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

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

论文题目: 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渔业资源

作者: 刘向东

导师: 韩立民

关键词: 海洋科技产业城,陆海一体化,科技产业化,社会支撑体系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从国际上看,世界上经济大国莫不是海洋大国。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问题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我国既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保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海洋。1995年江泽民主席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在21世纪初期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时,适时启动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海洋综合国力强大的海洋强国。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青岛市聚集了大量的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科研机构,是我国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最具潜力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我市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从海洋科学城走向海洋产业城”的初步构想,市政府已经把发展海洋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跨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两大重点,并决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以下简称“创城”)。 青岛市的“创城”工作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明确支持。2001年1月21日,科技部召开第35次部务会议,研究组建青岛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等问题。会议支持青岛建设海洋科技城。因此,尽快把青岛市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产业城,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快推进实施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大量调研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应用新产业区理论以及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等,追索了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区位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政府促进园区发展的法规政策,试图为规划设计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总体思路。

论文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华民族的未来取决于海洋

1.1.2 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海洋

1.1.3 开发海洋需要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1.1.4 创建海洋科技城是时代赋予青岛的历史使命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论文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海洋科技

1.3.2 海洋产业或者海洋经济

1.3.3 海洋科技产业城

2.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理论渊源

2.1 科学城的基本概念

2.2 科学城的建设依据

2.2.1 国外大学城和工业区的启示

2.2.2 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科学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3 科学城的区位优势

2.3.1 鲜明的科技特征与性质

2.3.2 雄厚的智力资源

2.3.3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2.3.4 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

2.4 科学城的区位理论

2.4.1 早期个别科学城的区位

2.4.2 中期科学城的区位

2.4.3 成熟期的科学城

2.4.4 产业集聚区与地域形象的塑造

2.5 新产业区理论与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5.1 区域经济的发展: 理论演讲

2.5.2 新产业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2.5.3 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2.5.4 新产业区理论视角

2.6 城市创新系统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2.7 与海洋产业城建设相关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开发模式

2.7.1 地域分工论

2.7.2 空间投资论

2.7.3 增长极模式

2.7.4 点轴开发模式

2.7.5 都市圈经济模式

2.8 政府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边界分析

2.8.1 硅谷悖论与模仿陷阱

2.8.2 成长困境与优惠双刃

2.8.3 政策租金与理性边界

2.8.4 产权诉求与创新动机

2.9 产业集成与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

3.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比较借鉴

3.1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和分布

3.1.1 科学园区的发展历程

3.1.2 全球科学工业园的地区分布

3.2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基本类型

3.2.1 孵化器

3.2.2 科学城

3.2.3 科学园

3.2.4 科学工业园

3.2.5 高科技产业带

3.2.6 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工区

3.2.7 技术城

3.3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3.3.1 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2 政府扶持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3.3 计划型的产业集聚模式

3.4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3.4.1 政府主导型

3.4.2 大学管理型

3.4.3 公司运营型

3.4.4 基金管理型

3.5 世界科学工业园的运行机制

3.5.1 “官、学、研”协办机制

3.5.2 多元融资机制

3.5.3 企业准入机制

3.5.4 要素流动机制

3.5.5 风险投资机制

3.5.6 创业孵化机制

3.6 世界科学工业园区的法规政策

3.6.1 制定统一政策

3.6.2 加强园区立法

3.6.3 提供财政支持

3.6.4 实行优惠政策

4. 青岛市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4.1 优越的地理区位与悠久的海洋经济传统

4.1.1 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4.1.2 海洋科技教育独占鳌头

4.1.3 海洋产业与临海工业基础十分雄厚

4.1.4 海洋自然资源相对丰富

4.1.5 各级政府对创建海洋科技产业程已初步形成共识

4.2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良好的外部环境

4.2.1 经济全球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发展趋势

4.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青岛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契机

4.2.3 举办奥运为青岛展现自我提供了平台

4.2.4 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推动青岛市的现代化进程

4.3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制约因素

4.3.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

4.3.2 科研结构存在诸多失衡现象

4.3.3 海洋科技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低”现象

4.3.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资金强度不够

4.3.5 海洋科技管理体制缺乏整和力和贯通力

4.3.6 社会支撑体系待完善

5. 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建设的远景设想

5.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定位

5.1.1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内涵

5.1.2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特征

5.1.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功能定位

5.2 总体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2.3 基本思路

5.3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发展目标

5.3.1 总体发展目标

5.3.2 阶段性发展目标

5.4 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建设指标

5.4.1 建设标准要全面

5.4.2 标准设定要量化

5.4.3 目标的实现要有阶段性

5.5 创建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本设想

5.5.1 建立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创新系统

5.5.2 发展目标定位

5.5.3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

5.5.4 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依托

5.5.5 形成科技产业城各生产要素协同作用的创新网络

5.5.6 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5.5.7 正确处理好与其它创城目标的关系

5.6 积极攻克重大海洋科技关键技术

6. 构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基础框架

6.1 加快建立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6.2 总体构想

6.2.1 定位

6.2.2 目标

6.2.3 任务

6.3 建设方案

6.3.1 组建方案

6.3.2 建设内容

6.4 组织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

6.4.1 机构设置

6.4.2 管理体制

6.4.3 运行机制

6.5 推进青岛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园建设

6.5.1 意义

6.5.2 功能与特点

6.5.3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6.5.4 建设内容

6.5.5 投入及收入分配方式

6.6 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

6.6.1 目的意义

6.6.2 功能与定位

6.6.3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状况

6.6.4 青岛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本情况

6.6.5 加快青岛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7. 海洋科技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7.1 科技产业化

7.1.1 科技产业化的含义

7.1.2 科技产业化的原则

7.1.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7.1.4 国外海洋科技产业化的两点启示

7.2 海洋科技必须走产业化之路

7.3 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的运行机制

7.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条件、机制与特点

7.3.2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7.3.3 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应用模式

7.4 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的原因与对策建议

7.4.1 主要原因

7.4.2 对策建议

8. 创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重点与保障措施

8.1 战略重点

8.1.1 释放区位优势,培植优势海洋产业,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8.1.2 加快海洋功能区划,为创城提供科学依据

8.1.3 抓好技术开发,突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8.1.4 促进高科技产业生长

8.1.5 建设科技型产业化基地

8.1.6 组建规模化的海洋产业集团

8.2 保障措施

8.2.1 增强海洋意识,努力经营好海洋科技资源

8.2.2 明确阐明创城的意义,争取获得国家支持

8.2.3 整合科技队伍,理顺管理体制

8.2.4 健全政策法规,搞好协调管理

8.2.5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

8.2.6 加快“两园一区”建设,努力扶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

8.2.7 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建立健全海洋科技服务体系

8.2.8 释放区位优势,实现优势海洋产业跨越式发展

8.2.9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海洋合作

8.2.10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整理,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3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0-26

参考文献

  • [1].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 马吉山.中国海洋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 都晓岩.中国海洋大学2008
  • [2].海洋综合管理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兼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创新[D]. 高艳.中国海洋大学2004
  • [3].环境压力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文剑.中国海洋大学2005
  • [4].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 陈新军.南京农业大学2001
  • [5].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狄乾斌.辽宁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创建我国海洋科技产业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