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漆酶基因Lac的表达载体构建与剑麻的遗传转化

红掌漆酶基因Lac的表达载体构建与剑麻的遗传转化

论文摘要

剑麻是亚热带、热带地区重要的麻类作物,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剑麻受生理性病害、虫媒病害和病原菌病害等的侵害,尤其是剑麻斑马纹病的危害,产量大幅度降低。本研究以剑麻无菌苗叶片为材料,优化了剑麻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同时,提取红掌RNA并反转录成cDNA,扩增获得漆酶基因Lac的cDNA,将Lac基因取代pBI121中的GUS基因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Lac。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Lac基因导入剑麻基因组,并通过PCR和RT-PCR方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检测。主要结论如下:(1)优化了剑麻的再生培养基,其各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2.0mg/L+NAAO.1 mg/L+30 g/L蔗糖+7 g/L卡拉胶,pH值为5.8;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 0.1 mg/L+30 g/L蔗糖+7 g/L卡拉胶,pH值为5.8;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 0.1 mg/L+NAA 0.01 mg/L+30 g/L蔗糖+7 g/L卡拉胶,pH值为5.8;生根培养基为:MS+IAA 0.1 mg/L+30 g/L蔗糖+7 g/L卡拉胶,pH值为5.8。(2)摸索出了农杆菌介导的的剑麻的遗传转化的多种因素,筛选出潮霉素Hyg的致死浓度为25 mg/L,半致死浓度为15 mg/L;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值为0.6时转化率最高;农杆菌侵染的时间控制在10-15 min;共培养培养基中加入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为200μgmol/L;选择培养培养基中加入羧苄青霉素Car的浓度为400 mg/L。(3)将红掌RNA反转录成cDNA,并扩增获得漆酶基因Lac的cDNA全长。(4)将漆酶基因Lac取代pBI121中GUS基因的位置并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Lac。(5)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漆酶基因Lac导入剑麻基因组,用PCR和RT-PCR方法检测到Lac基因已经整合到剑麻基因组并表达,剑麻叶片出现红色斑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剑麻的研究进展
  • 1.1.1 剑麻生产概况
  • 1.1.2 剑麻的综合利用
  • 1.1.3 剑麻的病虫害
  • 1.2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 1.3 现代生物技术在剑麻育种中的应用
  • 1.3.1 组织培养
  • 1.3.2 种质资源
  • 1.3.2.1 剑麻种质资源概况
  • 1.3.2.2 剑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 1.3.3 遗传转化
  • 1.4 pBI121-Lac转化剑麻
  • 1.4.1 Lac基因
  • 1.4.2 GUS基因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剑麻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基本培养基
  • 2.2 方法
  • 2.2.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2.2.2 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培养基的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优化
  • 2.3.2 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培养基的优化
  • 3 剑麻遗传转化体系的因子优化
  • 3.1 材料
  • 3.1.1 培养基
  • 3.1.2 主要试剂配制
  • 3.2 方法
  • 3.2.1 农杆菌介导的剑麻转化方法
  • 3.2.2 潮霉素(Hyg)基础抗性测定
  • 3.2.3 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3.2.4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3.2.5 乙酰丁香酮(As)的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3.2.6 羧苄青霉素(Car)浓度对诱导愈伤的影响
  • 3.2.7 GUS组织化学染色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潮霉素(Hyg)基础抗性测定
  • 3.3.2 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3.3.3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3.3.4 乙酰丁香酮的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3.3.5 羧苄青霉素(Car)浓度对诱导愈伤的影响
  • 3.3.6 GUS组织化学染色
  • 4 漆酶基因cDNA的获得与酶切位点的添加
  • 4.1 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和载体
  • 4.1.3 培养基
  • 4.1.4 试剂盒
  • 4.1.5 内切酶
  • 4.1.6 引物
  • 4.1.7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方法
  • 4.2.1 红掌RNA的提取
  • 4.2.2 红掌cDNA的获得
  • 4.2.3 漆酶cDNA全长的PCR扩增
  • 4.2.4 漆酶cDNA酶切位点的添加及目的片段的回收
  • 4.2.4.1 漆酶cDNA酶切位点的添加
  • 4.2.4.2 目的片段的回收
  • 4.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4.2.6 连接转化
  • 4.2.7 菌落PCR
  • 4.2.8 质粒pT-Lac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 4.2.8.1 质粒pT-Lac的提取
  • 4.2.8.2 质粒pT-Lac的双酶切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漆酶cDNA全长的PCR扩增
  • 4.3.2 漆酶cDNA酶切位点的添加与目的片段的回收
  • 4.3.3 菌落PCR结果
  • 4.3.4 质粒pT-Lac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 5 表达载体pBI121-Lac的构建
  • 5.1 材料
  • 5.1.1 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内切酶及连接酶
  • 5.1.4 主要试剂配制
  • 5.2 方法
  • 5.2.1 质粒pBI121的提取
  • 5.2.2 质粒pBI121的SacⅠ和XbaⅠ双酶切
  • 5.2.3 表达载体pBI121-Lac的构建
  • 5.2.3.1 质粒pT-Lac与pBI121连接转化
  • 5.2.3.2 重组子鉴定
