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及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扬[1](2020)在《家电自动装配线的在线式联合仿真监测》文中认为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为消费者提供这些产品的是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线的高质高效生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优质的产品。“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了我国制造类业向“智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对于制造产品的生产线的质量监测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在家电产品实现自动化制造的同时,对于生产过程的状态监测变得更为重要。保证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安全稳定地运行,实现安全生产才能为制造企业迈向“智能工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此本文首先以某企业的家电产品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产品生产线自动化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介绍整个生产线系统的功能架构;然后以该产品装配生产线上某个装配工位为研究对象,确定其自动化装配方案并建立相关的装配机构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自动化装配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包括设备布局是否合理,机构之间是否会发生干涉、碰撞等情况;并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线装配机构运动状态的监测需求进行分析,并确定生产线的监测方案和总体架构。其次,在自动化装配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生产线联合仿真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案,搭建针对装配机构运行状态监测的联合仿真平台,并介绍其工作流程和优缺点,实现对生产线上装配单元运行状态的在线仿真监测过程,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并确定故障原因,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便于对生产线的维护管理。在联合仿真方案的基础上,为实现多工位多设备机构的仿真监测,借助于分布式仿真平台,通过联邦成员以及联邦接口代理模块的开发,将仿真软件挂接在RTI平台上进行数据交互,在实现分布式联合仿真监测的同时,对监测单元的仿真进度实现实时监控以便于管理层的仿真调度。最后,基于以上所建立的联合仿真监测平台,通过具体的装配实例对其进行应用说明,验证该平台的可行性;对于分布式联合仿真平台采用实例对其进行初步验证,证明了该平台应用于企业的实用性。
蒋叶琪[2](2019)在《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传统工业生产工厂逐步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中,工业仿真技术在工业各环节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步发现在工业仿真领域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仿真软件专业性较强且多不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仿真等。因此,本文以流程工业仿真和自动化控制为背景,提出了一种针对流程工业的仿真方法,同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流程工业仿真平台。本课题首先通过流程工业相关项目总结及文献研究,提出了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根据需求分析,将流程工业的仿真方法分为仿真对象构建-流程搭建-交互仿真-数据查看四个步骤,其次根据这四个步骤进行了功能模块的划分,分别为仿真对象构建模块、流程搭建模块、交互仿真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在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本课题设计仿真通用模版,归纳工业组件进行仿真对象的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建立工艺流程,进行仿真建模,并在交互仿真过程中基于FMI(Functional Mock-up Interface)设计了协同仿真方法。最后对仿真过程数据进行了可视化演示。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实时仿真性能,本课题采用PHPRPC作为分布式RPC框架,ZooKeeper作为注册中心,将系统中不同功能分别开发成相互独立的微服务,降低整个系统的耦合性。采用Redis作为缓存系统,提高实时仿真过程中的响应速度。最后,本课题根据聚羧酸减水剂自动化生产线的实际案例,在仿真平台上完成仿真功能,并进行各个功能的用例测试,确保仿真平台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流程工业仿真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简易的仿真操作,面向用户不仅仅局限于工厂管理者和开发人员。普通操作员可基于仿真平台进行学习训练,同时仿真平台为控制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项目仿真、初始化程序构建和客户沟通的平台。从而缩短了50%的系统开发时间。
马行[3](2016)在《事件驱动的分布式仿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复杂系统仿真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广,仿真设计环境和仿真模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因此对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调度思想主要分为时间驱动的调度策略和事件驱动的调度策略。时间驱动的模型调度策略在实现上较为复杂,并且应用范围较窄,因此不适合大规模通用的仿真应用;事件驱动的调度策略以事件作为驱动源,模型的运行顺序严格按照数据流向进行,对仿真时间没有依赖,能够方便的在仿真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的跟踪。因此,本文采用事件驱动的策略进行分布式仿真体系的设计,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做具体分析研究,主要包括:1.通过对常用分布式仿真体系的对比分析,提出一种三层分布式的仿真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功能协调、数据交互较为简洁,并且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式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开销。2.为了实现三层分布式仿真体系的通用性,考虑多学科联合仿真的需求,对仿真应用的集成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一种通用的仿真应用集成方法集成众多学科领域的不同应用模型。3.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设计事件驱动的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的通信网络,实现体系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快速、高效数据传递和良好的松耦合。4.对比分析常用的事件调度策略,考虑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系统级建模思想,提出一种的改进的事件调度方法,并对事件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设计实现了MultiDAS环境,以全电推进通信卫星的多学科建模与仿真为案例,通过对仿真应用集成和仿真运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MultiDAS的通用性和仿真的正确性。
