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机理探讨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机理探讨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最大化”的本质目标,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功能分类的经验与教训,针对道路功能分类在规划层次后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衔接不足现象,从交通出行时变性与交通管理匹配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概念,并对其影响因素、分类机理、分类体系、分类方法以及应用指标体系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分类的现状、经验及其不足,提出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道路功能分类是实现城市交通合理发展的保障因素之一,国内外道路功能分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受城市道路本质特征影响,道路功能分类具开放性、多样性、系统性和非平衡性的特征。我国城市道路功能分类在经历3次主要发展之后,目前在道路功能涵义的准确性、等级数量的合理性、等级界限的清晰性以及控制参数的全面性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为道路功能分类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4层次的有效衔接,结合交通出行与交通管理的匹配关系,提出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其次,对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进行了解析: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是针对城市交通特征的时变性与交通基础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基于交通流、交通管理与道路的匹配关系,结合已有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依据道路硬件指标、交通出行特征、交通管理条件等相关因素,对城市道路进行进一步功能划分并控制相应技术指标的类循环过程。它是道路功能分类的延续,周期更短、因素更全面、指标更明细。然后,研究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影响因素,它与城市交通各子系统相互影响:城市空间格局决定道路网络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决定了道路衔接模式,交通吸引源分布密度与强度影响了道路功能发挥,交通出行需求决定道路级配关系,交通管理水平则保障了功能的实现;反过来,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结构、指标体系合理与否,对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起到推动或制约作用,决定了道路上运行的交通出行模式与特征,确定了相应道路交通管理的基调等。第四,探讨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的分类理论依据:城市道路功能具有空间、时间和效能三个维度关系,为实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最大化”本质目标,道路管理功能分类可从“道路综合高效性管理”、“交通出行动态对称性管理”、“交通设施匹配性管理”三个机理角度并作为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第五,建立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分类体系与应用体系:应用“逐级衔接”的分类思路,对应“干道网—衔接网—集散网”匹配模式,针对我国大城市建立了7级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体系结构:快速路、准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服务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小区道路,并对各等级道路功能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各级道路进行了详细的指标分析,建立了应用指标体系。第六,研究了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数学实现方法:从交通出行递阶划分、整体判断与模型算法结合划分、道路功能客观与主观结合判断、静态与动态校验到整体与局部调整,建立了以“距离判断法”为主要思路的分类方法,确保分类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分类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将分类体系、分类方法应用于成都市都市区城市道路网,通过等级划分、分类方法应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分析,对道路管理功能分类体系进行了良好的检验,并对成都市城市交通发展提出了一定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道路功能分类研究概况
  • 1.2.1 国外道路功能概况
  • 1.2.2 国内分类研究概况
  • 1.2.3 国外分类特点与借鉴
  • 1.2.4 国内分类发展需求
  • 1.3 论文内容
  • 第2章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解析
  • 2.1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
  • 2.1.1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涵义
  • 2.1.2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意义
  • 2.1.2.1 规划行政引导
  • 2.1.2.2 城市交通分离
  • 2.1.2.3 城市交通设计规范
  • 2.1.2.4 城市相关管理依据考参
  • 2.1.3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特征
  • 2.1.3.1 开放性
  • 2.1.3.2 系统性
  • 2.1.3.3 多样性
  • 2.1.3.4 非平衡性
  • 2.2 道路功能分类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2.2.1 道路等级涵义明确性
  • 2.2.2 分类等级数量合理性
  • 2.2.3 道路等级界限清晰性
  • 2.2.4 道路技术指标全面性
  • 2.3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
  • 2.3.1 本质分析
  • 2.3.2 概念定位
  • 2.3.3 与道路功能分类区别
  • 2.3.4 分类要求
  • 第3章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因素关系
  • 3.1 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网络结构
  • 3.1.1 城市空间结构对道路网络结构的决定性
  • 3.1.2 道路网络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制约性
  • 3.1.3 城市空间结构与道路网络结构的相关性
  • 3.2 土地利用结构与道路功能关系
  • 3.2.1 土地利用功能布局对道路功能的需求性
  • 3.2.2 道路功能对土地利用的“分散—集中”连接
  • 3.3 交通吸引源与道路功能形式
  • 3.3.1 交通吸引源分布密度强度对道路功能的影响
  • 3.3.2 道路功能对交通吸引源性质与分布的限制
  • 3.4 交通出行与道路功能需求
  • 3.4.1 交通出行特征对道路功能的匹配性要求
  • 3.4.2 道路功能分类对交通出行模式的限制
  • 3.5 交通管理与道路功能关系
  • 3.5.1 交通管理对道路功能的保障性
  • 3.5.2 道路功能对交通管理基调的确定性
  • 3.6 环境优化与道路景观
  • 第4章 城市道路功能管理分类维度与机理
  • 4.1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维度关系
  • 4.1.1 空间维度
  • 4.1.2 时间维度
  • 4.1.3 功能维度
  • 4.2 城市道路综合高效性管理机理
  • 4.2.1 道路交通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本质目标
  • 4.2.2 城市道路“分项侧重”交通效能
  • 4.2.3 城市道路综合高效管理机制
  • 4.2.4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高效性支撑
