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墨法新探

积墨法新探

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技法和语汇,积墨在水墨画的发展及新面貌的形成上具有特殊重要性,尤其是在山水画领域。墨的制造和应用源头久远,据史书记载,在环境装饰和画作书写上大量运用,应有制墨的工艺雏形,汉代已开始用松烟墨,但用途只限于墨色勾线;秦代尚黑,五代至两宋时期,笔墨服从于状物,山水画得到空前发展,尤以南方诸家在积墨的应用及表现上更加突出。董源根据江南草木华滋,地势起伏平缓的特点,在使用披麻皴与点子皴相结合中已经更加有意识地运用积墨表现的优势,由淡入手,层层皴积,笔墨含蓄而深沉,给人以植被繁盛,气候润泽之感;米芾、米友仁父子继承和发展董、巨画风、画技,使积墨之法得到推进。五代两宋时期墨法渐趋完备,各法之间又兼施互融,而积墨的自觉运用,给这一局面以广大的发展空间,使得这一时期的画风面貌更具多样性。元代是文人画的高度繁荣期,更加强调以书入画,丘壑渐虚。笔墨渐盛,文人画家们认为绘画不但要描绘物象,更主要的在于表现物象的笔墨线条本身应具备各种讲究。明代董其昌倡导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和流派特征。使积墨在表现上获得更加合理发展空间。龚贤是在中国画积墨法的发展上最应值得关注的一位,他在积墨的运用上,真正自觉地把美学追求的境界与积墨技法相结合,并达到了某种高度的统一,使积墨这一技法得到了完美的升华。在现代山水画中,黄宾虹、李可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积墨法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都极重视积墨的整体把握,把深厚浓重的积墨与其它笔法、墨法相结合,作品给人以厚重、玄冥、幽深之感,有雕塑般的视觉冲击力,创造了中国画前无古人的新风貌。积墨法的创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笔法的开创,怎样的积墨方法就决定了怎样的积墨效果,故积墨不仅是墨法也是笔法,甚至笔法的成分更重一些。其实,一件成功的作品,尤其是一件成功的中国画作品,不可能只用一种技法和形式进行创作,在积墨的表现上,往往是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甚至于多种笔墨法交汇使用,但在实际创作中要侧重一种,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在丰富中有提炼的单纯,在单纯中又有多变的丰富。从积墨对其它墨法的兼容综合方面来看,多种墨法的综合并用,是形成黄宾虹、李可染笔墨个性的关键,而积墨在众多墨法中则起到联合与统领的作用。与传统水墨画相比,在现代的中国画创作中,技法语言更为多样,更多开放,只要能充分表现主题,表达画家自己的艺术思想,各种墨法都可取,进而使作品达到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效果。积墨的基本要求是要得到表现上的层次,更高要求是要表现高境界的立意。积墨的方法多种多样,大概有多少种用笔用墨的方法就有多少种积的方法,这完全根据作画者自己的需要而应用。在众多优秀传统技法中,既能综合、兼容其它表现形式,又更适合表现现代人生活,体现现代人艺术境界的积墨法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先通过积墨达到迹象厚重,对比强烈,使积墨中“迹”的层次微妙而丰富,其次,积墨的塑造功能、兼容功能更适合表现生活、直面现代。总之,积墨技法的多变和对层次塑造的能力,与其它墨法相比则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以钟孺乾等为代表的彩墨画家把积墨与积彩巧妙互用,创作理念与方法都更为自由,在他承倡的迹象学理论框架下,完成对境界的营造,开启了面向未来的发展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知领域在不断扩大,境界内容日渐丰富,这就迫使我们要不断寻求、完善与发展新技法与之相适应,积墨在继承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更能表达与诠释新的境界,同时,积墨法又具有多重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多年来,笔者始终坚持对积墨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传统技法进行探索研究,在积墨法运用中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并运用“迹象论”的观点对积墨法做出辩证分析,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运用积墨法进行创作的心得,缀于本文之末,以就教于同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积墨在传统山水画发展中的运用与表现
  • 1.1 墨的早期演化
  • 1.2 宋人画风与积墨的自觉应用
  • 1.3 文人画的繁荣与积墨法的发展
