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新城区沟壑泥石流风险评估

巴东县新城区沟壑泥石流风险评估

一、巴东县新城区冲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郑满城[1](2019)在《荣乌高速保定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前人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充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荣(成)-乌(海)高速公路(保定段)沿线两侧20km范围为研究区,开展了地质灾害野外现场调查。对研究区两个典型滑坡:涞源银坊镇前依岭村北滑坡、易县甘河净乡甘河净村东滑坡的滑体、滑带、滑床进行了取样,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了物相分析,利用K值法完成了粘土矿物半定量分析。确定了两个滑坡中相应位置的物质组成及相对含量,认为粘土矿物在滑坡的启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调查的结果,基于ArcGIS平台,选取“坡度”、“坡高”、“人类工程活动”、“地质构造”、“工程岩组”、“降雨”、“植被”、“河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影响因素,形成空间地理数据库。基于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将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与层次分析法确定的主观权重进行融合,并利用“中心化”的无量化方法消除各指标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差异,然后建立了线性综合评价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研究区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灾害进行对比,发现97.3%的已知地质灾害点落在高危险区和中等危险区,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区崩滑流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危险程度呈现西高东低,主要控制因素为坡度、人类工程活动、坡高、工程岩组。(2)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本文认为研究区滑坡治理应该遵循排水、防水为主的原则。对于崩塌防治,可将开挖面整治成多级平台来限制崩塌路径。而泥石流灾害防治可通过“拦挡排导”配合生物工程、引水的措施进行治理。(3)通过单体灾害危险性评价发现,研究区崩塌按运动形式可分为:滑移式(4个)、倾倒式(1)、坠落式(1);泥石流形成的冲积扇面多处于下切状态,属衰退期。(4)滑带属于粘土矿物富集区,认为研究区滑坡多分布在片麻岩出露区,与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产物—粘土矿物有着密切关系,粘土矿物的胀缩作用及润滑作用为滑坡启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罗菲[2](2019)在《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文中指出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除安宁河谷平原外,其余部位地形切割强烈,峡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及环境条件,区域内滑坡灾害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如高速公路、电站、水库等)甚至是生态环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对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基础之上,详细分析了该区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引入信息熵法对研究区内415处单体滑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应用到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之中,指出传统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并首次引入XGBoost机器学习的方法完成了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依据遥感解译结合现场调查验证的方法,查明研究区内共发育415处滑坡,发育密度为1.76处/10km2,安宁河两岸滑坡分布极为不均,左岸滑坡发育密度是右岸的3.11倍。不同坡向的斜坡中滑坡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其中朝向南东、南西、正南、正西四个方向的斜坡中滑坡较多,此外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为15°35°的斜坡之中,在地形起伏度为100150m的区域内发育密度最大,大多数滑坡的剖面形态呈现凸形的特征。(2)地层岩性对滑坡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滑坡发育数量来看,研究区内64.34%的滑坡发育在在三叠系上统、侏罗系、震旦系下统地层中,由滑坡发育密度可知区内最易滑的为震旦系下统地层。滑坡在各坡体结构类型中的发育密度具有着明显的区分度,这说明坡体结构类型对滑坡分布有着控制作用,其中顺向斜坡、散体结构斜坡及斜向倾外斜坡中易发生滑坡。(3)区内滑坡发育受构造活动的影响极为强烈,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区内具有两条明显的滑坡集中分布带,其中集中带A位于安宁河东支断裂带两侧,集中带B位于热水河红莫断层北西侧,两集中带内滑坡发育密度均为8.7处/10km2左右,约为区域内滑坡发育密度的5倍。河流水系及道路工程活动对研究区内滑坡发育亦具有控制作用。(4)以洛乃格村3组滑坡、黑砂河右岸滑坡、依子阿木滑坡为例,对野外现场调查的滑坡进行了危险性定性评价;综合考虑影响滑坡危险性的因素,在系统性、独立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信息熵法为各指标进行了客观赋权,并计算了415处滑坡的危险性值H,依据等间距分级法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分为3级,分别为:低危险性(H≤0.333)、中危险性(0.333<H≤0.667)、高危险性(H>0.667)。对比信息熵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与野外现场调查的滑坡危险性定性评价结果较为一致,说明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比较可靠。(5)在单体滑坡危险性的评价基础之上,将单体滑坡的危险性评价结果应用到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之中,首次引入XGBoost机器学习法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调整XGBoost模型中的学习率(learningrate)、迭代步数(nestimators)回归树的最大深度(maxdepth)、最小样本权重和(minchildweight)等参数,使得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87.74%,并将训练结果应用至全区,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王鹏[3](2017)在《基于逻辑回归与GIS的青海省尖扎县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文中提出本论文在进行青海省尖扎县滑坡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尖扎县典型滑坡拉萨滑坡和康杨滑坡进行力学实验和矿物学实验,分析滑坡成因机理和内在微观矿物组成,发现红色泥岩地层对滑坡发育具有控制性作用。泥岩地层中的导水通道从内部湿润泥岩,红色泥岩层遇水后力学强度骤减,是滑坡启动的内在原因。而泥岩中高比例的粘土矿物组成尤其具有膨胀性质粘土矿物是泥岩具有特殊力学性质的重要原因,在两个典型滑坡的滑带位置,其岩层粘土矿物含量比滑坡其他部位相对较高,说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与岩层力学性能呈反比,高含量粘土矿物岩层成为潜在的软弱带。根据收集的资料和野外调查结果,通过ArcGIS软件处理,初步选取“高差”、“坡度”、“高程”、“居民地距离”、“公路距离”、“河流距离”、“坡向”、“地层”八个影响因素,形成空间地理数据库。基于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在GIS平台对尖扎县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去除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并且将原先初选的八个影响因素降维处理形成四个主成分影响因素,在ArcGIS中形成“主成分空间地理数据库”,然后利用逻辑回归的方法,对选取的73个滑坡样本,200个非滑坡样本,以因子分析得来的四个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具体操作在SPSS软件中执行,利用逻辑回归结果在ArcGIS上形成滑坡危险性区划图。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尖扎县滑坡发育高危险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县区东北部及东南部和西南部低洼处,危险程度总体上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野外调查基本一致;(2)小尺度上高危险区的分布与人类活动和特定地层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和K+N一套半胶结泥岩地层中,该套地层具有软硬岩层相间分布和透水地层和不透水地层相间分布的特点;(3)河流的分布及地形起伏度对滑坡的发育也有重要影响,但影响力不及地层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4)本文创造性地将利用因子分析改进的逻辑回归方法用于区域灾害评价中,改进后的逻辑回归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