黎柏春[4](2016)在《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制造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制造技术的进步。然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持,而计算机仿真和监控是目前获得数据的主要方式,因此仿真和监控研究一直是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制造领域的计算机仿真多以单个部件或设备为研究对象。而制造系统已成为了当今的主要制造形式,因此针对整个制造系统的仿真已势在必行。随着近年来网络化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构建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实时分布交互仿真系统已成为可能。同时作为获取数据重要方式的监控,长期以来,监控的人机交互主要以图表、二维界面、音频、视频等作为交互手段。然而图表和二维界面的真实感和交互感都较差,视频和音频的信息数据量又较大,不利于信息通信。因而寻求一种形象直观、交互性强、数据量小的监控形式一直是监控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以虚拟环境为基础的虚拟监控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发展趋势,结合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都以虚拟环境为基础的特点,针对去除材料的制造系统,进行了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最基本的制造系统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功能分析,按照分布交互仿真标准IEEE 1516e和主体(Agent)的基本结构设计了面向制造系统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结构,并针对该系统结构选择了相应的网络协议和通信模型。(2)以构建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为目的,针对机床的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监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 DMG-DMU50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并验证了所建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为了保证制造系统仿真和虚拟监控时机床加工过程的实时动态显示,研究了基于GPU并行计算能力的材料去除仿真算法,实现了 NC代码编译和基于GPU计算的材料去除仿真,并通过与Vericut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文中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为了将以上的研究成果开发实现为制造系统仿真和虚拟监控的仿真实体或监控主体,设计了五轴数控机床可视化环境、仿真控制实体和监控管理主体的类图。(3)以构建面向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为目的,从铣削力的基本理论模型出发,推导了适用于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给出了如何利用文中的几何仿真求解铣削力模型积分边界的方法,推导了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进行了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和验证铣削力仿真的多轴铣削实验。为了将铣削力仿真开发实现为制造系统仿真的仿真实体,结合第3章的几何仿真研究设计了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类图。(4)以构建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为目的,建立了 6R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推导了逆运动学的解析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在分析了机器人控制指令,建立了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以及设计了控制指令的编译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机器人的仿真实体类图,开发实现了其中的核心模块。同时,为了构建机器人的监控主体,在免费开源的网络通信开发包JOpenShowVar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机器人监控的通信接口,设计了监控主体类图,开发实现了其中的核心模块,进行了监控实验测试。(5)以为虚拟监控提供运动数据为目的,研究了一种针对运动数据采集的视觉测量方法。以Kinect作为基本的传感器节点,建立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架构的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对深度图像和颜色图像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设计了求解被跟踪对象位置坐标的算法,开发实现了算法中的关键模块,通过在机床上进行坐标测量实验验证了运动数据采集的正确性。(6)在全文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章设计的程序类图,并借助一些免费的软件开发包,开发实现了面向制造系统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通过系统的试运行实验,验证了文中理论研究和程序开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王益彬[5](2015)在《AFL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Avionics Flying Laboratory,AFL)作为各机型航空电子系统及信息融合技术的验证平台,其研制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发达的重要标志,受到业界特别关注。但是如何设计AFL仿真验证平台的分布式系统结构极具挑战,尤其是将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分布式系统构型以得到更可靠的航空电子系统的融合验证信息更为艰难,因此相关研究文献不多。本文针对这一难题,在研究分布式仿真体系和信息融合技术基础上,对AFL进行模型设计和仿真验证,完成AFL的软件设计和实现,并综合评价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可信度。论文主要工作要点如下:1.研究AFL信息融合策略及融合算法。由于不同传感器其数据特性不同导致融合策略也不同,在对常用传感器数据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支持度矩阵的局部状态估计融合算法和基于角度的双门限航迹关联与融合算法并针对本系统特性制订了三种融合策略。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融合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2.