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に於ける日本古典文学序说(その十四)(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芳[1](2021)在《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中的诺门罕战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上春树是现代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以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以来备受瞩目,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奖项,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奇鸟行状录》的完成是村上春树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以此作品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从“超然”向“介入”转变,不再拘泥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开始直面日本历史。1995年,村上凭此作品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并得到评委大江健三郎的褒奖。拙论以《奇鸟行状录》中的诺门罕战争描写为中心,在参考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比较法,通过考察作品中出场人物的战争记忆,探讨其展现出的村上春树的历史认识。最后,探讨对他的历史认识产生影响的原因。本论分三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从受到战后日本历史认识的影响,孩童时代对诺门罕战争的兴趣和村上从父亲那里承继的战争记忆,美国体验,村上向“超然”创作阶段的转变意识,四个角度分析了村上对诺门罕战争的关注。即把握《奇鸟行状录》的创作背景。第二章,基于参考文献,首先考察了历史上真实的诺门罕战争,其次与村上对诺门罕战场考察的记述和《奇鸟行状录》中出场人物的战争记忆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通过作品中对诺门罕战争的描写试着详细分析了其展现出的村上的历史认识。并且,从耻感文化,集团主义,以大江健三郎和司马辽太郎为代表的战后文学界作家的战争认识的影响,三个角度探讨了他的历史认识的形成原因。在研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村上春树关于诺门罕战争的描写论证了他对诺门罕战争的认识体现出了他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能看出他的历史认识并没有超出民族主义的文化立场。
刘慧慧[2](2021)在《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文中指出井上靖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作家。他创作了大量取材于中日两国历史的历史小说,在中国和日本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杨贵妃传》是始创作于1963年的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在波诡云谲的盛唐时期,绝代美人杨玉环传奇而悲剧的一生。在《杨贵妃传》一书中,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是非常复杂的、矛盾的、不断成长的。她具有强烈的命运意识,深知宫廷女子的命运由不得自己掌控,却又在成为玄宗的妃子后,努力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争取玄宗的宠爱,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善妒、冷酷,以自我为中心,她的一切行动,皆是为了在深宫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然而,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却存在超脱那个时代女性局限的独特气质,那就是对于政治的关心和对国家的爱。最终对于杨贵妃的死,井上靖以“殉国”一词做出了评判。《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突破了旧时代女性的局限,对于命运、权力、国家有自己的见解,最终却仍旧逃不过悲剧的结局。她的一生都在围绕“权力”二字而活,服从权力、争取权力、一度大权在握,然而从结局来看却只不过是男性权力斗争的傀儡和牺牲品。由此看来,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既舍弃了部分传统杨贵妃形象的特点,又为杨贵妃形象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此前,对《杨贵妃传》的研究多注重于在与井上靖所参考的《新唐书》、《资治通鉴》、《长恨歌传》等中国史传中传统杨贵妃形象作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的特点,将《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定位为孤独、善妒、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悲剧女性。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对《杨贵妃传》的研究,依然存在有待发掘之处。《杨贵妃传》中对杨贵妃等人物的描写,符合井上靖一贯的历史人物形象的创作倾向。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杨贵妃传》的主人公杨玉环的形象构成,与作者井上靖的创作意图有着密切的关联。结合井上靖所着的《苍狼》、《淀君日记》、《额田女王》等其他历史小说来看,井上靖在创作历史人物时,往往以人物生存的时代为背景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命运。《杨贵妃传》这部小说,表面上是在写杨贵妃一生的传奇经历,实际上是通过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来折射唐王朝由繁盛走向衰落的过程。历史上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一个王朝的转折,都是由一段黑暗的政治开始的。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不仅仅是在刻画作者自己心中的杨贵妃形象,而是意在通过描写杨贵妃、唐玄宗等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再现暗流涌动的盛唐时代,揭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轨迹。笔者认为,这是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这部小说的深层意图所在。