崔瑞峰,窦斌,李磊升[4](2016)在《云南省马鞍山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保证金沙江某码头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对马鞍山沟泥石流做危险度评价。根据对马鞍山沟泥石流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了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松散固体物质储量、最大漂砾粒径、最大容重、最大12小时暴雨量、流域最大相对高差、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等8个危险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与模糊矩阵;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所属危险度;结果显示:马鞍山沟泥石流的危险度为中度危险,在强降雨激发下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

蔡卓杰[5](2016)在《基于RS/GIS崩岗调查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崩岗是一种严重的侵蚀现象,一旦发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梧州市是广西的东大门,西江流域经济带重点城市,也是国家主要的内河港口之一。研究发现梧州市的苍梧县是崩岗发育的敏感地区,崩岗发生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淤积了河道,毁坏村庄、道路,改变土地利用性质,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利用RS/GIS技术方法,选取梧州市苍梧县和梧州市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Word View-3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考察感性认识,根据崩岗的类型构建崩岗遥感信息图谱,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的方式获取研究区崩岗数据。运用解译获取的崩岗数据,参考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中坡面侵蚀分级指标体系,选取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两个指标对研究区崩岗的危险度进行评价。同时,以解译的崩岗数据作为数据基础,借鉴生态敏感性评价理论体系,结合研究区的DEM数据、土壤数据、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选取了坡度、坡向、土壤、地质、海拔等5个自然因素与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等2个人类活动因素共7个评价指标,采用AHP决策分析法构建崩岗敏感性评价体系,利用和积法计算崩岗敏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研究区的崩岗敏感性,为研究区崩岗的预防规划提供决策建议。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本文采用RS技术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了崩岗遥感信息图谱,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获取的崩岗有737个,主要以大中型崩岗为主,大型崩岗440个,中型崩岗265个,小型崩岗32个。此外,通过解译的崩岗数据,构建崩岗编目数据库,为崩岗的防治管理提供帮助。(2)崩岗个体的危险性评价是研究崩岗危险性的大小,本文选取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两个指标来评价崩岗的危险性,评价得到研究区极度危险崩岗有11个、高度危险有161个,中度危险崩岗有482个,轻度危险崩岗有83个,根据崩岗危险性等级大小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3)本文根据解译获取的崩岗,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崩岗敏感性评价指标层次关系,选取了选取了坡度因子、坡向因子、土壤因子、地质因子和高程因子等5个自然因素与土地利用因子和植被覆盖度因子等2个人为因素,评价得出研究区崩岗敏感性结果,其中,极度敏感区94.414km2,高度敏感区637.111km2,中度敏感区1706.184km2,轻度敏感区1529.451km2。根据崩岗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了坡度、坡向、土壤、地质、海拔等自然因素的崩岗敏感性分布状况,从区域尺度提出崩岗防治对策建议。