研究AFL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统设计的需求及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技术嫁接方式,将DIS和HLA两种仿真体系对比分析后的改进技术应用于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设计,提出一种面向机载航空电子系统的分布式信息融合仿真系统架构;3.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软件实现与应用。首先采用微软的Visual C++6.0进行系统软件设计、采用MFC、ProEssentials技术为仿真系统提供可视化交互环境;然后分析被测系统需求,设计了三种测试案例。最后通过分析试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运行良好,能够灵活选择被测系统及融合策略,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稳定性、扩展性;4.综合评估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可信度。信息融合系统的仿真可信度评估包括建模和仿真的各个环节。首先建立可信度评估模型,并分析常见的几种评估方法。然后先采用AHP法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再采用相似理论综合评估各指标的可信度分量。最终用以评估AFL融合仿真系统的可信度。分析评估结果可知该融合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论文的相关研究,对信息融合技术在AFL的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宁猛[6](2014)在《基于编队的海战场态势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对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海军信息获取、战法评估和指挥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航母刚刚入列,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航空母舰编队作战训练开发的战场态势仿真系统,并且当前的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大多以二维态势图作为可视化显示方式,无法直观的呈现战场环境和兵力分布。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采用VR-ForcesAPI和HLA (高层体系架构)开发了面向航母编队作战的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首先,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从功能、逻辑、物理连接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生成了二维视景数据库,并在其基础上绘制了二维虚拟海战场环境。分析了高程数字模型(DEM)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利用全球瓦片分割算法、地形网格多分辨率构建算法和高层数据增量存储算法对三维地形网格的绘制进行加速,使用Mipmap纹理映射技术对全球地形进行表面贴图,实现了全球三维虚拟海战场环境。然后,提出了基于组件进行实体行为建模的实体行为仿真框架,该框架以组件实现最基本的仿真功能,通过各种组件之间的组合和连接模拟实体的行为。在该框架基础上建立了航空母舰模型和雷达组件模型,航空母舰模型由雷达系统组件、声呐组件、武器系统组件、通信组件和运动系统组件构成,预警机雷达组件利用雷达方程判断目标是否进入其探测范围,并通过输入输出端口输出探测结果驱动通信组件发送探测报告。在功能验证实验中,以预警机搭载该雷达组件进行空中目标探测仿真,证明了雷达组件建模的有效性。最后,在虚拟战场环境和实体模型基础上设计了航空母舰编队的兵力编成和防空作战战斗队形,以预警机、防空哨舰和掩护幕舰艇构成远程、中程、近程三层防空体系。在实体任务的基础上设计并执行了敌机来袭、预警机巡航、中远程战斗巡逻机拦截敌机、航母舰载机起飞支援等仿真剧情。提出了以路径损耗公式和战场区域网格划分为基础的海战场能量态势估算模型,并通过OSG的节点绘制方法实现了海战场电磁能量态势在二维和三维虚拟战场环境中的可视化显示。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可在实际或假想的环境下对海军编队作战行为进行模拟和战场态势信息展示,为海军模拟训练和战法评估提供了战场信息感知和战场信息深层次挖掘的有效手段。
姜思军[7](2014)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推进以其诸多的优越性已成为船舶推进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仿真已经日益成为各国研究的对象。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仿真软件都只能独立使用,不能实现互操作和重用,因此每开发一种仿真软件就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不利于维护。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是新一代分布式交互仿真(DIS)体系结构,为分布式仿真系统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技术框架,其显着特点是可以提供各种仿真应用都可以用的、相对独立的服务程序,因此可以在利用网络进行大型联合仿真时,将仿真应用之间的通信、仿真功能以及仿真进程控制三者相分离,隐蔽其各自的细节,从而可以使开发者进行相对独立地开发,对各自领域的最新技术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其根本目的是提高不同类型仿真应用的互操作性和仿真资源的可重用性。本文将高层体系结构技术应用于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仿真中,将各项仿真任务分布到不同网络节点计算机上,实现了基于HLA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分布式仿真。本文在归纳总结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经过对模型的简化,结合应用仿真软件Simulink搭建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按分布式仿真分割成三个联邦成员仿真模型,分别为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由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和推进电机组成的仿真模型、螺旋桨仿真模型。通过讨论及对比几种将Simulink模型改造成HLA联邦成员方法的优缺点后,决定采取用由MARLAB自带的模型实时代码生成工具RTW将上述三个联邦成员的Simulink模型转为C++代码,然后经过对Simulink模型和HLA时间运行框架比较以后,对生成的Simulink模型代码进行分析及局部修改使之符合HLA规则,对模型代码的修改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原模型的运行时间框架的修改,实现方法是构造一个仿真管理类SimulinkManager类,把main()函数去掉,将其内容拆分成模型初始化(MdlStart()),模型步长推进(MdlOutput(), MdlUpdate(), MdlDerivatives()循环),模型终止(MdlTerminate())三部分,并将这三部分功能分别封装到SimulinkManager类的几个成员函数中,另一方面是对原模型代码中与外界通信部分的修改,实现方法是构造若干个仿真模型类,将仿真模型类的某个属性与模型的某个输入或输出对应地相连接。通过这两方面的修改,即可以将Simulink模型改造成可基于HLA进行分布式仿真的联邦成员,最终实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分布式交互仿真。最后,将开发的联邦成员在pRTI1516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对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发电机的转速、推进电机的转速以及螺旋桨的阻力扭矩进行仿真实验并得出和分析了仿真结果。充分地体现了 HLA技术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仿真中的可行性。