借历史人物窥探历史的进程,展现时代的兴衰,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也是井上靖一贯创作历史小说的手法。本论文意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典型的杨贵妃形象作为参照对象,深刻剖析《杨贵妃传》中登场的杨贵妃的外在和内在,从而更加全面而立体地认识井上靖笔下的杨贵妃形象。此外,通过考察杨贵妃这一历史人物在全书中的定位,探究井上靖创作《杨贵妃传》的深层意图,以此来丰富对井上靖及其历史小说的理解。因此,具体来说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中,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中日两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杨贵妃形象,分析杨贵妃形象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变迁。并通过考察井上靖对传统杨贵妃形象的取舍和创新,探寻井上靖深层的创作意图。第二章中,以第一章中列举的中日文学史上的杨贵妃形象,尤其是井上靖在创作《杨贵妃传》时所参考的书目中呈现的杨贵妃形象为参照对象,通过剖析井上靖所刻画的杨贵妃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更加全面地理解《杨贵妃传》一书中所呈现的井上靖心目中的杨贵妃形象。第三章中,结合前两章得出的结论,分析杨贵妃在全书中的定位,进一步深化对于井上靖的创作意图的理解。此外,结合井上靖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小说,考察作者在创作历史人物时的共通性,丰富对于井上靖的历史小说的认识。
白文娜[3](2021)在《平安时代汉文的“和习”问题研究 ——以《灵异记》和《法华验记》的比较为中心》文中提出《日本灵异记》(以下简称《灵异记》)成书于平安初年,是日本现存的第一部佛教说话集,围绕讲解善恶因果报应之道理、宣传劝善惩恶之思想,辑录了日本近四个世纪的奇谈故事。《大日本国法华经验记》(以下简称《法华验记》)成书于平安后期,是现存的唯一一部记述平安时代日本《法华经》信仰者及其功德的传记集,是了解平安时代法华信仰及神佛融合的珍贵史料。两部作品在故事内容和汉文表达方面均深受中土文献和汉译佛典的影响,在内容出典方面《法华验记》中明确标明有六则故事直接来自于《灵异记》。“和习”是指日本人在使用汉文进行文学创作时出现的不合乎汉文写作规范的使用方式或独特用法。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骏着作《日本上代文学“和习”问题研究》中指出所谓“和习”是指日本人在撰写汉诗文中所包含的日语式表达,即日语固有的表达习惯,它反映了日本上代文学在与中国文学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关于《灵异记》和《法华验记》的先行研究多集中于单个故事内容的对比分析,少有研究是在文本分析基础之上,从文本文体的角度考察汉文在平安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影响。本论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比较文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从汉文学的“日本文学性”出发,对两个文本中的相同故事从“和习”的词法研究、句法研究和情感表现三个方面以严谨的考证为基础做比较与阐释方面的探究,考察不符合汉文表达习惯的独特之处。本论文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追溯了副词“更”和“甚”的使用方式的变化。通过对比分析中土文献和汉译佛典中的用例,得出了相较于《灵异记》,《法华验记》中由副词“更”、“甚”组成的体现着日本独创性的词汇逐渐增多的结论。其中,“更”作为陈述副词即以“更不…”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作品中的频率明显增加,并进一步考证得出“更不…”的表达方式是深受汉译佛典中口语表达方式的影响。第二章追溯了“所…”、“以…”句式的发展变化。得出了无论是《灵异记》还是《法华验记》中作者在吸收了汉语中“所…”、“以…”的基本用法的基础上均出现了活用这两个助词形成新的句式的结论。另外,《法华验记》吸收了汉译佛典中的口语表现形式的特征颇为明显。第三章追溯了两部文学作品中“悲?欢”、“奇?怕”、“轻视”感情表达方式的发展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中大部分是受到汉语的影响,其中也不乏出现了编纂者在掌握了汉文的表达方式基础上的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结论。
卢静达[4](2021)在《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神话与神道信仰是日本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古事记》作为神道原典,是该领域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古事记》是日本古代为规范皇权世系尊卑而编纂的官修典籍,融汇了神话传说、历史记事、文学作品、民间歌谣、宗教祭祀、地方风俗等多种内容,囊括了古代日本社会的各色面貌,对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神道理论的形成,以及日本宗教思想的成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的神灵信仰不论是在早期发源阶段还是在后来的宗教化过程中,都牵涉到诸多问题,因而很难以一条主线完全呈现出在不同时期、地域内,不同外来宗教、文化影响下日本神灵信仰的完整形象。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在神灵信仰的形成期——融合渡来人文化、借助外来宗教理论形成《古事记》神代史,在神灵祭祀的发展期——追求“实用性”、着重强化自身体系和完善内部结构,还是在神道理论的成熟期——醉心于强调宗教的“民族性”精神、片面夸大自身民族优越性,都隐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思维逻辑,即日本宗教在完成了对外来文化、宗教理论的受容后,便随即开始了“去中心化”过程,淡化、否定神灵信仰中存在的外来因素,强调其民族性价值,并不断通过回溯上古神话来找寻或建构自己民族精神的“根”。以此为线索,本文以《古事记》神代卷文本为基础,结合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研究成果,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日本神灵信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古事记》的成书背景、撰史动机,以及神代史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进行体系化分类,系统总结出了对后世神灵信仰影响较大的神话元素,并着重论述了神代史叙事中神话世界三层架构的内在原理和其中蕴含的神代思想多元化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古事记》成书以前“渡来人”与倭王权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本在与外来族群长期混融、与外来文化相互浸润的过程中,保存了中华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古色。