桑议惠[6](2016)在《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文中提出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气象地质灾害,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自然、社会、资源、环境等带来巨大的破坏。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范围虽然不广,但发生的频率很高,再加上全球极端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概率、强度及造成的损失呈不断增长之势。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生态环境脆弱,境内山高谷深,岩土松散,为滑坡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楚雄州内中小学校舍危房多,中小学生通常缺乏必要的避难常识,极易受到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威胁,严重影响楚雄州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对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风险评估,为有效地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灾害给楚雄州中小学校园带来的损失。本文根据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即自然灾害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为理论基础,按照“原理方法-因子分析筛选-指标构建-模型实现-风险评估”的流程,从获取分析影响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各敏感因子的空间分布出发,考虑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构建了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等方法,确定各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各层次中的权重,构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及风险评估模型。运用评估模型,以乡镇为评估单元,对楚雄州中小学校园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敏感性、脆弱性分别进行评估,并最终对其风险进行了评估。得到的结论如下:1、运用GIS技术,通过对多源信息进行单元匹配、信息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构建了基于GIS的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多源数据库。从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基本自然条件和诱发动力入手,分析了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滑坡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及中小学校园承灾体脆弱性,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及指标层在内的四层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2)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中高级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极端降水较高的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禄丰县及楚雄市,其中,武定县已衣乡、楚雄市西舍路乡及双柏县独田乡等乡镇由于极端降水与灾次比均较高,因此致灾危险性最高。低弱级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永仁县、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及双柏县,这些区域极端降水及灾次比均较低,因此,危险性等级以低弱级为主。(3)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结果表明,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敏感性东部要高于西部,中高级敏感区主要集中在元谋县、楚雄市、禄丰县、双柏县,这些区域大多有断裂带贯穿其中,河谷发育较为充分。其他大部分地区敏感性为低弱级,主要分布在永仁县、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牟定县及武定县,这些区域地势偏高,河流欠发育,因此敏感性偏低。(4)承灾体脆弱性评估结果表明,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较高的区域相对集中在各县市经济较发达的中心乡镇,这些乡镇一般单位面积学校分布多且集中,因此脆弱性偏高;大部分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单位面积学校偏少,但学校虽然分布较集中,因此导致大部分乡镇脆弱性等级偏低但不弱。(5)楚雄州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以中级为主,中高级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禄丰县及楚雄市,这些区域危险性等级均偏高,且元谋县、牟定县及楚雄市敏感性等级及牟定县脆弱性等级偏高,因此风险也达到中高级。永仁县、大姚县、姚安县、南华县及双柏县由于危险性等级偏低,因此,灾害风险基本为低弱级,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由于脆弱性等级较高,灾害风险等级达到中级。

刘光旭,戴尔阜,吴绍洪,吴文祥[7](2012)在《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泥石流灾害给中国部分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泥石流点多面广、成灾迅速,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监测预报,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泥石流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危险性评估研究和承灾体脆弱程度评估研究等方面分析了泥石流灾害风险的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现状中可以发现:灾害风险公式得到广大学者普遍认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方法也相对比较成熟;但在泥石流灾害对承灾体的致损风险机理分析方面研究尚需深入,危险性评估中如何实现从点评价向面评价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对承灾体脆弱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后的评估研究中,需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探索,进一步提高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提高其实用性。

