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新时期文学创作重新开始了对人性、人道主义等问题的关注。伴随着理论界畅所欲言的讨论,探索人性、人道主义的各种作品随之应运而生。这样,人道主义话语就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现代话语。在80年代初涌现出的以此为主题的作品中,《人啊,人!》,《晚霞消失的时候》,《离离原上草》这三篇小说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三篇作品均以更具普遍意义的人性视角进行历史反思,而远远“淡化”当代极“左”思想的核心话语一一“阶级意识”,这样,这三篇小说所引发的话语冲突充分暴露了知识分子写作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巨大“裂隙”。这三篇表现人道主义的作品因为不符合“政治正确”而或被抛弃、或被遗忘、或被批评,文学史也将其影响不同程度地抹杀,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我们利用福柯的话语理论,在今天的语境下对这三部作品消失过程的进行重新审视,在政治与文学之间找到一条关系方式的桥梁,对文学史与思想史进行梳理,从而为将来“重写文学史”提供借鉴。论文主要从“文学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冲突——三篇人道主义作品出炉”,“文学话语纳入政治话语——三部人道主义作品的‘失踪’”,“重返文学自身——拿什么构建”等三个方面,返回历史,寻找80年代初关于这三篇冲击很大的作品在当代的遭遇,以及文学话语背景的本来面目,以期探索新时期文学某种艺术规律与社会、政治等思维观念的嬗变条件,揭示影响80年代文学发展的政治语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且以作品论英雄[J]. 中学生天地(C版) 2015(09)
- [2].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体验作品的方式[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且以作品论英雄[J]. 语文月刊 2015(08)
- [4].且以作品论英雄[J]. 作文与考试 2015(25)
- [5].且以作品论英雄[J].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09)
- [6].消解、反抒情与冒犯式书写——由伊沙作品论口语诗歌的历史和现实困境[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7(03)
- [7].鲁迅与胡适文学作品论异同浅析[J]. 青年文学家 2020(26)
- [8].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J]. 世界文学评论 2010(01)
- [9].《歌词作家作品论析集》出版[J]. 当代音乐 2015(04)
- [10].看作品论精品——从《石嘴山日报》改革开放以来获奖情况看精品意识的树立[J]. 中国地市报人 2018(11)
- [11].“言-象-意”文学本体论与英伽登作品论比较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1)
- [1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会议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06)
- [13].作家、作品论研究对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意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论的理论与方法”会议综述[J]. 当代作家评论 2012(04)
- [14].《批评的“纯真之眼”》[J]. 文学自由谈 2018(02)
- [15].警惕“话语刀客”,把批评视野放到现实秩序内层[J]. 黄河文学 2012(10)
- [16].精神的游历与印象的捕捉——浅析李健吾作家作品论[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7].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文学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经验[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8].火会亮作品论[J]. 六盘山 2014(06)
- [19].从文学作品论日本民族心态的矛盾性[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4)
- [20].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其认识特征[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1].郁达夫文学批评文体之作家论、作品论研究[J]. 语文学刊 2008(21)
- [22].为自己写作——李锐作品论[J]. 语文学刊 2011(05)
- [23].日本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论之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4].从文学作品论英、汉书面语句的比较[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8)
- [25].从插画家黄升的作品论现代设计的插画艺术教程[J]. 美与时代(上) 2012(06)
- [26].潘尼作品论略[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27].蔡皋图画书作品论[J]. 中国儿童文化 2010(00)
- [28].刘勰圆论思想及其产生要素的文化解析[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9].世俗人生的历史真相——李占洋雕塑作品论[J]. 山花 2009(05)
- [30].在历史的坐标上[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09(10)
标签:年代初论文; 三部人道主义作品论争论文; 重新考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