同时,当外来的神灵崇拜与祭祀礼俗对日本固有的宗教传统产生冲击之时,日本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开始大量借助外来文字和神话理论,与本土信仰相结合,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第三章论述了在通过编纂《古事记》将口传记事转为笔录文字之时,日本对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古事记》所载“创世”神话借助阴阳、道家思想提出了对“自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创生”神话又暗藏了以“秽”为禁忌、“祓”为手段、“罪”“罚”为结果的宗教法则。神代卷对世界本源和人类生死问题的终极探讨,奠定了日本民族宗教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剖析了《古事记》神话中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祭礼内涵,并以此还原了《古事记》中以众神为核心的祭祀之道,即神道的宗教发源。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神道理论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其先后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理论神道、国家神道和教派神道等发展阶段,并与儒佛等思想学说和宗教派别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妥协、调和,最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性、覆盖面极广的民族宗教思想体系。第五章重点对日本国家祭祀的形成和神道思想在后世的流变进行了解读,通过厘清祭祀礼俗由乡土民间传入宫廷系统、地方氏神转化为天皇族神的过程,发现其中隐含了神国正统思想中“神道”与“王道”意识的早期结合。而中世以后日本致力于对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建构,通过神道复古的实践,以及学界对神道思想中“原质”“古层”“古道”等核心观念的讨论,引发了日本对宗教“民族性”价值的追捧,更刺激了日本独立于中华体系之外的自立愿望的产生。尤其近代,神灵信仰被皇权政治恶用,成为皇国史观主导下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这种意识形态的成因和影响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王妞妞[5](2021)在《《东洋学事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文中指出日本东洋史学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日本的国家主义、脱亚风潮及对外扩张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对近代史学和中日交流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是以洼寺紘一所着书籍《东洋学事始那珂通世及其时代》为翻译对象的实践报告。此书为研究东洋史学的发展脉络、学术倾向以及政治意图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尤其是译者所选的第四章《<支那通史>的成立》,详细介绍了东洋史学的发端极其历史背景,在整个东洋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翻译东洋史学相关的历史文本需要译者熟悉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忠实地翻译出文中的文化信息。而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将翻译放在更广阔的文化、历史中看待,重视其中文化因素的转换与对等。译者认为其文化研究模式对东洋史学历史文本的翻译具有重要启发。因此,译者选择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作为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指导理论。但由于两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翻译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文化损失,难以实现文化功能对等,于是译者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用了意译、归化和注释等补偿策略,具体从语义补偿、文化补偿和审美补偿三个层面对翻译造成的文化损失进行补偿,以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转换。
彭溱[6](2021)在《《荣花物语》的叙事方法 ——以后宫的叙述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本平安时代,国史编撰的停滞与假名文学的繁盛,促成了历史物语的诞生。用假名书写历史的历史物语,显示了与传统国史不同的叙事风格。《荣花物语》是日本首部历史物语作品,成书于平安时代后期。它着眼于摄关家与皇室两者之间的关系,以编年体的方式叙述了平安时代摄关政治的缔造者——藤原氏摄关家的发展史。摄关家凭借外戚身份获得家族兴盛,后宫也自然成为了《荣花物语》叙述的中心。日本学界有不少关于《荣花物语》后宫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注重对作品中某个时代或某类记载的探讨,积累了庞大的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但似乎并不太关注诸后宫记载背后的关联性,难以做到从整体上去把握作品。既然《荣花物语》以后宫为历史叙述的轴心,那么它必然有着相应的关于后宫的叙事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论文着眼于作品中诸后宫记载的相互关联性、与其他史料记载的不同之处等,从女子入宫、立后、皇室立储三个方面考察《荣花物语》的叙事方法,探究其作为历史物语的历史叙述特性。各章主要内容如下:序章首先说明了《荣花物语》之前的日本史书的发展脉络、《荣花物语》以后宫为历史叙述之轴心的特性,然后阐述关于《荣花物语》后宫的研究现状,进而确立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以及具体框架。第一章探讨《荣花物语》女子入宫方面的叙事方法,分为“摄关之女入宫的排序逻辑”、“对兼家一派的偏袒”、“未被谈及的入宫”三小节。在女子入宫的相关记载里,作品通过调整入宫顺序、有选择性地记载或省去某些女子的入宫,使其历史叙述达到了美化摄关家嫡系支派的效果。