金凤,张瑞娟,常宁安,周勇[8](2011)在《分布式交互仿真在航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着手于分布式交互仿真在航空电子综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重点研究了基于以太网TCP/IP协议下的航空电子综合控制系统的分布式交互仿真。以模型为基础,从顶层分析了该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用模块化方法对系统进行建模的基本思想和系统的具体组成结构,搭建了基于以太网的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仿真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结果的分析。本文采用了Multigen Creator三维建模软件和实时交互式仿真视景图形生成工具软件Vega,为实时仿真应用提供三维模型和地形,并生成飞机当前姿态的视景图像。采用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技术,使仿真系统具有交互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仿真平台。
刘民岷[9](2011)在《基于网格计算的分布式仿真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式仿真技术以其灵活、高效和经济的特点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社会经济及游戏娱乐等诸多领域,成为人们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测试、试验、预测及操作训练的有力工具。分布式仿真技术已经成为了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外,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第三种重要手段。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着眼于解决分布式仿真的互操作和可重用问题,已成为构建分布式仿真系统的事实标准。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仿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仿真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不断提高,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以及专用仿真软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基于HLA的仿真应用正越来越多地受到计算资源利用率相对低下、缺乏动态负载平衡能力和有效的安全机制、海量数据难以存储和及时有效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这已成为制约HLA在大规模分布式仿真领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网格技术和Web服务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HLA仿真应用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基于网格技术的HLA仿真技术逐渐成为了仿真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网格服务相关技术,提出了一个用于构建大规模、跨网络的分布式应用的框架GADS,并就基于网格服务的分布式仿真系统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针对基于HLA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当前流行的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确定了基于网格计算和Web服务的分布式仿真的研究方向,并设计了基于网格计算的分布式仿真框架GADS。该框架中创新性地引入了仿真代理层的概念,通过代理层的引入,提高了仿真的灵活性和性能。在GADS仿真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ADS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构建方法和构建流程;并分析了基于GADS框架的分布式仿真交互运行过程。研究了GADS框架下的仿真任务调度服务及负载平衡策略。定义了基于主机负载平衡度及网络通信代价的仿真任务调度算法评价标准,并以此为目标函数设计了基于无向完全图UCG的仿真任务调度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多数分布式仿真呈现出通信交互密集的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基于UCG的通信优先两级调度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优点及应用场合。针对动态调度问题,定义了系统负载平衡度概念及计算方式,并提出了GADS框架下的负载平衡策略。借助于GADS框架中引入的仿真代理层,对现有邦员迁移算法进行优化,设计了一个免冻结的仿真邦员迁移协议GFMP。该协议采用两阶段迁移的方式,并且在迁移过程中只需修改仿真代理的代理对象,仿真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重叠运行,从而无需在迁移过程中冻结整个仿真的执行,有效提高了实施负载平衡的效率。HLA时间管理作为分布式仿真开发过程中的可选服务,提供了多种时间管理策略,但都还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流行的保守时间推进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了基于时间前瞻量和GALT的保守时间推进算法的代价及死锁问题;并在重点分析经典的Frederick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GALT的保守时间推进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可以避免Frederick算法中出现的死锁问题。针对乐观时间推进策略,提出了检查点设置周期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回滚概率和可能回滚长度两个因素,通过合理的检查点设置,实现了对常规乐观时间推进算法的性能优化。创新性地将向量时间引入到乐观时间推进机制研究中,并定义了向量时间更新策略,进而提出回滚向量的概念并利用经典仿真推进案例分析了基于向量时间的回滚算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向量时间的分布式仿真乐观推进算法。鉴于HLA规范在仿真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在GADS框架下设计了分布式仿真安全体系结构,并给出了GADS框架下的安全策略。针对在开放网络中进行安全分布式仿真问题,提出了一个零副作用的组密钥更新算法,算法避免了基于树结构的密钥更新算法的弊端,在成员加入或退出时,可以在不影响其余组员的情况下更新组密钥。该算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基于GADS框架的分布式仿真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所有需要安全组播通信的场景。