刘树林,王建智,朱有禄,李萍,强菲[8](2011)在《略阳县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通过略阳县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应用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方法的危害度计算模型,逐一分析其危险性、易损性并进行风险性评价,得出该县泥石流隐患中极低风险、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6.88%、28.44%、27.64%、19.78%、7.44%,其分析结果可为该县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今后治理次序提供参考依据,并针对该县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张晨[9](2011)在《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层次分析法”、“粗糙集理论”、“熵权法”及“分形理论”等非线性数学方法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以3S技术和Matlab编程为实现手段,对金沙江流域的泥石流进行详细的解译、特征参数统计和实地考察。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提出一套全新的方法对泥石流的危险度、活动强度等危险性指标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从形态学、运动学和能量学的角度对泥石流的危险性指标与其他特征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赋权重方法。首先使用粗糙集理论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从而避免了计算方法引起的数据随机性。进而使用熵权法计算出影响因素的主观权重。利用一个距离函数的新概念来计算权重的分配系数,从而计算出最终的因子权重值。接着提出了一套新的活动强度量化标准,使泥石流活动强度的表达可以更加的形象、具体。得到了泥石流的危险性指标之后又引入分形理论并结合GIS系统对泥石流的三维水系形态参数进行量化处理,以三维水系分形维的形式表达出来。整个计算过程都是由Matlab程序实现的。通过分析泥石流的危险度、活动强度及泥石流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套新的危险度、活动强度判断依据,使用现场调查的重点泥石流沟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郭万铭,焦金鱼[10](2010)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的岷县洮河流域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洮河谷地(岷县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条件的多样性、变异性、复杂性,泥石流沟谷从形成、发展至消亡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较为复杂的泥石流灾害"模糊"巨系统,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泥石流危险度的评价研究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参考国内刘希林、宫雪、陈伟等的相关文献,最后确定了沟谷纵比降、流域相对高差、泥沙沿程长度补给比、冲淤变幅、植被覆盖率等8个因素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判因子,对岷县洮河流域21条泥石流沟做了单沟危险性评价。

