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

论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人们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然而,法律在给人们带来公正和效率的同时,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他们达到非法目的的手段,诉讼欺诈就是一例。目前在司法实践中,诉讼欺诈现象日益增多,其中也不乏一些社会影响较为严重,给被害人造成较大损失的案例。诉讼欺诈所具有的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司法实务部门在现实中的困境是,虽然诉讼欺诈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又无法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找到与其相对应的条款进行有效的调整,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可以看到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理结果大相径庭。司法实务界的问题在刑法理论界同样存在,学者们对诉讼欺诈的定性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同时很难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比较借鉴中外学者的观点并结合司法实务中的案例,对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刑法上的探讨,以期找到较为合理的方法对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刑法上的规制。文章正文约18000字,共分为三部分:一是诉讼欺诈概述;二是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三是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调整。第一部分:诉讼欺诈概述。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外国和中国刑法理论界对诉讼欺诈概念的不同观点,并在介绍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笔者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基于此,对诉讼欺诈得出自己对诉讼欺诈概念的认识,即诉讼欺诈是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通过利用虚假证据,促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定,破坏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而使自己或他人获得财物或财产性利益或者达成其他非法目的的行为。第二部分: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诉讼欺诈的案例,并结合案例提出了分歧的焦点和如何定性的问题,然后介绍了理论界对诉讼欺诈定性的纷争,之后笔者对将诉讼欺诈定性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的观点分别进行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诉讼欺诈定性问题的理解。第三部分: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调整。这一部分首先指出了对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刑法调整的必要性,然后针对诉讼欺诈目前没有明确的条文进行刑法规制的的情况,提出了当前阶段的在不同情况下的两种调整方法,即按无罪处理和按行为所触犯的相应罪名处罚;针对现实中诉讼欺诈行为日益猖獗而却没有统一有效的法律进行规制的情况,提出了未来通过立法进行调整的两条途径,其一是建议增设诉讼欺诈罪这一新罪名,其二是建议在修改现行刑法第307条第一款的基础上,把诉讼欺诈行为纳入妨害作证罪。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诉讼欺诈概述
  • 一、诉讼欺诈的概念
  • (一) 国外对诉讼欺诈概念观点综述
  • (二) 我国对诉讼欺诈概念观点综述
  • 二、诉讼欺诈的概念之我见
  • 第二部分 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
  • 一、司法实务中的诉讼欺诈及问题的提出
  • (一) 司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
  • (二) 问题的提出
  • 二、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论争
  • (一) 德日国家诉讼欺诈行为定性之争
  • (二) 我国诉讼欺诈行为定性之争
  • 三、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析
  • (一) 对诉讼欺诈“诈骗说”的质疑
  • (二) 对诉讼欺诈“敲诈勒索说”的质疑
  • (三) 对诉讼欺诈“抢劫说”的质疑
  • (四)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之我见
  • 第三部分 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调整
  • 一、对诉讼欺诈行为进行刑法调整的必要性
  • (一) 诉讼欺诈严重妨害正常的民事诉讼秩序
  • (二) 诉讼欺诈行为可能给被害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 (三) 诉讼欺诈损害司法机关的信誉
  • 二、当前阶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调整途径
  • (一) 在第一种情况下应按无罪处理
  • (二) 在第二种情况下应按行为所触犯的相应罪名处罚
  • 三、未来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调整途径
  • (一) 途径一:增设民事诉讼欺诈罪
  • (二) 途径二:将诉讼欺诈纳入妨害作证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德国刑法典修正视野下的刑事政策与刑法科学关系研究[J]. 中国应用法学 2019(06)
    • [2].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刑法调控[J]. 法制博览 2020(02)
    • [3].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中运用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03)
    • [4].聚众犯罪的情境性特征及刑法规制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5].提升刑法工作科学性的措施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6].探讨刑法中社会危害性概念之界定[J]. 法制与社会 2020(04)
    • [7].版权法与刑法的衔接——以法益的立法保护为路径[J]. 中国出版 2020(06)
    • [8].刑法的伦理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9].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分析[J]. 法制博览 2020(10)
    • [10].科技风险的刑法焦虑与回应[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1)
    • [11].预防刑法差异化表现及其本质初探[J].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2].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刑法的社会定位及其回归路径[J]. 农家参谋 2020(11)
    • [1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4)
    • [14].网络刑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19)
    • [15].刑法类型化的规范功能与刑法价值功能[J]. 时代法学 2020(03)
    • [16].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立法保护研究[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7].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8].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辩证应用[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19].刑法法理之展开范式:逻辑下的“论证”教学[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0].关于经济刑法重构的思考[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1].论刑法目的解释[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20(04)
    • [22].金融创新的刑法禁区[J]. 法制博览 2020(25)
    • [23].转型期中国刑法立法的回顾与展望——“历次刑法修正评估与刑法立法科学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 人民检察 2017(21)
    • [24].公安院校刑法教学模式改革之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18(32)
    • [25].刑法的理性探讨[J]. 中国市场 2016(45)
    • [26].对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32)
    • [27].风险社会背景下刑事政策变化和刑法机能的发展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6)
    • [28].风险社会下刑法的合理定位[J]. 人民检察 2016(Z1)
    • [29].浅析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的影响[J]. 法制博览 2017(01)
    • [30].刑法法律地位在司法中运用探究[J]. 法制博览 2016(36)

    标签:;  ;  ;  ;  

    论诉讼欺诈的刑法规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