另外,设计了一个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传输协议,用于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可信的数据传输,该协议可应用于邦员跨安全域迁移的情况,也适用于其他需要进行可信传输的场景。在GADS仿真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测试仿真系统,该系统作为2008年度总装重点试验项目主要内容,目前已经投入试运行,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运行状况良好。目前该项目正在申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龚旭[10](2011)在《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仿真数据收集服务》文中研究说明在分布式交互仿真中,在分布式交互仿真系统中,对分布式交互仿真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收集到的数据可用于仿真的事后分析、在线监控及仿真重演等重要功能。且国民经济动员仿真演练系统对数据收集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收集的数据不仅需要收集RTI的公开数据,还需要收集仿真模型内部数据。其数据需求具有收集任务需求多变,仿真对象动态创建,仿真数据量大和实时查询等特点。传统的收集方法一般分为集中式数据收集和分布式数据收集。集中式数据收集方法占用网络带宽大,对原有仿真系统影响大,且单个数据收集联邦成员会造成系统的单点效应。分布式数据收集其数据分布于各收集联邦成员中,在线分析和实时查询困难。为了弥补传统的收集方法对原有仿真系统影响大、实时查询困难等不足,分析了分布式数据收集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数据收集方法。该方法具有收集任务灵活配置、移动Agent占用网络带宽小、自主性、移动性等优势。本文详细的给出了数据收集服务的基本设计思想和实现关键机制。最后将基于移动Agent的仿真数据收集服务应用于团队训练仿真中,此服务具有数据收集的自主性和对原有仿真系统影响小等优点,在可用性和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及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及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家电自动装配线的在线式联合仿真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自动化生产线 |
1.2.2 设备机构状态监测 |
1.2.3 虚拟样机仿真 |
1.2.4 分布式协同仿真 |
1.2.5 前期工作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某企业自动生产线装配及监测方案研究分析 |
2.1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概述 |
2.1.1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项目需求 |
2.1.2 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系统架构 |
2.2 外壳装配线上某工位自动化装配方案设计与实现 |
2.2.1 自动化装配工艺流程 |
2.2.2 自动化装配方案设计 |
2.2.3 自动化装配模型建立及装配过程实现 |
2.2.4 自动化装配方案的仿真验证 |
2.3 自动化装配线监测需求分析 |
2.3.1 装配工作单元监测需求分析 |
2.3.2 自动化生产线分布式监测需求分析 |
2.4 自动化装配线在线式联合仿真监测平台整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自动化生产线联合仿真监测 |
3.1 联合仿真监测技术概述 |
3.1.1 Adams与 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 |
3.1.2 联合仿真控制方案实现路线 |
3.1.3 企业生产现场数据采集 |
3.2 基于联合仿真技术的设备机构运行状态监测平台搭建 |
3.2.1 联合仿真平台机械系统模型建立 |
3.2.2 联合仿真平台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
3.2.3 生产线联合仿真监测平台工作流程及优缺点 |
3.2.4 生产线联合仿真监测平台功能集成 |
3.3 本章小结 |
4 自动化生产线的分布式联合仿真监测 |
4.1 分布式仿真相关技术概述 |
4.1.1 HLA技术 |
4.1.2 联邦运行支撑环境RTI |
4.2 分布式仿真系统需求分析以及总体架构 |
4.2.1 生产线分布式仿真需求分析 |
4.2.2 生产线分布式仿真系统总体架构 |
4.2.3 生产线分布式仿真系统开发环境 |
4.3 联邦成员设计 |
4.4 联邦接口代理模块搭建 |
4.4.1 联邦接口模块总体架构 |
4.4.2 C++与MATLAB/Simulink的联合仿真实现 |
4.4.3 联邦接口模块实现及工作流程 |
4.5 平台整体框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家电自动装配线在线式联合仿真监测实例应用 |
5.1 生产线联合仿真监测平台应用实例 |
5.1.1 消音板安装过程的联合仿真监测 |
5.1.2 导油盒安装过程的联合仿真监测 |
5.1.3 打钉过程的联合仿真监测 |
5.1.4 GUI用户界面演示 |
5.2 分布式仿真平台初步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2章 关键技术研究 |
2.1 分布式架构 |
2.1.1 分布式RPC框架 |
2.1.2 分布式缓存 |
2.1.3 Zookeeper分布式服务框架 |
2.2 Web开发技术 |
2.2.1 HTML5 技术 |
2.2.2 VUE.JS |
2.2.3 WebGL三维图形编程技术 |
2.2.4 PHP |
2.3 系统仿真方法研究 |
2.3.1 仿真建模 |
2.3.2 协同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需求分析 |
3.1 问题背景 |
3.2 工厂生产线体系结构分析 |
3.3 功能需求 |
3.4 非功能性需求 |
3.5 系统数据分析 |
3.5.1 数据需求分析 |
3.5.2 数据输入与输出 |
3.5.3 数据传输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设计 |
4.1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架构设计 |
4.2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详细功能设计 |
4.2.1 仿真对象构建模块 |
4.2.2 流程搭建模块 |
4.2.3 交互式仿真模块 |
4.2.4 仿真数据分析模块 |
4.2.5 管理员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实现 |
5.1 开发环境选择 |
5.2 中间件服务搭建 |
5.3 功能模块实现 |
5.3.1 仿真对象构建模块的实现 |
5.3.2 流程搭建模块的实现 |
5.3.3 交互式仿真模块的实现 |
5.3.4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 |
5.3.5 管理员模块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测试 |
6.1 案例应用 |
6.1.1 案例分析 |
6.1.2 案例实施 |
6.2 测试环境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事件驱动的分布式仿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2 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1 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及应用 |
1.2.2 离散事件仿真研究及应用 |
