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工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工子弟,文学创作,述评
农民工题材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娟,张莉莉[1](2018)在《农民工子弟题材小说创作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以来,以农民工子弟为题材的小说不断涌现,成为当下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此类创作题材的兴起,既有社会发展的助力,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农民工子弟题材小说为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加了新角色,填补了少年文学苦难母题的空白,既具文学意义,又富现实意义。农民工子弟题材小说秉承现实主义传统,重新将目光聚焦于底层弱势群体,是作家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回归,体现了文学对现实的观照。(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丽娟[2](2016)在《空间叙事下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及价值伦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民工题材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个特殊的空间可以很好地呈现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形象及其所负载的不同价值属性和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叙事下,展现了农民工群体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艰辛,他们痛苦而又执着地坚守传统文化价值,以此反拨城市现代文明。象征空间叙事将乡村的诗意伦理价值杂糅到城市工具价值的复杂中,试图重构价值伦理体系,从而化作当下农民工普遍存在的精神焦虑情结。(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春光[3](2015)在《产业化时期中韩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人物形象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在朴正熙总统的领导下,城市实行“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农村发起“新村运动”,促进了韩国城市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从东南沿海逐步向内陆也掀起了一股城市化的热潮。于是,中韩两国农民纷纷乘上城市化的快速列车,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去追寻自己的城市梦。由于他们的存在,城市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农民工非但没有成为城市发展成果的享用者,反而成了城市化、产业化进程中的牺牲品。本论文将立足于这一相似时代背景,通过对农民工形象刻画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探讨两国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创作发展状况。本论文将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以中韩代表性作家作品为基础,通过对中韩农民工题材小说地细致阅读,以文本为载体,深入探讨产业化时期中韩作家笔下的农民工形象。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相应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则主要围绕产业化时期中韩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相关文学发展情况进行展开。第叁部分是本论文的叙述重点,主要从弱势阶层的代表者,为了自身权益的抗争者以及本体性的丧失者叁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两国作品虽然在人物塑造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国情,作家的创作目的不一样,因此在人物形象方面也相应出现了不同之处。韩国作品侧重于农民工受到的剥削与压迫,着眼于阶级矛盾。中国作品则侧重于受到来自城市及城市人的排斥与轻视,侧重于城乡矛盾。同样在个人权益的维护方面,劳动者的抗争性更加强烈,斗争的方式显得更加有组织,有目的,体现了韩国工人运动的必要性;而中国作品中农民工自身的反抗性相对来说较弱,因自身力量的微弱性,个人的反抗通常需要借助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来解决。由于农民工群体身份的特殊性,注定了他们无根漂泊者的命运。韩国由于城市化进程,农村共同体被打破,农民工无家可归在城市流浪;中国由于土地使用权、户籍制度、农村的落后状况等原因有家不能回,像候鸟一样徘徊于城乡之间。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论。通过以上比较研究,探讨中韩两国相似时代背景下产业化过程中农民工形象的相似点与差异点,目的在于为两国文学特别是农民工题材文学的发展,增加新的内容与视野。同时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对我国目前的农民工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5-28)
王东凯[4](2014)在《论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民工题材的小说中,作家主要塑造了劳苦型、自甘堕落型、拼搏成功型等叁种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关怀,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没能真正反映女性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期刊2014年11期)
陈一军[5](2014)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与现代性意识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性意识形态是农民工题材小说复杂意识形态的重要方面。现代性本来是一个欧洲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代中国基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需要,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有意识的选择,进而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内核。农民工题材小说深刻表现了现代性意识形态,既有对现代性的热切呼唤,又充分表现了现代性焦虑;这样,现代性自身的悖论也使农民工题材小说深陷叙事的悖论中。农民工题材小说和它的现代性意识形态凸现着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和植根于它的文学叙述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来源于《南方论丛》期刊2014年05期)
秦香丽[6](2014)在《追寻与重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如候鸟般的迁徙形成了持续的移民潮。他们在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生存,忍受着丧失身份同一性的现实苦痛,重复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悲剧宿命。而农民工题材小说,正是在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中,通过书写农民的生存焦虑和文化焦虑展示中国农民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盛翠菊,董诗顶[7](2014)在《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延续了"五四"乡土作家的文化视角,把笔墨更多集中于农民工进城以后精神层面的探讨,着力表现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女性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人群,也成为江苏作家笔触最为集中之处,女性农民工进城之后的尴尬境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农民工子女在父母进城之后,无论是否留守,其身份和精神总是流动的、无处安放的,由此突显了江苏作家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8期)
温江斌[8](2014)在《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的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城乡现代转型的加快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繁荣。在新世纪十年农民工题材小说文本中,作家们以"原生态"叙事参与到现实中来,表达了他们对农民工群体和当下城乡看法,在文本中呈现出城乡彷徨的模式、苦难焦虑叙事和底层写作立场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然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本文来源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郑璇[9](2013)在《试论当代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美学表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美学形态,探讨农民工题材小说悲剧性的根源以及喜剧精神源由,说明了当代农民工小说是悲剧和喜剧精神的混合,并指出了其美学误区及其艺术局限性,对农民工小说的积极健康发展及美学形态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3年24期)
陈一军[10](2013)在《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地理空间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空间的转换是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突出特点。从地理空间角度审视农民工题材小说,不仅有效,而且确实会有独到的发现。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传统农村作为一种文明形式似乎与自然对立,但是相对于现代城市文明,传统农村不过是自然的延伸。传统农村孕育了自然乡土生命。然而,当自然乡土生命进入城市却遭遇了城市绝对的霸权:城市拒斥、消弭自然的踪迹。于是,自然乡土生命便在城市凋零,在身体上被辗转消费,心灵上则被抽空,终而至于成为令人唏嘘不已的一种人生存在形式。乡土诗意也在农民工题材小说中消减残损,终而至于隐遁。(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农民工题材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农民工题材叙事作品中,书写一个个特殊的空间可以很好地呈现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形象及其所负载的不同价值属性和文化寓意。在公共空间叙事下,展现了农民工群体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艰辛,他们痛苦而又执着地坚守传统文化价值,以此反拨城市现代文明。象征空间叙事将乡村的诗意伦理价值杂糅到城市工具价值的复杂中,试图重构价值伦理体系,从而化作当下农民工普遍存在的精神焦虑情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工题材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娟,张莉莉.农民工子弟题材小说创作述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刘丽娟.空间叙事下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及价值伦理[J].宜春学院学报.2016
[3].张春光.产业化时期中韩农民工题材小说中人物形象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4].王东凯.论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
[5].陈一军.农民工题材小说与现代性意识形态[J].南方论丛.2014
[6].秦香丽.追寻与重构:农民工题材小说中的身份认同[J].江苏社会科学.2014
[7].盛翠菊,董诗顶.独特视角下的底层关怀——江苏作家的农民工题材小说创作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8].温江斌.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的价值取向[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9].郑璇.试论当代农民工题材小说的美学表现形式[J].作家.2013
[10].陈一军.农民工题材小说的地理空间批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