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综合运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高频变换技术以及电力电子等高新技术,安全、可靠、高效、灵活地实现了电能的无接触传输,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照明、矿井和水下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大功率的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的应用场合中,基于松耦合变压器的全桥谐振变换器应用广泛,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松耦合变换器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的原副边的补偿进行了研究,从系统视在功率的角度和提升系统传输能力的角度分析了原边补偿电容和副边补偿电容各自的作用。接着对应用最为广泛的串串补偿和串并补偿的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导了输出电压的归一化公式、原边阻抗角的归一化公式和系统不发生频率分叉现象的条件,并借助Matlab对所推导的公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发生频率分叉和不发生频率分叉时系统电压传输特性的差异和影响系统发生频率分叉现象的因素。还分析并给出了在某种情况下补偿电容和工作频率的合理选择。最后,对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的控制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如何实现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PFM控制和频率跟踪控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文中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实验验证,给出试验结果,并实现了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的PFM控制和频率跟踪控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1.2.2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 非接触感应能量传输系统组成及数学模型2.1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构成和高频逆变部分拓扑选取2.1.1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构成2.1.2 高频逆变部分拓扑选取2.1.3 三种组成方案的分析2.2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2.2.1 可分离变压器的分析2.2.2 谐振变换器模型2.3 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态分析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原副边补偿分析3.1 原副边不加补偿的全桥变换器分析3.1.1 原副边不加补偿时原边的视在功率3.1.2 副边反映到原边的反映阻抗3.1.3 原边不加补偿的不利之处3.2 原边补偿分析3.2.1 原边串联补偿副边不加补偿时系统的视在功率3.2.2 原边串联补偿副边的无功功率3.2.3 原边串联补偿副边不加补偿时的负载特性3.3 次级补偿分析3.3.1 次级串联补偿3.3.2 副边并联补偿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串串补偿和串并补偿的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的研究与分析4.1 串串补偿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的分析4.1.1 理论分析4.1.2 补偿电容参数的确定4.1.3 实际电路损耗对电压增益的影响4.2 串并补偿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的分析4.2.1 理论分析4.2.2 发生频率分叉现象的条件的推导4.2.3 原副边补偿电容的确定4.2.4 考虑实际损耗对增益的影响和气隙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4.3 串串补偿和串并补偿的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的比较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5.1 实验参数介绍5.2 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特性的实验验证5.2.1 串串补偿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的实验5.2.2 串并补偿松耦合谐振变换器的实验5.3 基于PFM 的控制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实验5.3.1 PFM 控制的串串补偿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实验5.3.2 PFM 控制的串并补偿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实验5.4 基于频率跟踪控制的串并补偿的松耦合谐振变换器实验5.4.1 频率跟踪控制的目的5.4.2 频率跟踪控制的原理5.4.3 频率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4.4 实验结果分析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结束语6.1 本文的主要工作6.2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荣誉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论文; 松耦合全桥谐振变换器论文; 频率分叉现象论文; 频率跟踪控制论文; 原副边补偿论文; 电压传输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