1.2.3 事件调度与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与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复杂系统分布式仿真体系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MultiDAS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 |
2.2.1 常见仿真体系结构分析 |
2.2.2 对比分析 |
2.2.3 体系结构设计 |
2.2.4 体系结构运行效率测试 |
2.3 仿真应用集成 |
2.3.1 多学科协同仿真的实现方法 |
2.3.2 专业分析软件集成方法 |
2.3.3 学科遗留程序集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服务分布式通信网络设计 |
3.1 引言 |
3.2 面向服务分布式系统开发 |
3.3 基于WCF的仿真层次结构设计 |
3.3.1 WCF面向服务优势 |
3.3.2 层次结构设计 |
3.4 WCF通信网络搭建 |
3.4.1 WCF服务层的建立 |
3.4.2 WCF业务逻辑层实现 |
3.4.3 终结点配置 |
3.4.4 WCF客户端的建立 |
3.5 WCF通信网络耗时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事件调度与管理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事件调度策略研究 |
4.2.1 事件驱动仿真概述 |
4.2.2 事件调度算法研究 |
4.2.3 事件模型设计与实现 |
4.3 事件管理技术研究 |
4.3.1 事件队列数据结构 |
4.3.2 事件队列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ULTIDAS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MultiDAS环境需求分析 |
5.3 MultiDAS功能简介 |
5.4 MultiDAS开发过程中的MVVM模式 |
5.4.1 WPF与MVVM |
5.4.2 MVVM总体架构设计实现 |
5.4.3 模型集成功能MVVM模式设计示例 |
5.5 MultiDAS主要功能实现 |
5.5.1 图形化系统级建模功能实现 |
5.5.2 API开放功能实现 |
5.5.3 嵌入式脚本编程功能实现 |
5.5.4 优化器插件集成功能设计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MULTIDAS测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MulitDAS仿真流程 |
6.3 MultiDAS多学科建模与仿真功能测试 |
6.3.1 仿真应用背景及需求分析 |
6.3.2 学科模型集成 |
6.3.3 系统级建模 |
6.3.4 仿真运行分析 |
6.4 MultiDAS分布式事件调度性能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4)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系统设计 |
2.1 制造系统的基本单元与功能 |
2.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系统结构 |
2.2.1 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
2.2.2 分布交互仿真国际标准IEEE 1516e |
2.2.3 主体(Agent)技术 |
2.2.4 基于IEEE 1516e标准和主体技术的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2.2.5 通信协议和网络模型 |
2.3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分析 |
2.3.1 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构建 |
2.3.2 虚拟环境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并行实体几何仿真和虚拟监控的研究 |
3.1 DMG-DMU50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 |
3.1.1 建立运动学模型的数学理论 |
3.1.2 DMG-DMU50五轴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 |
3.1.3 机床运动学模型的验证 |
3.2 基于GPU的五轴铣削加工过程并行实时仿真 |
3.2.1 多轴加工的几何仿真 |
3.2.2 基于GPU的通用计算 |
3.2.3 基于GPU的五轴铣削加工过程仿真并行算法 |
3.2.4 五轴铣削加工过程的仿真效果分析 |
3.3 制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的几何仿真实体和监控主体构建 |
3.3.1 五轴数控机床的可视化 |
3.3.2 五轴数控机床的仿真控制实体 |
3.3.3 五轴数控机床的监控管理主体类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系统中五轴数控机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研究 |
4.1 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研究的技术路线 |
4.2 五轴数控机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的建立 |
4.2.1 球头铣刀的铣削力模型 |
4.2.2 基于几何仿真的切触区域和切削刃切触区间求解 |
4.3 面向多轴铣削加工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 |
4.3.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 |
4.3.2 面向多轴铣削加工的球头铣刀铣削力系数辨识的实验研究 |
4.4 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和系数辨识模型的实验验证 |
4.5 面向多轴铣削的球头铣刀铣削力仿真预测实体类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系统中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和虚拟监控研究 |
5.1 工业6R机器人仿真实体和虚拟监控主体研究的技术路线 |
5.2 工业6R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
5.2.1 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模型 |
5.2.2 机器人逆运动学的解析解 |
5.2.3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
5.2.4 机器人的雅克比矩阵 |
5.3 工业6R机器人的仿真实体 |
5.3.1 机器人的可视化环境 |
5.3.2 机器人的控制指令编译 |
5.3.3 机器人的仿真实体类图 |
5.3.4 机器人的仿真实例 |
5.4 工业6R机器人的虚拟监控主体 |
5.4.1 机器人监控的通信接口 |
5.4.2 机器人的虚拟监控主体类图 |
5.4.3 机器人在线实时的虚拟监控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运动数据采集研究 |
6.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架构下的运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6.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 |
6.1.2 Kinect |
6.1.3 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的体系结构 |
6.2 运动数据采集方法 |
6.2.1 基于Camshift算法的窗口中心像素位置搜索 |
6.2.2 窗口中心像素位置和深度图像融合下的空间坐标求解 |
6.3 运动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系统的开发与运行 |
7.1 开发工具和平台 |
7.2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运行实例 |