  • 第2章 用笔与积墨形式的个性化
  • 2.1 点积
  • 2.2 线积
  • 2.3 面积
  • 第3章 积墨对其它墨法的兼容综合
  • 3.1 用墨的途径
  • 3.1.1 焦墨
  • 3.1.2 水墨
  • 3.1.3 积墨
  • 3.2 积墨与其它墨法结合的表现形式
  • 3.2.1 积墨与浓墨
  • 3.2.2 积墨与宿墨
  • 3.2.3 积墨与破墨
  • 3.2.4 积墨与泼墨
  • 3.2.5 积墨与淡墨
  • 3.2.6 积墨与焦墨
  • 第4章 积墨优长
  • 4.1 积墨更能表现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神韵
  • 4.1.1 积墨更容易实现状物写真的目的
  • 4.1.2 积墨更容易实现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美学意境
  • 4.1.3 积墨更容易实现雄浑博大的壮美
  • 4.2 积墨更能体现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 4.3 积墨能强化面的表现优势,拓宽现代中国画的表现领域
  • 第5章 积墨在现代中国画表现中的发展空间
  • 5.1 积墨法在深入表现现代生活时不可或缺
  • 5.2 积墨与色彩相结合的空间巨大
  • 5.3 积墨法原理为新观念表达提供语言参照
  • 第6章 我对“积墨法”的研究与实践
  • 6.1 用“迹象论”的观点看积墨法
  • 6.1.1 传统的“迹”与现代的“迹”
  • 6.1.2 积墨与“迹象”
  • 6.1.3 新积墨、新迹象、新境界
  • 6.2 应用积墨法应注意的问题
  • 6.3 几点心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龚贤山水画作品中积墨法的运用所呈现的艺术特点[J]. 艺术品鉴 2017(02)
    • [2].青花山水瓷画积墨法创作技法[J]. 陶瓷研究 2016(S3)
    • [3].浅谈积墨法在画面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1(05)
    • [4].龚贤山水画之“积墨之美”[J]. 神州印象 2019(04)
    • [5].李可染山水画中的积墨法研究[J]. 读书文摘 2019(06)
    • [6].黄宾虹积墨法探微[J]. 艺术品鉴 2015(12)
    • [7].当代淡墨山水画与龚贤积墨法的传承与创新[J]. 青春岁月 2018(01)
    • [8].影响近现代山水画进程的隐者[J]. 金秋 2014(06)
    • [9].浅谈龚贤积墨法[J]. 大众文艺 2011(03)
    • [10].浅谈清代山水画家龚贤积墨画法的形成与确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06)
    • [11].山水[J]. 作品 2014(10)
    • [12].写生心得[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3(01)
    • [13].黄宾虹山水画中的积墨法探析[J]. 青春岁月 2013(10)
    • [14].“积墨法”与黄宾虹山水画的创新[J]. 艺术教育 2009(02)
    • [15].浅论龚贤山水画的笔与墨[J]. 青年文学家 2013(06)
    • [16].吴琼:干湿浓淡 墨中见笔[J]. 吉林画报 2018(03)
    • [17].静穆苍润 境遥味淳[J]. 现代艺术 2018(05)
    • [18].半个世纪的仰视[J]. 金秋 2016(06)
    • [19].谈创作过程与体会[J]. 中国民族美术 2017(03)
    • [20].经验之外[J]. 美术 2008(10)
    • [21].黄宾虹谈艺录(三)[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3(08)
    • [22].乐在山水间——燕一群的山水画[J]. 美术观察 2014(05)
    • [23].蔚然深厚——浅论龚贤的艺术成就及影响[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7)
    • [24].中国当代水墨界的两种迷信[J]. 艺术.生活 2008(04)
    • [25].艺鉴——书画名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32)
    • [26].良言:似与不似之间[J]. 全球商业经典 2014(04)
    • [27].龚贤与黄宾虹的山水画构成比较[J]. 大众文艺 2012(11)
    • [28].山水画临摹手法探析——以龚贤“积墨”手法为例[J]. 艺术品鉴 2016(01)
    • [29].行之苟有恒 久久自芬芳——康文龙作品简评[J]. 文化月刊 2015(34)
    • [30].论龚贤的积墨法与意境营造[J]. 神州 2014(15)

    标签:;  ;  ;  ;  ;  

    积墨法新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