二、巴东县新城区冲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东县新城区冲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荣乌高速保定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线性工程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技术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基本概况
        2.1.1 研究区交通地理
        2.1.2 研究区经济概况
    2.2 区域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特征
    2.3 地层及岩性
        2.3.1 前新生代地层
        2.3.2 新生代地层
    2.4 岩土体特征
        2.4.1 岩体
        2.4.2 土体
    2.5 水文地质特征
    2.6 地形地貌特征
    2.7 气象条件
    2.8 植被分布特征
    2.9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第三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荣乌高速施工背景
    3.2 地质灾害基本类型与特征
        3.2.1 崩塌灾害特征
        3.2.2 滑坡灾害特征
        3.2.3 泥石流灾害特征
        3.2.4 地裂缝灾害特征
    3.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3.3.1 坡度
        3.3.2 坡高
        3.3.3 人类工程活动
        3.3.4 地质构造
        3.3.5 工程岩组
        3.3.6 降雨
        3.3.7 植被
        3.3.8 河流
        3.3.9 地震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地质灾害影响因子
    4.2 评价模型数学原理
        4.2.1 熵权法-客观权重
        4.2.2 层次分析法-主观权重
        4.2.3 组合赋权
    4.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4.4 综合评价模型
    4.5 荣乌高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4.5.1 数据来源
        4.5.2 权重确定
        4.5.3 “中心化”处理
    4.6 方法验证
    4.7 小结及防治建议
第五章 典型滑坡矿物学特征研究
    5.1 滑坡物质采样
    5.2 前期准备
    5.3 实验原理
        5.3.1 物相定性分析
        5.3.2 物相质量数计算
    5.4 滑坡矿物学研究实例
        5.4.1 涞源滑坡矿物学特征
        5.4.2 易县滑坡矿物学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滑坡发育特征
        1.2.2 安宁河流域滑坡研究现状
        1.2.3 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及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3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滑坡发育特征研究
    3.1 滑坡基本特征
        3.1.1 滑坡形态特征
        3.1.2 滑坡面积及高差特征
        3.1.3 滑坡物质组成特征
    3.2 地形地貌对滑坡的控制作用
        3.2.1 坡度
        3.2.2 坡向
        3.2.3 地形起伏度
        3.2.4 剖面形态
    3.3 地层岩性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4 坡体结构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4.1 坡体结构特征
        3.4.2 滑坡发育与坡体结构的关系
    3.5 河流水系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6 地质构造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7 滑坡诱发因素分析
        3.7.1 人类工程活动
        3.7.2 地震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7.3 降雨对滑坡发育的控制作用
    3.8 小结
第4章 单体滑坡危险性评价
    4.1 典型滑坡危险性定性评价
        4.1.1 洛乃格村3 组滑坡
        4.1.2 黑砂河右岸滑坡
        4.1.3 依子阿木滑坡
    4.2 单体滑坡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
        4.2.1 信息熵法的引入
        4.2.2 信息熵赋权步骤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4.3.2 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单体滑坡定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5.1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思路及方法选择
    5.2 XGBboost机器学习原理
    5.3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5.4 XGBoost算法模型的建立
        5.4.1 机器学习数据准备
        5.4.2 XGBoost模型建立过程
        5.4.3 XGBoost模型参数调节
        5.4.4 XGBoost模型中特征重要性
    5.5 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法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5.5.1 评价结果
        5.5.2 评价结果分析
    5.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基于逻辑回归与GIS的青海省尖扎县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技术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基本概况
        2.1.1 研究区交通地理
        2.1.2 研究区经济概况
    2.2 地层及岩性
        2.2.1 前第四系地层
        2.2.2 第四系地层
    2.3 岩土体特征
        2.3.1 岩体
        2.3.2 土体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类型及基本特征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5 地形地貌特征
    2.6 气象条件
    2.7 植被分布特征
    2.8 人类工程活动特征
第三章 滑坡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滑坡发育概况
    3.2 滑坡分类特征
        3.2.1 按物质组成划分
        3.2.2 按发生时间划分
        3.2.3 按发生原因划分
        3.2.4 按滑体厚度划分
        3.2.5 按现今稳定程度划分
        3.2.6 按滑坡体规模划分
        3.2.7 按滑动面位置划分
    3.3 滑坡形态变形特征
        3.3.1 形态与规模特征
        3.3.2 边界特征
        3.3.3 表部特征
    3.4 滑坡与地质环境统计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4.1 拉萨滑坡
        4.1.1 拉萨滑坡特征分析
        4.1.2 滑坡破坏机理分析
        4.1.3 FLAC3D模拟分析
    4.2 康杨滑坡
        4.2.1 康杨滑坡特征分析
        4.2.2 滑坡破坏机理分析
        4.2.3 FLAC3D模拟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滑坡物质矿物学研究
    5.1 滑坡物质采样
    5.2 XRD物相分析
        5.2.1 MDIJade谱线解译
        5.2.2 物相质量数计算
    5.3 小结
第六章 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
    6.1 滑坡影响因子
    6.2 因子分析
    6.3 逻辑回归
        6.3.1 样本采集
        6.3.2 逻辑回归模型计算
        6.3.3 危险性区划成图
    6.4 小结及防治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云南省马鞍山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马鞍山沟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岩性
        (1)崩坡积(Qcol+dl):
        (2)残坡积(Qedl)
    1.3 地质构造
    1.4 水文气象
2 泥石流形成条件
    2.1 地形条件
    2.2 物源条件
    2.3 降雨条件
    2.4 泥石流发生历史
3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1)建立因子集与评价集
    (2)确定危险因子的权重
    (3)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
    (4)建立模糊关系
    (5)马鞍山沟泥石流危险度计算
4 结论