7.2.1 交互仿真系统运行的硬件平台 |
7.2.2 仿真实体的设置 |
7.2.3 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的运行效果 |
7.3 制造系统虚拟监控的运行实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作者简介 |
(5)AFL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AFL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AFL信息融合仿真技术理论研究 |
2.1 AFL经典仿真技术理论研究 |
2.2 AFL信息融合技术理论研究 |
2.2.1 信息融合技术理论分析 |
2.2.2 AFL仿真系统中的信息融合 |
2.3 AFL信息融合系统现代综合评估理论研究 |
2.3.1 AFL信息融合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流程 |
2.3.2 AFL信息融合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AFL信息融合系统融合策略及算法研究 |
3.1 AFL多传感器原始数据预处理算法研究 |
3.1.1 传感器配准算法研究 |
3.1.2 故障诊断算法研究 |
3.1.3 野值点剔除与修复算法研究 |
3.2 AFL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策略设计 |
3.2.1 常用传感器数据特性分析 |
3.2.2 融合策略设计 |
3.3 基于支持度矩阵的局部状态估计加权融合算法 |
3.3.1 加权融合算法面临的问题 |
3.3.2 算法原理及流程 |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雷达与ESM融合算法研究 |
3.4.1 雷达与ESM融合面临的问题 |
3.4.2 算法原理及流程 |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设计 |
4.1 AFL信息融合仿真系统关键技术与需求分析 |
4.2 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4.2.1 需求分析 |
4.2.2 数据库在AFL仿真系统中的作用 |
4.2.3 数据接.设计 |
4.3 同步管理系统设计 |
4.3.1 需求分析 |
4.3.2 消息中心原理 |
4.3.3 同步管理策略 |
4.4 传感器融合仿真平台设计 |
4.4.1 需求分析 |
4.4.2 系统组成 |
4.5 融合中心仿真平台设计 |
4.5.1 需求分析 |
4.5.2 系统组成 |
4.5.3 系统仿真流程 |
4.6 AFL信息融合仿真系统实现 |
4.7 小结 |
第五章 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实现及应用 |
5.1 AFL仿真平台开发环境 |
5.2 AFL仿真系统实现 |
5.2.1 AFL仿真系统交互界面简介 |
5.2.2 AFL仿真系统测试案例设计 |
5.2.3 测试案例一验证与分析 |
5.2.4 测试案例二验证与分析 |
5.2.5 测试案例三验证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AFL信息融合仿真验证平台的可信度综合分析 |
6.1 可信度评估模型 |
6.2 几种常见的可信度评估方法研究 |
6.3 确定权重系数的几种方法 |
6.3.1 专家经验法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6.3.3 权重系数应用分析 |
6.4 各指标可信度分量的评估 |
6.4.1 专家经验法评估 |
6.4.2 相似原理法评估 |
6.5 AFL信息融合仿真系统可信度综合评估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编队的海战场态势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战场态势仿真概述 |
1.3 战场态势仿真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分布式仿真技术分析 |
2.1 分布式仿真的基本概念 |
2.2 分布式仿真协议分析比较 |
2.2.1 分布式交互仿真(DIS) |
2.2.2 高层体系架构(HLA) |
2.2.3 DIS与HLA的比较 |
2.3 计算机兵力生成技术 |
2.3.1 计算机兵力生成定义 |
2.3.2 VR-Forces兵力生成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
3.1 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系统需求分析 |
3.2 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架构设计 |
3.2.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2.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
3.2.3 系统物理结构设计 |
3.3 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二维战场环境实现 |
3.4 海战场态势仿真系统三维战场环境实现 |
3.4.1 高程数据生成 |
3.4.2 三维地形绘制和纹理映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战场态势仿真实体设计及建模 |
4.1 实体行为仿真框架设计 |
4.1.1 实体行为组件 |
4.1.2 实体行为仿真框架 |
4.2 实体参数数据库设计 |
4.2.1 实体参数数据库的定义 |
4.2.2 实体参数数据库的生成 |
4.3 作战实体建模 |
4.3.1 航空母舰模型资源性能集设计 |
4.3.2 航母行为组件结构设计 |
4.4 行为组件建模 |
4.4.1 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分析 |
4.4.2 雷达组件接口描述与功能实现 |
4.4.3 雷达组件功能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编队防空作战态势仿真实现 |
5.1 海战场兵力态势生成 |
5.1.1 航母编队兵力编成 |
5.1.2 编队队形设计 |
5.1.3 剧情的任务驱动模式 |
5.1.4 仿真剧情实现 |
5.2 编队电磁环境态势生成 |
5.2.1 编队电磁环境仿真模型 |
5.2.2 编队电磁环境态势三维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分布式交互仿真 |
1.2.1 分布式仿真发展现状 |
1.2.2 分布式交互仿真在武器装备研究和军事训练上的作用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组织安排 |
第2章 高层体系结构 |
2.1 HLA基本思想 |
2.2 HLA主要特点 |
2.3 HLA规范 |
2.3.1 HLA规则 |
2.3.2 HLA接口规范 |
2.3.3 HLA对象模型模板OMT |
2.4 运行支撑环境RTI |
2.4.1 RTI的主要作用 |
2.4.2 RTI体系机构模型 |
2.4.3 RTI的服务 |
2.5 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模型FEDEP |
2.6 联邦执行的实现过程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联邦成员模型 |
3.1 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联邦成员1)模型 |
3.1.1 柴油机模型 |
3.1.2 电子调速器模型 |
3.1.3 联邦成员1仿真模型 |
3.2 同步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以及异步电动机(联邦成员2)模型 |
3.2.1 同步发电机模型 |
3.2.2 同步发电机五阶模型 |
3.2.3 励磁系统模型 |
3.2.4 电力系统稳定器模型 |
3.2.5 推进电机模型 |
3.2.6 联邦成员2 Simulink模型 |
3.3 螺旋桨(联邦成员3)模型 |
3.3.1 螺旋桨模型 |
3.3.2 螺旋桨与船相互影响 |
