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米碾米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胚芽米碾米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大米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钾、钙、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碾米后胚芽保留率在80%以上,并符合大米等级标准的精米称为“胚芽米”。目前,研究能够生产胚芽米的新型碾米机已经成为国际碾米行业的热门课题,而我国胚芽米碾米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完善,缺乏对实际生产有指导价值的工艺参数。因此,研究新型碾米工艺、设计胚芽米碾米机,对于提高我国胚芽米碾米技术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试验在结合国内外胚芽米碾米技术的基础上,对影响胚芽米生产的工艺参数进行探索研究,寻求胚芽米生产工艺在这些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出适合胚芽米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及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胚芽米碾米机试验用样机,对碾米机的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了设计,对影响胚芽米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确定了碾米辊转速、碾米筋倾角和碾白室间隙为试验因素,留胚率、增碎率和产量为试验评价指标。2.确定三个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分别为720 r/min~1097 r/min、1°~15°和8.3mm~11.7mm。通过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分别得出三个因素对各指标影响的数学模型和变化曲线,并对模型进行F检验、优化、频数分析、单因素和两因素交互作用分析。频数分析表明,碾米辊转速在900r/min左右时碾米机的留胚率较高,但在此水平上增碎率较高,产量也较低。在试验取值范围内,留胚率随碾米筋倾角的增大而降低,随着碾白室间隙的增大而升高;增碎率随碾米筋倾角的增大而升高,随碾白室间隙的增大而降低。另外,碾米机的产量随着碾白室间隙的增大而小幅度增加。3.试验表明碾米辊转速、碾米筋倾角和碾白室间隙是影响各评价指标的主要因素,三个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试验得出留胚率、增碎率和产量达到最优值时所对应的碾米辊转速、碾米筋倾角和碾白室间隙分别为:(876r/min、1°、11.7mm),(1068r/min、1°、11.7mm),(1068r/min、1°、11.7mm)。4.建立综合评定方程,设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计算出综合评定的一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碾米辊转速为948r/min、碾米筋倾角为0.86°、碾白室间隙为11.2mm为最佳胚芽米生产工艺参数。将此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参数达到了胚芽米的碾米要求,对胚芽米碾米机的设计和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胚芽米碾米机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外胚芽米碾米机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胚芽米碾米机研究的现状
  • 1.2.3 国内胚芽米碾米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胚芽米碾米机的设计与试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 2.1 胚芽米碾米机的设计
  • 2.1.1 胚芽米碾米机工作原理
  • 2.1.2 胚芽米碾米机结构设计
  • 2.2 试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 2.2.1 碾米辊直径和长度
  • 2.2.2 单位产量运动面积
  • 2.2.3 碾米辊转速
  • 2.2.4 碾米筋倾角
  • 2.2.5 碾白室间隙
  • 3 试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因素的调整方法
  • 3.3.2 评价指标的测定方法
  • 3.4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设计
  • 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4.1 各因素对留胚率的影响
  • 4.1.1 F 检验
  • 4.1.2 最优化计算
  • 4.1.3 回归模型的应用验证
  • 4.1.4 单因素效应
  • 4.1.5 两因素效应
  • 4.2 各因素对增碎率的影响
  • 4.2.1 F 检验
  • 4.2.2 最优化计算
  • 4.2.3 回归模型的应用验证
  • 4.2.4 单因素效应
  • 4.2.5 两因素效应
  • 4.3 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 4.3.1 F 检验
  • 4.3.2 最优化计算
  • 4.3.3 回归模型的应用验证
  • 4.3.4 单因素效应
  • 4.3.5 两因素效应
  • 4.4 综合评定方程的建立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胚芽米碾米机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