(5)基于RS/GIS崩岗调查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RS/GIS在自然灾害中研究进展
        1.2.2 崩岗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数据源
3 崩岗解译与崩岗数据库构建
    3.1 遥感数据获取与崩岗解译
        3.1.1 遥感数据获取
        3.1.2 遥感影像的获取
        3.1.3 崩岗遥感信息图谱的构建
    3.2 崩岗数据解译
    3.3 崩岗侵蚀数据库构建
        3.3.1 地理空间数据库
        3.3.2 崩岗编目数据库设计
    3.4 崩岗侵蚀空间格局分析
        3.4.1 崩岗数量空间格局分析
        3.4.2 崩岗面积空间格局分析
    3.5 小结
4 崩岗危险度评价
    4.1 崩岗危险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崩岗危险度评价理论
        4.1.2 崩岗危险度评价方法
    4.2 崩岗危险度评价指标选取与处理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指标处理
    4.3 崩岗个体危险度评价结果分析
        4.3.1 崩岗危险度评价
        4.3.2 崩岗危险度评价结果分析
    4.4 崩岗治理对策建议
    4.5 小结
5 崩岗敏感性评价
    5.1 崩岗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方法
        5.1.1 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
        5.1.2 敏感性评价指标量化
        5.1.3 敏感性评价方法
    5.2 崩岗敏感性评价指标处理
        5.2.1 自然因素
        5.2.2 人类活动因素
    5.3 崩岗敏感性评价
        5.3.1 崩岗敏感性评价
        5.3.2 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
    5.4 崩岗防治对策建议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3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灾害风险
        1.2.2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1.2.3 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
        2.1.2 社会经济
        2.1.3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
        2.1.4 楚雄州滑坡泥石流灾情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 理论基础
        2.3.1 区域灾害系统
        2.3.2 灾害风险评估
        2.3.3 理论应用
    2.4 研究方法
        2.4.1 百分位阈值法
        2.4.2 AHP层次分析法
        2.4.3 K-means聚类算法
第三章 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气象要素
        3.1.1 极端降水
        3.1.2 暴雨日数
        3.1.3 连阴雨
    3.2 地形地貌
        3.2.1 坡度
        3.2.2 坡向
        3.2.3 河网沟谷
        3.2.4 植被覆盖率
        3.2.5 海拔及高度差
        3.2.6 地质构造
        3.2.7 地震因素
        3.2.8 地层岩性
        3.2.9 土壤侵蚀
    3.3 人类活动
        3.3.1 土地利用
        3.3.2 公路
第四章 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指标权重分配
        4.2.1 判断矩阵的构造
        4.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3 指标量级的匹配
        4.3.1 指标量级的求取
        4.3.2 指标量级规范化标准
第五章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5.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5.1.1 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5.1.2 危险性评估模型的应用
        5.1.3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
    5.2 孕灾环境敏感性
        5.2.1 敏感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5.2.2 敏感性评估模型的应用
        5.2.3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敏感性评估
    5.3 承灾体脆弱性
        5.3.1 脆弱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5.3.2 脆弱性评估模型的应用
        5.3.3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脆弱性评估
    5.4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5.4.1 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5.4.2 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
        5.4.3 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略阳县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略阳泥石流发育条件
    1.1 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
    1.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1.3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2 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的原理
3 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危险度、易损度的计算
    3.1 危险度参数确定及危险计算
    3.2 泥石流易损度计算
        3.2.1 财产指标
        3.2.2 人口指标
        3.2.3 易损度指标
    3.3 该区泥石流风险计算
4 略阳县泥石流风险分级
5 结 论

(9)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研究概况
        1.2.2 流域水系的研究现状
        1.2.3 泥石流危险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乌东德泥石流的发育环境
    2.1 自然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物理地质现象
    2.5 气象水文条件
    2.6 植被条件
    2.7 地震情况
第3章 研究区内典型泥石流现状
    3.1 秀水河泥石流现状
    3.2 蒙沽沟泥石流现状
    3.3 矮坝沟泥石流现状
    3.4 盐水井泥石流现状
    3.5 平地村泥石流现状
第4章 遥感解译
    4.1 遥感影像的处理
    4.2 遥感图像解译
    4.3 研究区遥感影像的解译
第5章 泥石流危险性计算
    5.1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
    5.2 危险度计算
    5.3 泥石流活动强度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泥石流水系形态的研究
    6.1 理论介绍
    6.2 三维水系分形维的计算
    6.3 水系三维分形维与泥石流危险度及活动强度的关系
    6.4 泥石流危险度及活动强度的新判据的提出
    6.5 结论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发表的论文(含录用)
    三、所获奖励
致谢

(10)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的岷县洮河流域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分析
    2.1 地形条件分析
    2.2 物源条件分析
    2.3 降雨条件分析
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的选取[4]
4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权重[3]
5 基本评价方法[5]
6 结论

四、巴东县新城区冲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荣乌高速保定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 郑满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安宁河冕宁至西昌段滑坡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 罗菲.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基于逻辑回归与GIS的青海省尖扎县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D]. 王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4]云南省马鞍山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崔瑞峰,窦斌,李磊升.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6(03)
  • [5]基于RS/GIS崩岗调查与评价研究[D]. 蔡卓杰. 广西师范学院, 2016(03)
  • [6]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D]. 桑议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7]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 刘光旭,戴尔阜,吴绍洪,吴文祥. 地理科学进展, 2012(03)
  • [8]略阳县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J]. 刘树林,王建智,朱有禄,李萍,强菲.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06)
  • [9]基于非线性系统的金沙江攀西河段水系形态及泥石流危害研究[D]. 张晨. 吉林大学, 2011(09)
  • [10]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的岷县洮河流域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J]. 郭万铭,焦金鱼.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0(02)

标签:;  ;  ;  ;  ;  

巴东县新城区沟壑泥石流风险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