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法师论文-何杰峰

能海法师论文-何杰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海法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海法师,佛教教育,藏传佛教

能海法师论文文献综述

何杰峰[1](2016)在《能海法师的藏传佛教教育实践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我国显密圆通的佛学大师能海法师,他一生身体力行,践行佛教理想,通过教育行为规范、教学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佛教教育实践,丰富了我国佛教的教育探索,扩大了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和影响,促进了汉藏佛教文化和汉藏民族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和佛教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6年07期)

杨东海[2](2016)在《能海法师与藏汉佛教文化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佛教在新的时期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渐渐走向衰落。为复兴汉传佛教,内地佛教界人士发起了复习佛教的运动,许多汉地僧人入藏求法,学习藏传佛教密宗,为振兴近代汉传佛教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汉传佛教在民国时期渐有复兴之象。能海法师作为早期入藏学法的汉僧之一,矢志不渝,入藏求法,重点将格鲁派的密宗观点介绍到内地,先后在内地建立多座密宗金刚道场,弘扬密宗、培养僧才、翻译藏传佛教典籍,为沟通藏汉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能海法师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修行密宗的同时,也不鄙弃显宗,显密圆通,藏汉并举,为沟通藏汉佛教文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在内地建立了纯正的格鲁派密宗道场,将正统的藏传佛教密宗介绍给内地,为藏密在内地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叁是重视戒律,重振僧纲,举办僧团学校,为内地佛教培养了一大批僧才,为沟通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人才储备。四是翻译格鲁派经典典籍,在结合自身修习的基础上,注疏的许多修习笔记和心得,为后来藏汉佛学的研究及沟通藏汉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6-05-01)

杨东海[3](2016)在《略论能海法师在藏汉佛教文化交流中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海法师是我国近当代着名的佛教高僧、翻译家、佛学家。毕生从事藏文佛典的翻译和藏汉佛教文化的交流沟通工作,建立了内地首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道场,把格鲁派的佛学思想系统介绍到内地,为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6年02期)

杨俊[4](2013)在《能海法师与四川佛教之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蜀僧能海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中的着名爱国高僧之一。他两次入藏求法终得藏传佛教真传,毕生从事以弘传藏密格鲁教法为主的佛教事业,不仅推动了密法在汉地的流布,也促进了藏汉人民及文化的交流。同时在诸多方面为四川佛教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并给予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余光会[5](2013)在《论能海法师对成都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海法师弘法40余年,近半时间在成都,其对成都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为藏传佛教寺庙与文化体系的创建。本文试图从创建佛寺、译经弘法、教授藏文、传承工艺、设堂建院和培养人才4个方面予以论证。(本文来源于《中国藏学》期刊2013年02期)

陈乐[6](2010)在《能海法师根本乘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本乘”是能海法师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近于“小乘”而究竟意趣指向佛乘。该词的使用,旨在避免“小乘”一词所蕴含的轻视意味,强调其基础性和根源性。根本乘典籍主要为别解脱律藏、阿含经及阿毗达磨,实践上涵盖戒、定、慧叁学。在过去的汉传佛教史上,由于其实践方法的隐没以及判教上的轻视,根本乘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及至近代,随着学术传统的兴起,根本乘开始重新得到重视。然而学理上的繁荣并不能直接带来实践上的复兴。能海法师以藏传佛教的实践传统启发汉传根本乘的修行,为克服佛教教理与实践的脱节状态,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能海法师(1887-1967)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位高僧。他二次入藏求法,同时在内地广事讲译,建立、复兴数个道场,为佛教界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其佛学思想叁学并重,注重次第与实践,以重视根本乘的修行为他的一大特点。本文拟以根本乘为中心研究能海法师的思想,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其根本乘思想的内容,以戒定慧为构架展开阐述,勾勒出这一思想的概貌。第二部分则从历史源流、时代背景和教义影响几个角度,透视产生能海法师根本乘转向的原因。最后探讨这一思想对当代汉传佛教建设的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5-10)

赵改萍[7](2009)在《能海法师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海法师是近现代藏传佛教高僧,弘法40余年,重新将藏传佛教弘传内地,期间与五台山结下不解之缘,为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大多受其影响。(本文来源于《五台山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赵改萍,范建勇[8](2009)在《略谈能海法师在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海法师是近现代藏传佛教高僧,弘法四十余年,重新将藏传佛教弘传内地,期间与五台山结下不解之缘,为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大多受其影响。(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赵改萍[9](2009)在《能海法师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海法师是近现代藏传佛教高僧,弘法40余年,重新将藏传佛教弘传内地,期间与五台山结下不解之缘,为五台山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目前五台山藏传佛教寺院大多受其影响。(本文来源于《西藏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刘兴恩[10](2008)在《能海法师“六和合”的和谐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第一届佛教协会副会长释能海,是一位修习藏密格鲁派的大师,他不但精通显密佛法,而且还是一位爱国僧人。他一生对弟子要求严格,自己也始终严格遵守戒律,而且特别重视僧团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主张建立"六和相亲"的僧团组织,认为僧团不和就是法灭的先兆。特别是他关于"六和合"的思想,对于当前我们"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五台山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能海法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佛教在新的时期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渐渐走向衰落。为复兴汉传佛教,内地佛教界人士发起了复习佛教的运动,许多汉地僧人入藏求法,学习藏传佛教密宗,为振兴近代汉传佛教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汉传佛教在民国时期渐有复兴之象。能海法师作为早期入藏学法的汉僧之一,矢志不渝,入藏求法,重点将格鲁派的密宗观点介绍到内地,先后在内地建立多座密宗金刚道场,弘扬密宗、培养僧才、翻译藏传佛教典籍,为沟通藏汉佛教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能海法师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在修行密宗的同时,也不鄙弃显宗,显密圆通,藏汉并举,为沟通藏汉佛教文化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在内地建立了纯正的格鲁派密宗道场,将正统的藏传佛教密宗介绍给内地,为藏密在内地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叁是重视戒律,重振僧纲,举办僧团学校,为内地佛教培养了一大批僧才,为沟通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人才储备。四是翻译格鲁派经典典籍,在结合自身修习的基础上,注疏的许多修习笔记和心得,为后来藏汉佛学的研究及沟通藏汉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海法师论文参考文献

[1].何杰峰.能海法师的藏传佛教教育实践及其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6

[2].杨东海.能海法师与藏汉佛教文化交流[D].西北民族大学.2016

[3].杨东海.略论能海法师在藏汉佛教文化交流中的贡献[J].中国民族博览.2016

[4].杨俊.能海法师与四川佛教之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5].余光会.论能海法师对成都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J].中国藏学.2013

[6].陈乐.能海法师根本乘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0

[7].赵改萍.能海法师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J].五台山研究.2009

[8].赵改萍,范建勇.略谈能海法师在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史上的贡献[J].宗教学研究.2009

[9].赵改萍.能海法师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J].西藏研究.2009

[10].刘兴恩.能海法师“六和合”的和谐思想研究[J].五台山研究.2008

标签:;  ;  ;  

能海法师论文-何杰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