其中,对摄关家嫡系女子、旁支女子的入宫顺序调整,都以赞美摄关家嫡系为前提。与史实有极大出入的花山天皇时代的女子入宫顺序,则遮掩了藤原兼家等人的政治阴谋。而对摄关家的发展无甚影响或透露出摄关家与皇室之间的嫌隙的女子入宫事例,作品则省略不写。第二章探讨《荣花物语》立后方面的叙事方法,分为“贵族女性的立后条件”、“‘一帝数后’的叙事逻辑”两小节。在立后条件方面,作品通过“有望成为皇后者”、“素腹之后”(无所出的皇后)等具有倾向性的表达,将摄关之女、育有皇子两个立后条件植根于作品之中。前者作为能够凸显摄关地位的立后条件,作品尤其加以渲染,而后者只是在与摄关家嫡系利益相冲突的藤原遵子立后事例中,才被特意强调。在“一帝数后”方面,作品不关注该现象的异常之处,对于引发该现象的藤原道长一派女子的立后,认为其理所当然。同时,对于陷入“一帝数后”窘境的内亲王,作品虽表达了同情,却未将其不幸归咎于摄关家的后宫政策,而仅用女子命运不济之类的论调进行诠释。第三章探讨《荣花物语》皇室立储方面的叙事方法,分为“立储与皇位继承的实际情况”、“《荣花物语》的‘外戚辅佐之理’”两小节。作品通过贯彻“外戚辅佐之理”,极力强调在立储一事上摄关家对皇子之辅佐的重要性。摄关政治时代,天皇虽倚重摄政或关白,却也存着戒备之心。外家为摄关家的皇子之立储,不一定出自天皇本意。然而,《荣花物语》塑造了极为重视皇子背后是否有足够支持的天皇形象,并借此夸大天皇在立储上的主导权,将外家为摄关家的皇子的立储全然诠释为天皇个人的行为。而对实行了于摄关家不利的立储的后三条天皇,作品则采取批判的态度,将其塑造为出格的天皇。从立储方面的记载可以明显地看出,作品是站在摄关家的立场叙述历史的。终章在第一章至第三章的结论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于兼备史书、物语两种属性的历史物语的独特性方面,深入思考《荣花物语》的历史叙事方法,并从作品与中国史书的关联性方面,对作品以后宫为轴心的历史叙述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日本学界指出了《源氏物语》对《荣花物语》的巨大影响。但《荣花物语》以后宫为轴心的叙事方法也有可能受到了中国史书中的《外戚世家》《外戚传》《后妃传》等的影响。《荣花物语》中的“外戚辅佐之理”与《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卷首的思想观念表现出一致性。对《荣花物语》造成影响的《源氏物语》本身在后宫相关的叙述上也受到了中国史书的影响。
许宇然[7](2020)在《《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食物描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今昔物语集》成书于平安末期,是日本文学史上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故事集。内容上来看,也被评价为佛教文学故事集。全书共由三十一卷组成,卷一~卷五为天竺(印度)部,卷六~卷十为震旦(中国)部,卷十一及以后为本朝(日本)部。其中第八、十八、二十一卷已经失传。这三部分在结构上也相同,佛教故事前置,世俗故事后置。本朝部中,故事多发生在城市、地方、农村等场所,登场人物除天皇和贵族外,武士、僧侣、一般民众等各个阶层的人物也相继出现。作者从动物、植物、房屋、灵鬼、食物等各个方面充分地展开和描绘了《今昔物语集》的世界。数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各个方面展开对《今昔物语集》的研究。特别是以本朝故事为中心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佛像、佛经、登场人物、动物以及服装、植物等问题点备受关注。但是,迄今为止,集中于食物这一问题点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在通读《今昔物语集》本朝部的基础上,关注到了食物这一问题点,以食物描写的总体像为对象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也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本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为问题的提起及研究目的。其次,关于《今昔物语集》研究部分,主要是对《今昔物语集》版本、作者、文体等方面的先行研究和《今昔物语集》在日本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本朝部中的食物三个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再次,根据登场食物的作用把《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关于食物的故事分为救济故事,供奉故事以及世俗故事三部分,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根据以上的研究,从佛教文学、说话文学和文学表现三个方面出发,考察《今昔物语集》食物描写的意义。最后总结全文,解答研究问题,从而得出本论文的结论。本论文以《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食物作用为全新的视点,从这一视点出发对本朝部故事中的食物描写进行分析,探明《今昔物语集》作为佛教文学和说话文学以及从文学表现方面体现出的特殊性和民众性。
朱雯瑛[8](2020)在《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文中认为作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超越时空的界限,影响整个世界。毛泽东思想的载体——毛泽东着作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外文局等单位以多语种对外翻译出版毛泽东着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日本是翻译毛泽东着作最多的国家,其翻译活动值得重视。中日两国译者大量翻译毛泽东着作,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介绍给日本人民。在极其复杂的历史背景中,通过译本承载的毛泽东着作成功地实现传播目的,在日本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八年是“毛泽东着作出版的鼎盛时期,也是毛泽东着作广泛传播的时期”,聚焦该时期更有利于把握毛泽东着作的翻译及传播情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结合语言学派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对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进行考察。本研究首先对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八年间毛泽东着作的日译本进行整理、汇总、量化,联系社会历史语境,析出其特点。然后,结合《毛泽东选集》日译活动的实际,对赞助人进行考察,认为中日双方翻译活动中存在一个相互结合的由中方主导的赞助人系统。赞助人系统通过政策(计划)从翻译出版计划、翻译选材、翻译标准、译者选定、受众设定等方面规范翻译活动,通过对翻译过程的设定规范译中行为,通过对海外翻译的“赞助”,影响赞助人系统内的海外翻译。