳定性研究[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7(09)
    • [26].地应力影响因素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 山西建筑 2012(29)
    • [27].大跨度地下洞室拱顶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S2)
    • [28].基于滑动测微计的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分析[J]. 人民长江 2014(S2)
    • [29].白鹤滩层间错动带微结构特性及其化学改性初探[J]. 岩土力学 2013(05)
    • [30].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导流隧洞施工岩爆分析与治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1)

    标签:;  ;  ;  ;  

    卸荷环境下高边坡的变形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