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从消化生理学角度出发,研究了刺参营养成分、食物来源以及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季节变化,并对养殖水温对刺参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与夏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评述了我国刺参增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海参的营养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对刺参的消化生理及其夏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新见解和思路。2.研究了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季节变化(2006年7月-2007年6月)。结果表明刺参体壁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脂肪酸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氨基酸组成全面,平均氨基酸得分(AAS)在75.79-85.17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脂肪酸种类丰富,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季节变化显著,8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季节变化不显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相对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变化规律与SFA相反,8月份最低,1月份最高;综合分析表明刺参的营养价值在冬季的11月、1月最高。3.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了刺参食物来源组成情况及季节变化(2006年7月-2007年6月)。1月份刺参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硅藻、鞭毛藻或原生动物、褐藻以及细菌(变形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3月份是硅藻、鞭毛藻或原生动物和大型绿藻。6月份大型绿藻在刺参的食物来源中占据较大比重。7月份细菌(噬纤维菌-黄杆菌类、革兰氏阳性菌)和大型绿藻的食物贡献较大。细菌(噬纤维菌-黄杆菌类、革兰氏阳性菌)在8、9月份的食物来源中占较大比重。褐藻和细菌(变形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10、11月的食物贡献较大。4.现场研究了刺参消化道和消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结果表明:刺参的消化酶活性和消化道性状指标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典型夏眠期的9月份,刺参的相对消化道重量(RGM)和Zihler’s指数分别降低到全年最高值的8.2%和28.0%。夏眠期间刺参的消化道指数与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纤维素酶、褐藻酸酶活性都很低,但胃蛋白酶活性很高,且远高于非夏眠期;分析表明Zihler’s指数可以反应刺参的食性,而相对RGM则可反应刺参的摄食状况。5.研究了养殖水温(7℃、14℃、21℃、28℃,40天)对刺参消化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与夏眠的关系。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7℃养殖水温下刺参的RGM最高;在7℃和14℃的养殖水温下,RGM没有显著变化。刺参在21℃下的第40天和28℃下的前20天进入夏眠前期,在28℃下的第30-40天进入夏眠期;在夏眠前期和夏眠期,刺参的RGM以及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下降,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分析表明高温和积温是引发刺参夏眠不可或缺的外界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刺参多刺品系子三代池塘养殖中试与效果评价[J]. 河北渔业 2020(02)
- [2].刺参“鲁海1号”[J]. 中国水产 2020(06)
- [3].刺参-中国对虾复合养殖系统重金属分布特征[J]. 河北渔业 2020(07)
- [4].威海市刺参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水产养殖 2020(08)
- [5].夏季高温对刺参养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中国水产 2020(09)
- [6].刺参“安源1号”[J]. 海洋与渔业 2018(09)
- [7].刺参“东科1号”[J]. 中国水产 2019(07)
- [8].刺参吐脏再生对胰蛋白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S1)
- [9].几种饵料原料直接饲喂刺参试验[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7)
- [10].“安源1号”刺参新品种苗种引进培育项目顺利通过验收[J]. 科学养鱼 2019(11)
- [11].刺参“鲁海1号” 长速快 成活率高[J]. 海洋与渔业 2019(10)
- [12].刺参换季养殖及其池塘闲置期科学利用实用技术[J]. 水产养殖 2019(11)
- [13].不同海区条件对南移刺参养殖效果的影响[J]. 科学养鱼 2017(12)
- [14].灿烂弧菌对刺参养殖的危害及防控方法[J]. 科学养鱼 2017(02)
- [15].刺参‘水院1号’幼参培育水质检测分析[J]. 天津农业科学 2016(12)
- [16].刺参升温苗成活率的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2)
- [17].大连海域刺参原产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及修复策略[J]. 水产学杂志 2017(04)
- [18].北方池塘刺参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J]. 科学养鱼 2016(01)
- [19].青、白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3)
- [20].刺参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要点[J]. 科学养鱼 2014(12)
- [21].刺参池塘养殖中人工参礁的类型及优缺点[J]. 科学养鱼 2014(12)
- [22].基于抑制消减杂交识别白化刺参和青刺参差异表达基因[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01)
- [23].几种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幼参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3)
- [24].刺参池塘悬浮式网箱育苗技术探讨[J]. 科学养鱼 2015(07)
- [25].山东省刺参产业提升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中国海洋经济 2019(02)
- [26].夏季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 海洋科学集刊 2017(00)
- [27].2013年山东省养殖刺参死亡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4)
- [28].植物刺参[J]. 百科知识 2014(12)
- [29].刺参养殖技术研究[J]. 当代水产 2013(12)
- [30].刺参无公害养殖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标准化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