赞助人与意识形态之间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翻译传播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参与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中日两国译者群体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让一直处于“隐身”状态的中方译者“显身”,认为译者的“显身”与“隐身”与政治、社会背景等相关,亦与译者的多重身份相关。同时,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通过分析翻译活动中主体间的关系,明晰毛泽东着作日译译者在翻译活动作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而从宏观研究移至微观研究,通过多译本对比,对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的译本生成进行历时性梳理,明确文本外因素对各译本制作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译本翻译策略及其流变,以及补偿性翻译手段在译本中的作用。并对单篇着作及复译的代表《矛盾论》进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关注复译竞争机制对译本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毛泽东着作中的典故翻译策略。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考察毛泽东着作日译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认为译本传播的成功,受到原文魅力、译本质量、“赞助人”系统的积极作用、受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多元传播者带来的多元传播渠道等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第一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首次客观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间毛泽东着作日译活动的全貌以及译本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并从文本内外两个角度对日译活动及译本进行全面考察,析出毛泽东着作日译与在日传播的特点。毛泽东着作的大量日译及其在日本有效且广泛的传播是在复杂社会历史背景中完成的,本研究对其特点与经验进行了总结,期待能为中央文献的翻译与传播、中国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予以启示,对后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着作翻译研究、中央文献翻译史研究予以参考,能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
郭歆婷[9](2020)在《关于三好学的樱花观的研究》文中指出三好学为日本植物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他作为研究樱花的第一人而被人们所知晓。他关于“近代的”樱花的研究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樱花观,不仅仅是近代日本人樱花观的根基,也给之后日本人的樱花观带来极大的影响,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本文运用了文本分析法,以三好学的着作《樱》和《樱花概说》当中的樱花观为分析对象,从“樱花观的形成,历史依据,具体的内容和本质”等内容来分析他的樱花观。然后,通过分析“樱花和起源地”“樱花和国民性的关系”“中国的樱花”来揭示三好学的樱花观的本质,阐明其所隐蔽的历史真相。最后,讨论三好学樱花观对其后日本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们可以知道三好学将日本樱花的发展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四个时期,他以樱花的发展史为据试图证明“樱花为日本所固有”等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第二,关于樱花的起源地,三好学以《万叶集》为依据提出“日本的樱花为本土所固有”,但在日本权威书籍《樱大鉴》中却主张“樱花的起源地是喜马拉雅山脉”。进而他提出“中国的樱花属于樱桃,对国民性也没有任何影响”,从而否定中国有樱花的事实。由上可知,关于樱花的起源地三好学对其作了最有利于日本的解释。第三,关于樱花与国民性的关系,他提出“自古以来赏樱就是日本人的国民性”。他认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文献《古事记》就已经有歌咏樱花的和歌,而后相比于咏梅歌,咏樱歌越发受到日本人的重视,由此逐渐形成了与樱花有关的日本国民性。而江户时代本居宣长的“人问敷岛大和心,香吐朝日山樱花”之和歌则使大和心和樱花实现了彻底的结合,从而认为本居宣长第一次抓住大和心的真髓。然而,实际上赏樱和日本国民性的明确关系是在江户时代被创造的产物。第四,三好学樱花观的本质是“通过否定中国存在樱花的历史事实,极力强调樱花的日本固有性”。他极力从所谓“学术的角度”来证明“日本的樱花是本土的”“日本樱花的观赏自古就具有国民性”等话语的正确性和历史合理性。
付蕾[10](2020)在《关于家永三郎的历史认识的考察 ——以“十五年战争”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家永三郎(1913-2002)是日本备受关注的历史学者,其研究范围从思想史至战争史、宪法史,时间跨度从古代到近代,几乎遍及日本史的全部领域。学术成果丰硕的家永没有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反而密切关注社会,积极投身实践,多次开展了民主运动。其中,以日本文部省为起诉对象的教科书诉讼案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热烈讨论,具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力。此前关于家永的先行研究,多从某一个角度考察家永的思想或历史认识,较少关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先行思想问题,更是鲜有论及家永的“十五年战争”认识和中国认识。历史认识问题至今仍是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涉及相异的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因此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的分歧常成为两国之间发生冲突和摩擦的原因。但是,相互的隔绝只会导致误解和对抗,唯有通过平等的对话才能消除对立的情绪,从而构筑信赖的基石。