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习得过程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关于趋向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型的习得顺序。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来/去”为线索对习得全过程进行多侧面的描述。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问卷调查Ⅰ的分析。第一步:对现代汉语中“X来/X去”词法、句法层面进行描写,分析留学生对“X来/X去”词法、句法层面的使用情况。第二步:对现代汉语中“V来/V去”进行句法、词法层面的分类及描写,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问卷调查Ⅰ中提供的语料,描写不同阶段留学生使用“V来/V去”在句法、词法层面的表现情况。第三步:分析“来/去”的分布差异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平行性现象。最后得出结论并作出理论解释。第二部分:动态过程的研究。首先提出四个理论假设,其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Ⅱ,接着进行调查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对假设进行验证及作出理论解释。第三部分:从理论角度进行解释,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出研究结论对教学的贡献。我们发现习得过程中“自然顺序”和“自然顺序变体”现象是存在的。留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在习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1.1 解题1.2 选题缘起1.3 选题意义1.4 本文的理论依据1.5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二、目前相关研究材料综述2.1 对趋向动词本体的研究2.1.1 动趋式宾语的位置2.1.2 动趋式句式研究2.1.3 趋向补语的语义研究2.1.4 动趋式的功能研究2.1.5 动趋式的配价研究2.1.6 动趋式的认知研究2.1.7 趋向补语的时间、空间研究2.1.8 有关趋向动词的教学、范围、性质、虚化等方面的研究2.1.9 针对具体的趋向动词进行的历时与共时研究2.2 对“来/去”的本体研究2.3 目前国内对习得理论的研究2.4 目前国内对习得过程理论的研究2.5 对“来/去”的习得研究三、“来/去”本体在词法、句法层面的分析3.1 “来/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3.2 对“X 来/X 去”在词法层面的分析3.3 对“X 来/X 去”在句法层面的分析3.4 “V 来/V 去”在词法层面的分析3.4.1 简单趋向动词3.4.2 复合趋向动词3.5 “V 来/V 去”在句法层面的分析3.5.1 简单趋向动词句型3.5.2 复合趋向动词句型四、《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数据分析4.1 材料介绍4.2 对留学生“X 来/X 去”语料从词法层面的分析4.3 对留学生“X 来/X 去”语料从句法层面的分析4.4 对留学生在《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V 来/V 去”词法层面的分析4.4.1 简单趋向动词4.4.2 复合趋向动词4.5 对留学生在问卷调查 I 中 “V 来/V 去”词法层面的分析4.5.1 简单趋向动词4.5.2 复合趋向动词4.6 不同阶段留学生“V 来/V 去”句法层面的分析4.6.1 简单趋向动词句型4.6.2 复合趋向动词句型4.7 不同阶段留学生“来/去”的分布、使用差异4.7.1 “X 来/X 去”的分布、使用差异4.7.2 “V 来/V 去”中“来/去”为简单趋向动词时的分布、使用差异4.7.3 “V 来/V 去”中“来/去”为复合趋向动词时的分布、使用差异4.8 “来/去”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平行性4.8.1 不同阶段英、美留学生的使用情况4.8.2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全体留学生的使用情况4.8.3 母语者与留学生使用情况的对比4.9 “X 来/X 去”与“V 来/V 去”的习得过程比较4.10 结论五、针对四个假设的分析5.1 研究问题5.2 研究假设5.2.1 假设一5.2.2 假设二5.2.3 假设三5.2.4 假设四5.3 结论六、结语6.1 对“来/去”习得过程的总结6.2 对结论的理论解释6.3 研究结论对教学的启示6.4 “X 来/X 去”及“V 来/V 去”在教学中的安排6.5 余论参考文献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致谢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趋向动词论文; 趋向补语论文; 习得论文; 习得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