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的一种主要污染源,其中农田氮、磷的大量流失是造成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利用连接河湖和农田的排水沟渠净化面源污染已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本文一方面通过对生态沟渠的水质、植物和底泥进行连续监测,研究生态沟渠对农田排水的净化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室内盆栽培养试验,探讨种植狐尾藻对上覆水-沉积物两相及系统总氮的吸收效果、狐尾藻吸氮量及对系统除氮的贡献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9年9月、10月、11月和2010年1月、5月、7月、8月、11月生态沟渠对进水总氮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为1.71%~57.50%,其余月份由于强降雨造成水力负荷过大,或者植物刈割后处于休整期,生态沟渠对水质净化不明显。2)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相对水芹菜+美人蕉组合、久雨花+千屈菜+竹节草+铜钱草组合,狐尾藻+灯芯草+芦竹组合对水中NH4+-N、NO3--N和TN表现出稳定的去除率。3)试验期间,生态沟渠中15种植物夏季茎叶的平均氮浓度是秋冬季的1.15~2.02倍,平均磷浓度是秋冬季的1.09~2.10倍;生长季内大部分植物茎叶氮、磷浓度呈现降低或者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香蒲、水芹菜、芦竹和千屈菜均具有较大的茎叶氮磷浓度。第一个生长季(2009年8月至11月),11月份累积生物量干重达到最大,为0.09~13.85 kg/m2,美人蕉最高,芦竹最低,第二个生长季(2010年6月至8月)高于第一个生长季;美人蕉对氮、磷的吸收效果最佳,两个生长季末吸收量分别为90.60 g/m2、6.44 g/m2和96.17 g/m2、12.26 g/m2,菖蒲、狐尾藻和旱伞草均具有富集氮、磷的潜力。4)生态沟渠底泥对NH4+-N和NO3--N有一定累积作用,但是随着降雨和农田排水的冲刷,底泥会释放NO3--N。5)未施氮处理(NO)和低氮处理(N1)狐尾藻生长对上覆水NO3--N有吸收作用;中氮处理(N2)狐尾藻对上覆水NO3--N吸收作用不明显;高氮处理(N3)营养过高,对狐尾藻生长具有胁迫作用,造成上覆水NO3--N浓度升高。6)NO和N3氮处理狐尾藻对上覆水NH4+-N没有明显吸收作用,N1和N2氮处理狐尾藻对上覆水NH4+-N效果有明显的吸收作用。7)NO、N1和N2氮处理狐尾藻对沉积物中NO3-N吸收效果不明显;N3氮处理NO3-N的扩散是导致沉积物NO3-N减小的主要原因。8)NO和N1氮处理狐尾藻对沉积物NH4+-N没有吸收效果;N2氮处理狐尾藻对沉积物NH4+-N有明显的吸收效果;N3氮处理狐尾藻的腐烂可能导致沉积物NH4+-N浓度升高。9)N1和N2处理相对NO和N3处理,有利于狐尾藻生物量的累积,且有利与狐尾藻贮氮量的增加。10)NO、N1、N2和N3四个处理H系统总氮量分别减少0.68g、1.91g、5.86g和3.48g,其中狐尾藻对氮的吸收分别占系统氮去除的55.12%、69.76%、20.10%和13.32%,反硝化作用占44.88%、30.24%、79.9%和86.68%。NO和N1处理狐尾藻对氮的吸收作系统对氮去除的主要途径,相比反硝化作用稍差;在N2和N3处理沉积物及扩散至上覆水中氮的浓度过高,不利于狐尾藻生长甚至对其生长产生胁迫,不利于系统氮的去除。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态沟渠净化水体营养污染物质的研究进展[J].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4)
- [2].天津地区生态沟渠不同植物配置对氮磷去除效果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02)
- [3].3种生态化改造模拟沟渠系统净化农田退水的试验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4)
- [4].生态沟渠的雨水收集技术与应用——以青东农场生态廊道项目为例[J]. 上海建设科技 2020(02)
- [5].生态沟渠对小流域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拦截效果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4)
- [6].浙江省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实例与分析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9)
- [7].洱海海西不同种植类型下农灌沟渠雨季水质变化特征与综合评价[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10)
- [8].生态沟渠对农田氮磷拦截效果的试验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02)
- [9].贵州草海湿地农田沟渠水质污染特征及其治理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4)
- [10].稻田退水沟渠去除氮磷的强化措施及其应用概述[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0)
- [11].冬之鲫之四 小沟渠篇[J]. 钓鱼 2012(01)
- [12].沟渠垂钓诀窍[J]. 钓鱼 2009(22)
- [13].改进灰色模式识别模型评价洱海雨季灌排沟渠水质[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3)
- [14].江汉平原水稻季灌排单元沟渠中氮磷变化特征及其环境风险[J]. 环境科学 2018(06)
- [15].1976—2015年黄河三角洲人工沟渠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6].坡耕地沟渠对磷素去除研究综述[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08)
- [17].“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沟渠实验分析[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7(02)
- [18].洱海近岸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沟渠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7(08)
- [19].生态沟渠中水稻生长特性及对农田排水中氮去除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9)
- [20].基于旱作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沟渠构建及其拦截效果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04)
- [21].从“行动”到“机制”的思考——以岳阳市农村沟渠疏浚行动为例[J]. 水利发展研究 2015(06)
- [22].沟渠里的光阴[J]. 安徽文学 2015(01)
- [23].生态沟渠植物对农田排水中氮磷的截留和去除效应[J]. 江苏农业学报 2013(04)
- [24].额纹[J]. 现代班组 2010(01)
- [25].德清县下渚湖街道农田氮磷拦截生态沟渠模式考察报告[J]. 能源与环境 2019(06)
- [26].不同构造生态沟渠的农田面源污染物处理能力及实际应用效果[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6)
- [27].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8)
- [28].农田系统中生态沟渠的构建及后期管理[J]. 南方农机 2017(14)
- [29].亚热带农区生态沟渠对农业径流中氮素迁移拦截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 2016(05)
- [30].诗意行走[J]. 散文诗世界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