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家永三郎这一日本进步学者的历史认识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日本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多元化状况,而且在促进中日关系友好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第一章分析思想史领域的家永的着作和论文,回顾在家永的思想形成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及其思想,探究家永的历史认识的根源。八十九年的人生中,家永在思想上多次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归根结底,其历史认识是基于超越的世界观和否定的人生观。佛教思想和基督教思想中的彻底的“否定的逻辑”为其提供了基本的立场,近代思想家美浓部达吉、津田左右吉和田边元堪称其思想导师。家永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美浓部宪法学的立宪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权力有限论,津田史学的方法论、批判精神和皇国史观否定论,以及田边哲学的个的自发性、忏悔道哲学和实践哲学。第二章选取与“十五年战争”相关的家永的着述,从战争的原因、性质、惨状、责任等视角考察其历史认识。家永认为“十五年战争”是从满洲事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结束的一系列的战争,他从思想史的角度探寻战争的原因,将其归结为日本人对中国人和朝鲜人的轻蔑意识、日本国民思想的统一化以及日军的非民主性和不合理性。此外,他认识到了日本所发动的战争的侵略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民主性质,严厉谴责了日军的残暴行为,并且认同日本人作为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双重身份。他认为不存在战争无责任者,从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两个角度追究日本国家的责任,指出权力者的战争责任应由天皇、政治精英、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教师等人共同承担。他还详细探讨了日本国民的战争责任,认为其责任主体应该分为知识分子、普通民众、反体制阵营和战后一代。第三章讨论家永的历史认识和教科书诉讼案之间的关联。家永在共计三次的教科书诉讼案中,坚决拥护和平宪法,反对国家权力侵犯个人的思想的自由。他以强烈的批判精神批判了自身和日本社会,坚持认为相对者的有限相对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克服。同时,他以历史教育者的身份,主张历史教育要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以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信念。简而言之,家永在现实生活中不轻易屈服于权力和权威,其抵抗思想以及抵抗行为不是为了单个的个人、组织、民族或国家,而是为了超越存在于有限的相对的世界内的矛盾,进入绝对的无限的世界。为了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家永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二、中国に於ける日本古典文学序说(その十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に於ける日本古典文学序说(その十四)(论文提纲范文)
(1)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中的诺门罕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序论 |
1 先行研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と研究意义 |
一、村上春树及び『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の创作背景 |
1.1 村上春树の生涯について |
1.1.1 村上春树の生い立ち |
1.1.2 村上春树の文学创作 |
1.2 『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の创作背景 |
1.2.1 戦後日本の歴史认识からの影响 |
1.2.2 子供时代の兴味と父亲から受け継いだ戦争记忆 |
1.2.3 アメリカ体験 |
1.2.4 「コミットメント」という创作段阶への転向意识 |
二、村上春树の描いたノモンハン戦争 |
2.1 史実としてのノモンハン戦争 |
2.1.1 ノモンハン戦争の発生する背景 |
2.1.2 ノモンハン戦争の戦况 |
2.2 村上春树のノモンハンへの考察 |
2.2.1 日本的组织から感じた恐怖感 |
2.2.2 戦争を忘れないという认识 |
2.3 『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におけるノモンハン戦争についての描写 |
2.3.1 『ねじまき鸟クロニクル』という作品 |
2.3.2 戦争の被害者--神がかりの本田伍长 |
2.3.3 予言された间宫中尉 |
2.3.4 皮剥ぎされた山本 |
2.3.5 加害者の皮剥ぎボリス |
三、ノモンハン戦争描写から见る村上の歴史认识及びその形成要因 |
3.1 ノモンハン戦争に対する村上春树の歴史认识 |
3.2 耻の文化からの影响 |
3.3 集団主义からの影响 |
3.4 戦後日本文学界の戦争认识からの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2)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1.研究対象 |
2.先行研究 |
3.问题提起 |
4.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杨贵妃像の文学史的変迁 |
1.1 中国文学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
1.2 日本文学における杨贵妃像 |
1.3 井上靖の『杨贵妃伝』を创作した意図 |
2.1.1 孤独な人 |
2.1.2 自己中心的な生き方 |
2.2.1 运命意识が高い |
2.2.2 情が薄い |
2.2.3 膨大な権力欲 |
2.3 矛盾した杨贵妃像 |
第三章 井上靖の杨贵妃像の位置づけ |
3.1 悲剧的人物としての杨贵妃 |
3.1.1 「殉国者」としての杨贵妃像 |
3.1.2 権力闘争の犠牲品としての杨贵妃像 |
3.2 风景としての杨贵妃 |
3.2.1 観察者としての杨贵妃 |
3.2.2 唐王朝の暗黒政治の缩図としての杨贵妃 |
3.3 井上靖歴史小説における人物像の共通性 |
3.3.1 井上靖の歴史小説の共通性 |
3.3.2 井上靖の歴史小説における女性像の共通性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件 |
(3)平安时代汉文的“和习”问题研究 ——以《灵异记》和《法华验记》的比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はじめに |
