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急性心衰每年总发病率为2.3‰-2.7‰;急性心衰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医疗压力。急性左心衰常继发于心脏器质性病变,它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等,而这些改变为房颤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结构基础。急性心衰合并房颤时患者死亡率升高。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慢性心衰尤其伴心房颤动的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其长期预后方面,而对于急性左心衰伴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在国内还较少。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左心衰伴心房颤动患者入院24小时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关系,明确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左心衰伴房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左心衰或房颤患者155例,分为以下三组:B组,无心衰、有慢性房颤患者50例,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70.08±10.45)岁;C组,急性左心衰伴窦性心律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70.23±11.57)岁;D组,急性左心衰伴有慢性心房颤动患者53例,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70.26±10.72)岁。此外入选50例无心衰无房颤患者为A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9.32±12.06)岁;入院24小时内采肘静脉血液2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合患者一般临床特点,研究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再发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新发生的症状性心源性死亡、脑梗塞)的相关性。结果(1)四组的TC、CRP、PT、APTT, Fg、BNP、LAD、LVD、LVEF值经方差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而TG、LDL-ch、HDL-ch、INR值在四组比较中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D组在CRP、BNP、LVD、LVEF方面分别高于A组或B组(P<0.05),但在PT、PTT、Fg方面仅高于A组(P<0.05),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C组在CRP、BNP、LVD、LVEF方面分别高于A组或B组(P<0.05)。(2)血浆D-二聚体水平D组高于B组,分别为(0.63±0.11ug/ml VS 0.36±0.03u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高于C组,分别为(0.63±0.11ug/ml VS 0.42±0.09u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高于B组(0.42±0.09ug/ml VS 0.36±0.03ug/ml),但没有统计学意义;B、C、D三组均高于A组,有统计意义。(3)四组近期心血管事件与D-二聚体水平进行回归分析,D-二聚体水平的t值所对应的P值均小于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D-二聚体水平均会对死亡、心衰复发、心源性休克和脑梗塞产生显著影响,D-二聚体水平越高,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结论(1)血浆D-二聚体水平:急性左心衰伴有心房颤动患者>急性左心衰窦性心律患者>无心衰房颤患者>无心衰无房颤患者。(2)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再发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新发生的症状性心源性死亡、脑梗塞)呈正相关,随着水平的升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66例骨折病人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评价[J]. 浙江检验医学 2008(04)
- [2].D-二聚体在乳腺癌进展中的应用价值[J]. 系统医学 2019(24)
- [3].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5)
- [4].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21)
- [5].30例D-二聚体假性增高的数据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01)
- [6].浅析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6)
- [7].D-二聚体阳性患者在临床科室的分布及相关疾病的分析[J]. 巴楚医学 2020(01)
- [8].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8)
- [9].两例D-二聚体假性降低案例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8)
- [10].肛周脓肿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 2020(05)
- [11].孕产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对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分析[J]. 心理月刊 2018(07)
- [1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J]. 临床眼科杂志 2017(06)
- [13].骨折患者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30)
- [14].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4)
- [15].31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D-二聚体在其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23)
- [16].免疫荧光法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1)
- [17].血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D-二聚体水平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6)
- [18].D-二聚体检测在肝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5)
- [19].D-二聚体在肝肺肾及血栓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0)
- [20].D-二聚体监测在治疗肺心病中的指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0)
- [21].D-二聚体在预测盆腔手术后下肢静脉形成中的作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0)
- [22].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疗效、预后相关性的检测分析[J]. 西藏医药 2017(03)
- [23].430例D-二聚体异常结果回顾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5)
- [24].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3)
- [25].探讨性别对健康成人和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7)
- [26].D-二聚体年龄校正阈值与传统阈值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7)
- [27].D-二聚体含量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20)
- [28].血流感染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5)
- [29].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同稽留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03)
- [30].D-二聚体检测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