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研究](https://www.lw50.cn/thumb/ede6f9213bf34ac98bc6de20.webp)
论文摘要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把国家间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作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在各方面都绝对落后的国家也在参与国际贸易的现象。针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困惑,1817年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对各国都有利。李嘉图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又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和发展,以致比较优势理论成为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然而,比较优势理论也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即商品的购买者只有在某件商品比另一件同样的商品绝对便宜时,而不是相对便宜时,才会去购买;商品的销售者只有在一地区的售价绝对高于另一地区时,而不是相对高于另一地区时,才会在该地区出售。而这正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比较优势理论恰恰与这一原则相悖,从而造成了比较优势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矛盾。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质就是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到产品价格绝对优势的转化问题,即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问题。本文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而展开论述。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历史地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简要地评述了各发展阶段的创新与不足。接着论述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用数学模型的形式分析了比较优势到产品价格绝对优势的转化问题。其次对多维政策冲击下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进行探讨,即对上述模型进行拓展,在更接近现实的条件下分析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问题。最后对中国比较优势的实现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0.1 问题的提出0.1.1 研究的理论背景0.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0.2 研究的方法0.3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0.4 论文的创新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综述1.1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1.1.1 绝对优势理论1.1.2 比较优势理论1.2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1.3 新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1.3.1 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发展1.3.2 比较优势来源理论的扩展1.4 新贸易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1.5 小岛清的贡献第二章 比较优势实现机制的一般分析2.1 比较优势及其实现要求2.1.1 比较优势概述2.1.2 比较优势的实现要求2.2 比较优势实现机制概述2.3 比较优势的微观实现2.3.1 比较优势到价格优势的转化2.3.2 国际间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贸易的形成2.3.3 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福利分析第三章 比较优势实现机制的拓展分析3.1 现代信用货币条件下比较优势实现机制3.2 多要素条件下比较优势实现机制3.3 附加贸易成本条件下比较优势实现机制第四章 多维政策冲击下比较优势的实现4.1 汇率政策冲击4.1.1 汇率政策概述4.1.2 汇率政策冲击下比较优势的实现4.2 货币政策冲击4.2.1 货币政策概述4.2.2 货币政策冲击下比较优势的实现4.3 国际贸易政策冲击4.3.1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4.3.2 国际贸易政策冲击下比较优势的实现第五章 中国比较优势实现机制的实证检验及结论5.1 比较优势理论实证检验中的问题及解决5.2 比较优势衡量的指标体系5.3 结论及政策建议5.3.1 结论5.3.2 政策建议主要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绝对优势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实现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