问题提起 |
先行研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1.副词の和习化 |
1.1 副词の「更」 |
1.2 副词の「甚」 |
2.表现様式の和习化 |
2.1 「所」の使い方 |
2.2 「以」の使い方 |
3.表现内容の和习化 |
3.1 「悲?喜」という感情表现 |
3.2 「奇?恐」という感情表现 |
3.3 軽蔑という感情表现 |
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附録 |
附件 |
(4)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与方法 |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
第一章 《古事记》神话溯源 |
第一节 《古事记》的成书过程 |
一、《古事记》的成书背景 |
二、《古事记》神代卷的形成 |
第二节 《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 |
一、天孙降临系神话 |
二、出云系神话 |
三、日向系神话 |
四、伊势系神话 |
第二章 《古事记》以前的“渡来人”与文字受容 |
第一节 古史文献中的“渡来人”与倭王权 |
一、《古事记》成书前的“渡来人” |
二、邪马台国论争与九州王朝溯源 |
第二节 日本文化的载体:汉文的接受与变容 |
一、文字体系的传承期 |
二、文字体系的定型期 |
第三章 《古事记》中的“自然”与“生死” |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自然”观念 |
一、《古事记》中的“混沌”思想 |
二、《古事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
三、《古事记》中的“创世”与“创生” |
第二节 《古事记》中的生死意识 |
一、基于日神信仰的“祓秽”意识 |
二、《延喜式》中的“罪”与“罚” |
三、《古事记》“他界观”中的“黄泉”与“常世” |
第四章 《古事记》中的祭祀礼俗与“神道”的形成 |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稻作”与“祭祀” |
一、稻作农耕的传入 |
二、祭祀礼俗的产生与变迁 |
第二节 “神”的形象与“神道”的确立 |
一、“神”的特征与神格 |
二、“神道”理论的成立 |
第五章 国家祭祀与神道思想的再探讨 |
第一节 氏神祭祀与王权意识的变化 |
一、氏神信仰的流变 |
二、国家祭祀的统合 |
第二节 神道的“虚构”与“变装” |
一、神国正统思想中的“神道”与“王道” |
二、复古神道的出现与神道思想的历史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东洋学事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翻訳任务 |
(一)翻訳のテキスト |
(二)研究の目的と意义 |
二、先行研究 |
(一)理论研究 |
(二)歴史テキストの研究 |
三、翻訳プロセス |
(一)翻訳前の准备 |
(二)翻訳中の処理 |
(三)翻訳後の校正 |
注釈 |
第二章 文化翻訳论と补偿対策 |
一、 バスネットの文化翻訳论 |
二、补偿対策 |
注釈 |
第三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一、言语意味の补偿 |
(一)语汇について |
(二)长文について |
二、文化の补偿 |
(一)惯用语について |
(二)歴史用语について |
三、审美の补偿 |
注釈 |
第四章 结论 |
一、翻訳実践まとめ |
二、未来への展望 |
参考文献 |
付録一 |
付録二 |
谢辞 |
(6)《荣花物语》的叙事方法 ——以后宫的叙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史书から歴史物语まで |
第二节 『栄花物语』の特质 |
第三节 先行研究と胃题提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と本稿の构成 |
第一章 『栄花物语』における入内の叙述方法 |
第一节 摂関女入内の配列论理 |
一. 道长女彰子と妍子の入内 |
二、頼忠女遵子と諟子の入内 |
三、兼家女绥子と道隆女原子の入内 |
第二节 兼家流への肩持ち |
一、兼家女超子と诠子の入内 |
二、花山天皇の好色 |
第三节 语られざる入内 |
一、存在感の薄い师辅女怤子 |
二、内亲王入内の意味合い |
三、後三条天皇関系记事の特殊性 |
まとめ |
第二章 『栄花物语』における立后の叙述方法 |
第一节 贵女の立后条件 |
一、白河朝までの皇后の沿革 |
二、「后がね』の深层 |
三、「素腹の后」の意味合い |
第二节 一帝数后の叙述论理 |
一、彰子立后の背後 |
二、娍子立后记事の特色 |
三、内亲王である后の穷地 |
まとめ |
第三章 『栄花物语』における立坊の叙述方法 |
第一节 立坊と皇位继承の実态 |
一、立坊と皇统形成原理 |
二 直系维承と兄弟継承 |
第二节 『栄花物语』の後见の论理 |
一、「後见]の意识 |
二、 立坊の主导権の所在 |
三、摂関家に抗ら天皇への评価 |
まとめ |
终章 |
第一节 歴史物语としての『栄花物语』 |
一、史実と虚构の结合 |
二、歴史物语と史书の関系 |
第二节 『栄花物语』の歴史叙述の形成要因 |
第三节 本稿のオリジナリティー |
第四节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付録 |
(7)《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食物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中文摘要 |
1.はじめに |
2.『今昔物语集』について |
2.1 『今昔物语集』をめぐる先行研究 |
2.2 日本文学史における『今昔物语集』 |
2.3 『今昔物语集』本朝部の説话に登场する食物 |
3.『今昔物语集』本朝部における食物描写について |
3.1 供养説话における食物 |
3.2 救済説话における食物 |
3.3 世俗説话における食物 |
4.『今昔物语集』本朝部における食物描写の意味 |
4.1 仏教文学として |
4.2 説话文学として |
4.3 文学表现として |
5.お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8)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毛泽东着作翻译研究 |
1.2.2 毛泽东着作译本传播研究 |
1.3 理论框架 |
1.3.1 描述翻译研究理论 |
1.3.2 操纵学派理论 |
1.3.3 语言学派理论 |
1.3.4 传播学理论 |
1.4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概貌 |
2.1 中国译毛泽东着作 |
2.1.1 翻译出版趋势 |
2.1.2 翻译活动特点 |
2.2 日本译毛泽东着作 |
2.2.1 翻译出版趋势 |
2.2.2 翻译活动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赞助人” |
3.1 赞助人的构成 |
3.1.1 赞助人的个体 |
3.1.2 赞助人系统 |
3.2 赞助人的行为 |
3.2.1 翻译活动的规范 |
3.2.2 翻译过程的设定 |
3.2.3 对海外翻译的赞助 |
3.3 赞助人的作用 |
3.3.1 赞助人与意识形态 |