  • 4.3 交通出行动态对称性管理机理
  • 4.3.1 动态交通出行
  • 4.3.2 交通出行对称性管理
  • 4.3.3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对称性衔接
  • 4.4 交通设施匹配性管理机理
  • 4.4.1 “多样性”交通设施需求
  • 4.4.2 交通设施匹配性分配
  • 4.4.3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的匹配性实现
  • 第5章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体系
  • 5.1 城市管理功能分类体系框架
  • 5.1.1 逐级衔接分类思路
  • 5.1.2 分类体系框架
  • 5.2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体系
  • 5.2.1 “七级”道路管理功能分类
  • 5.2.2 逐级道路功能分类定位
  • 5.2.2.1 快速路
  • 5.2.2.2 准快速路
  • 5.2.2.3 交通性主干道
  • 5.2.2.4 服务性主干道
  • 5.2.2.5 次干道
  • 5.2.2.6 支路
  • 5.2.2.7 小区道路
  • 5.3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应用体系
  • 5.3.1 分类应用体系
  • 5.3.1.1 分类应用体系结构
  • 5.3.1.2 分类应用指标
  • 5.3.2 应用体系指标分析
  • 5.3.2.1 路网级配关系
  • 5.3.2.2 车道通行能力
  • 5.3.2.3 衔接转换模式
  • 5.3.2.4 道路板块形式
  • 5.3.2.5 公共交通服务
  • 5.3.2.6 静态交通匹配
  • 5.3.2.7 行人过街条件
  • 5.3.2.8 智能交通支持
  • 5.3.3 分类应用指标
  • 5.3.3.1 快速路控制指标
  • 5.3.3.2 准快速路控制指标
  • 5.3.3.3 交通性干道控制指标
  • 5.3.3.4 服务性干道控制指标
  • 5.3.3.5 次干道控制指标
  • 5.3.3.6 支路控制指标
  • 5.3.3.7 小区道路控制指标
  • 5.3.3.8 应用指标汇总
  • 第6章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方法
  • 6.1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思路
  • 6.2 “递阶判断”分类方法
  • 6.2.1 交通出行递阶划分
  • 6.2.1.1 出行方式递阶划分
  • 6.2.1.2 出行距离递阶划分
  • 6.2.2 出行矩阵层次分离
  • 6.2.3 交通出行递阶分配
  • 6.2.4 城市路网梯度判断与分类
  • 6.3 “静态、动态”分类校验
  • 6.4 “整体、局部”分类调整
  • 第7章 成都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应用
  • 7.1 研究对象道路交通现况评价
  • 7.1.1 城市交通现况
  • 7.1.2 道路系统评价
  • 7.2 研究对象交通需求分析与递阶划分
  • 7.2.1 道路交通总体需求
  • 7.2.2 道路交通需求预测
  • 7.2.3 交通需求递阶划分
  • 7.3 成都道路管理功能分类
  • 7.3.1 道路系统发展思路
  • 7.3.1.1 道路发展战略
  • 7.3.1.2 道路发展思路
  • 7.3.1.3 骨干道路格局定位
  • 7.3.2 道路网初始分配
  • 7.3.3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划分
  • 7.4 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校验与调整
  • 7.4.1 路网分类评价检验
  • 7.4.2 路网交通分配测试
  • 7.4.3 局部道路管理功能分类调整
  • 7.4.3.1 二环路—准快速路
  • 7.4.3.2 一环路—交通性主干道
  • 7.4.3.3 人民路—交通性、服务性主干道
  • 结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 2 论文创新性的主要体现
  • 3 论文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 发表的论文
  • 2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国际功能分类理念下的作业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30)
    • [2].论语言的功能分类[J]. 当代语言学 2019(01)
    • [3].论城市公交场站功能分类及设置——以重庆为例[J]. 交通标准化 2012(19)
    • [4].词典例证功能分类再探——以普通语文词典和学习词典为例[J]. 外语研究 2012(04)
    • [5].基于时间利用活动分析的建筑功能分类[J]. 住宅科技 2016(01)
    • [6].地震灾区过渡安置建筑功能分类与空间设计研究[J].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5(04)
    • [7].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天津普通国省道功能分类研究[J]. 公路与汽运 2019(05)
    • [8].江苏省公路功能分类及其应用分析[J]. 现代交通技术 2016(06)
    • [9].恶意软件分类及防护措施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3(05)
    • [10].老人农业的功能分类与发展图景[J]. 农业经济 2020(01)
    • [11].基于公路功能分类的特大交通事故分析与安全改善建议[J]. 中外公路 2012(03)
    • [12].微信图书馆的功能分类与平台设计[J]. 图书情报导刊 2016(07)
    • [13].白蚁的功能分类[J]. 四川动物 2015(01)
    • [14].微生物产木聚糖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7)
    • [15].家居空间中的功能设计[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8)
    • [16].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J]. 汉语学习 2011(06)
    • [17].城市湖的功能分类及设计规划控制——武汉湖泊景观的功能性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12)
    • [18].不同功能分类科技园的资源供给差异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09)
    • [19].土壤功能及其分类与评价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1(04)
    • [20].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景观设施系统规划研究[J]. 水利发展研究 2017(01)
    • [21].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初探[J]. 广东土地科学 2015(05)
    • [22].民俗体育功能分类及特点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9)
    • [23].每天10分钟,轻松掌控自己的财务![J]. 家庭生活指南 2008(01)
    • [24].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初探[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2(03)
    • [25].基于功能分类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J]. 生态学报 2011(04)
    • [26].对城市道路功能分类的研究[J]. 市政技术 2011(05)
    • [27].公路网功能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J]. 公路 2010(05)
    • [28].湖北电网基建项目按功能分类的经济性浅析[J]. 湖北电力 2017(08)
    • [29].血小板功能分类及止血机制新探讨[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2(06)
    • [30].绝经后骨质疏松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5)

    标签:;  ;  ;  ;  ;  ;  

    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机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