  • 5.2.3.3 质粒pBI121-Lac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 5.2.3.4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5.2.3.5 农杆菌转化
  • 5.2.3.6 菌落PCR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质粒pT-Lac与pBI121的双酶切
  • 5.3.2 质粒pBI121-Lac的提取与酶切鉴定
  • 6 剑麻的遗传转化
  • 6.1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6.1.1 材料
  • 6.1.1.1 植物材料
  • 6.1.1.2 试剂
  • 6.1.2 方法
  • 6.1.2.1 剑麻基因组DNA的提取
  • 6.1.2.2 PCR检测
  • 6.1.2.3 目的片段的回收
  • 6.1.2.4 连接转化
  • 6.1.3 结果与分析
  • 6.1.3.1 剑麻的遗传转化过程
  • 6.1.3.2 转基因剑麻的PCR检测
  • 6.2 转基因植株的RT-PCR检测及形态变化
  • 6.2.1 材料
  • 6.2.1.1 试剂盒
  • 6.2.1.2 引物
  • 6.2.2 方法
  • 6.2.2.1 剑麻RNA的提取
  • 6.2.2.2 1st-Strand cDNA的合成
  • 6.2.2.3 反转录产物检测
  • 6.2.2.4 目的基因的PCR检测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3.1 剑麻RNA提取
  • 6.2.3.2 cDNA的质量检测
  • 6.2.3.3 反转录产物的检测
  • 6.2.3.4 反转录产物的检测
  • 7 讨论
  • 7.1 继代次数对剑麻增殖的影响
  • 7.2 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
  • 7.2.1 乙酰丁香酮(As)对基因转化的影响
  • 7.2.2 农杆菌菌株对基因转化的影响
  • 7.3 瞬时表达与稳定表达
  • 7.4 漆酶的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LAC理论下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商 2015(31)
    • [2].LAC理论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运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7)
    • [3].基于LAC理论的沙漠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以宁夏沙湖旅游区为例[J]. 中国沙漠 2016(06)
    • [4].斑蝥酸钠对人肺癌LA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8(01)
    • [5].LAC寻呼量不均衡的分析与处理[J]. 中国新通信 2013(09)
    • [6].基于LAC理论的地质公园旅游规划管理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7)
    • [7].早期监测血清NSE及动脉血Lac水平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6)
    • [8].跨厂家LAC合并提升网络性能[J]. 通讯世界 2017(02)
    • [9].Cotélac:时尚艺术品[J]. 花样盛年 2014(05)
    • [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PCT及LAC的临床意义[J]. 淮海医药 2015(04)
    • [11].红掌漆酶基因Lac的表达载体构建与剑麻转化[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01)
    • [12].刍议LAC系统中指标及标准的确定[J]. 河北林业科技 2008(02)
    • [13].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LAC、FF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20)
    • [14].基于LAC理论的海南热带雨林七仙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综合容量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5].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对LPS诱导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0)
    • [16].浮性颗粒饲料驯化养殖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试验研究[J]. 现代渔业信息 2008(06)
    • [17].LAC认证加密的伪造攻击及其改进[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8(08)
    • [18].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学生的创业障碍认知研究——基于SEM模型和LAC方法的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9].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儿血清PCT、Lac及内毒素水平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01)
    • [20].β-HB、LAC、Lp-PLA2水平监测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的影响[J].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0(01)
    • [21].动态监测血LAC、CRP及ScvO_2水平对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研究[J]. 人民军医 2016(12)
    • [22].LAC应用社交媒体创新档案服务[J]. 中国档案 2017(05)
    • [23].LAC法在高职生学习心理中的应用探索[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02)
    • [24].短消息区分LAC智能流控系统[J]. 电信技术 2015(02)
    • [25].血清乳酸(LAC)与脑钠肽(BNP)检测在重症手足口患儿的诊断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11)
    • [26].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J]. 中成药 2017(09)
    • [27].基于LAC理论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05)
    • [28].LAC理论指导下的古村落旅游容量研究——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小河村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02)
    • [29].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围术期胃黏膜pH值、SvO_2、Lac变化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02)
    • [30].Lac~+酿酒酵母工程菌中GAL80基因敲除对乳糖利用的影响[J]. 酿酒科技 2013(12)

    标签:;  ;  ;  ;  ;  ;  

    红掌漆酶基因Lac的表达载体构建与剑麻的遗传转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