3.3.3 联邦成员3 Simulink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imulink模型的联邦成员的实现 |
4.1 Simulink与HLA集成仿真思想 |
4.2 Simulink与HLA集成方案 |
4.3 Simulink模型实时代码的生成 |
4.3.1 Real-Time Work代码生成工具 |
4.3.2 实时代码的生成步骤 |
4.3.3 Simulink和联邦成员的时间运行框架对比 |
4.3.4 HLA外壳程序以及模型外部接口的对象化封装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分布式仿真 |
5.1 仿真情节设定 |
5.2 联邦成员开发 |
5.3 仿真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分布式交互仿真在航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分布交互仿真 |
分布交互仿真的分类 |
分布交互仿真的特点 |
系统仿真原理和方法 |
以太网环境下的分布交互仿真 |
通信问题的实现 |
网络实时通信与延迟补偿 |
网络通信方案设计 |
系统的设计实现 |
分布式技术 |
可视化技术 |
同步技术 |
仿真结果 |
结束语 |
(9)基于网格计算的分布式仿真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相关背景 |
1.2 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 |
1.2.1 分布式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 |
1.2.2 HLA 技术现状 |
1.3 基于网格服务的分布式仿真关键问题 |
1.3.1 大规模分布式仿真应用需求 |
1.3.2 HLA 分布式仿真技术存在问题 |
1.3.3 基于网格服务的分布式仿真技术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及主要贡献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1.4.3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二章 基于网格服务的分布式仿真框架GADS |
2.1 GADS框架体系结构 |
2.1.1 仿真网格资源层 |
2.1.2 HLA-RTI及通信层 |
2.1.3 仿真运行管理服务层 |
2.1.4 仿真代理层 |
2.1.5 仿真应用及门户层 |
2.1.6 仿真安全管理服务 |
2.2 基于GADS的分布式仿真系统构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ADS框架下的调度服务及负载平衡策略 |
3.1 仿真调度技术概述 |
3.2 分布式仿真任务调度技术现状 |
3.3 GADS框架下任务调度设计 |
3.3.1 仿真任务间通信模式 |
3.3.2 分布式仿真任务调度模型 |
3.3.3 分布式仿真任务调度算法评价标准 |
3.3.4 基于UCG 的仿真任务调度算法 |
3.3.5 基于UCG 的通信优先两级调度算法 |
3.3.6 对比实验及讨论 |
3.4 GADS框架下的负载平衡策略及邦员迁移协议 |
3.4.1 相关背景 |
3.4.2 GADS框架下的负载平衡方案 |
3.4.3 基于仿真代理的邦员迁移协议(GFMP) |
3.4.4 实验及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仿真时间推进机制研究 |
4.1 HLA 时间管理服务概述 |
4.1.1 基本概念 |
4.1.2 HLA 时间管理的目标及原则 |
4.1.3 分布式仿真时间管理机制 |
4.2 同步时钟算法 |
4.3 保守时间推进机制及分析 |
4.3.1 时间前瞻量及GALT |
4.3.2 基于前瞻量的保守时间推进策略 |
4.3.3 基于GALT 的保守时间推进策略分析 |
4.4 乐观时间推进机制分析 |
4.4.1 全局虚拟时间(Global Virtual Time) |
4.4.2 HLA下的Time Warp乐观推进策略 |
4.4.3 乐观推进机制下的状态保存策略 |
4.5 基于向量时间的乐观时间同步算法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ADS框架下的安全管理机制 |
5.1 概述 |
5.2 GADS框架下的安全体系结构 |
5.3 一个零副作用的组密钥更新机制 |
5.3.1 组密钥更新技术现状 |
5.3.2 基于可信平台的零副作用组密钥更新策略 |
5.4 GADS框架下的可信传输协议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传输协议 |
5.4.3 安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ADS的运载火箭分布式测试仿真系统 |
6.1 项目背景 |
6.2 系统研究内容 |
6.3 系统总体结构 |
6.4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6.4.1 仿真联邦设计 |
6.4.2 数据交互接口设计 |
6.4.3 Matlab-RTI 中间件设计 |
6.5 分布式测试仿真系统功能 |
6.5.1 功能简介 |
6.5.2 系统组成结构 |
6.5.3 系统功能结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仿真数据收集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结构 |
2 基于移动Agent 的数据收集方法 |
2.1 分布式仿真数据收集 |
2.2 基于移动Agent 数据收集原理 |
2.3 基于移动Agent 的数据收集服务 |
2.4 小结 |
3 基于移动Agent 的数据收集服务设计与实现 |
3.1 收集服务总体结构 |
3.2 收集Agent 服务器 |
3.3 收集Agent 客户端 |
3.4 小结 |
4 应用举例和性能分析 |
4.1 团队训练仿真 |
4.2 团队训练仿真数据收集 |
4.3 性能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四、分布式交互仿真的研究及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家电自动装配线的在线式联合仿真监测[D]. 张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流程工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蒋叶琪.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3]事件驱动的分布式仿真关键技术研究[D]. 马行.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4]制造系统分布交互仿真和虚拟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D]. 黎柏春. 东北大学, 2016(07)
- [5]AFL信息融合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 王益彬.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2)
- [6]基于编队的海战场态势仿真研究[D]. 宁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7]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D]. 姜思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8]分布式交互仿真在航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 金凤,张瑞娟,常宁安,周勇.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 2011 V2), 2011
- [9]基于网格计算的分布式仿真关键问题研究[D]. 刘民岷.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10]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仿真数据收集服务[D]. 龚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