3.3.2 赞助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者主体 |
4.1 翻译者群像 |
4.1.1 译者的“显身”与“隐身” |
4.1.2 译者的多重身份 |
4.2 主体间性 |
4.2.1 译者与原文作者 |
4.2.2 译者与读者 |
4.2.3 译者与译者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 |
5.1 集体翻译的典范——《毛泽东选集》 |
5.1.1 《毛泽东选集》的版本问题 |
5.1.2 《毛泽东选集》的翻译策略 |
5.1.3 《毛泽东选集》的译注问题 |
5.2 复译的代表——《矛盾论》 |
5.2.1 《矛盾论》的翻译之争 |
5.2.2 《矛盾论》中典故翻译的历时与共时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在日本的传播 |
6.1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传播 |
6.1.1 译本发行 |
6.1.2 学习讲座 |
6.2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的接受 |
6.2.1 毛泽东思想研究 |
6.2.2 毛泽东思想研究结社 |
6.2.3 毛泽东着作传播中的“知”与“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回顾总结 |
7.1.1 毛泽东着作日译的译本研究(1949-1978) |
7.1.2 文本内外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
7.1.3 毛泽东着作日译与传播的影响 |
7.2 研究贡献及不足之处 |
7.2.1 本研究的贡献 |
7.2.2 本研究的不足 |
7.3 思考及展望 |
7.3.1 对本研究的思考 |
7.3.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日本语要约 |
附录 Ⅰ 毛泽东着作日译本总汇(1949-1978) |
附录 Ⅱ 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致日本毛泽东选集刊行会书简 |
附录 Ⅲ 毛泽东着作日译主要译者简介 |
附录 Ⅳ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译注表 |
附录 Ⅴ 《北京周报》中的《毛泽东选集》广告 |
附录 Ⅵ 《读卖新闻》刊登的三一书房旧译版《毛泽东选集》的广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关于三好学的樱花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中文摘要 |
序论 |
0.1 研究の目的及び意义 |
0.2 先行研究 |
0.2.1 日本における先行研究 |
0.2.2 中国における先行研究 |
0.3 本论の视点と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好学の桜意识の形成原因及びその过程 |
1.1 形成原因 |
1.1.1 当时の社会背景 |
1.1.2 日本古代思想家の影响 |
1.1.3 近代ヨーロッパの思想 |
1.1.4 个人的な体験 |
1.2 形成の过程 |
第二章 三好学の桜意识の理论根拠、内容とその本质 |
2.1 三好学の桜意识の理论根拠 |
2.1.1 歴史的根拠 |
2.1.2 近代的根拠 |
2.2 三好学の桜意识の内容 |
2.2.1 桜の歴史について |
2.2.2 桜の発祥地について |
2.2.3 桜と国民性の関系について |
2.3 桜意识の本质-歴史の事実を隠す |
2.3.1 桜の発祥地について |
2.3.2 桜の国民性について |
2.3.3 中国の桜に対する三好学の见解 |
第三章 三好学の桜意识の後世への影响 |
3.1 戦前における影响 |
3.2 戦後における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10)关于家永三郎的历史认识的考察 ——以“十五年战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はじめに |
0.1 问题提起 |
0.2 先行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家永三郎の歴史认识における先行思想 |
1.1 仏教思想とキリスト教思想 |
1.2 日本の近代思想 |
1.2.1 美浓部达吉の宪法学 |
1.2.2 津田左右吉の歴史学 |
1.2.3 田辺元の哲学 |
第二章 「十五年戦争」に対する家永三郎の歴史认识 |
2.1 戦争诱発の要因 |
2.2 日本の対中侵略 |
2.3 日本人の二重身分 |
2.4 戦争责任の追及 |
2.4.1 日本国家の戦争责任 |
2.4.2 日本国民の戦争责任 |
第三章 家永三郎の歴史认识と教科书裁判との相互関连 |
3.1 平和宪法の拥护 |
3.2 厳しい批判精神の持主 |
3.3 科学的歴史教育への执着 |
おわりに |
4.1 本论の総括 |
4.2 本论の不足 |
4.3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に於ける日本古典文学序说(その十四)(论文参考文献)
- [1]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中的诺门罕战争研究[D]. 王永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井上靖《杨贵妃传》中的〈杨贵妃像〉[D]. 刘慧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3]平安时代汉文的“和习”问题研究 ——以《灵异记》和《法华验记》的比较为中心[D]. 白文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09)
- [4]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D]. 卢静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东洋学事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基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D]. 王妞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荣花物语》的叙事方法 ——以后宫的叙述为中心[D]. 彭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食物描写研究[D]. 许宇然.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8]毛泽东着作的日译及其在日本的传播(1949-1978)[D]. 朱雯瑛.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关于三好学的樱花观的研究[D]. 郭歆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关于家永三郎的历史认识的考察 ——以“十五年战争”为中心[D]. 付蕾. 南京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