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率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据近年来发表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的发病中33%归因于高血压,30%归因于吸烟,10%归因于高胆固醇,3%归因于糖尿病,24%归因于其他因素。在美国公布的一项大规模的,关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中指出,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众多要素中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UKPDS研究表明,强化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7.9%~7.0%)与控制血压(舒张压87~82 mmHg)对代谢综合征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强化血压控制更重要。强化血糖控制的结果仅只是中度减少了微血管终点事件,但继续随访至10年时肾功能、视网膜病变、死亡率仍无显著改善,然而强化控制血压,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和死亡率降低2-4倍,而且在降低微血管事件方面,血压控制效果比血糖控制更显著,强化控制血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MS治疗上目前多采用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降血压、降血糖、调血脂、控制体质量等综合治疗方法,全面防治MS,降低心脑血管病,但尚未取得满意的效果。众多研究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RP是预测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研究表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CRP均有显著增高,故在判定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效果时CRP变化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试验以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相,突出控制血压的重要意义,总结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胃湿热证,验证经验方-降浊清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观察降浊清肝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4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肝胃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2组患者均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降浊清肝汤服用,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服用,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中医症状积分、H-CRP、GLU、CHO、TG、HDL-C、LDL-C及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变化来判定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呼吸、心率、CR、BUN、UA、ALT、AST、WBC、RBC、HGB、K+、心电图的变化来判定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果:①血压测定:2组药物均能改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病例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降血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药物能改善头痛头晕头胀、胸胁或胃脘苦满、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症状,对照组药物能改善头痛头晕头胀、咽干、烦躁易怒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疗效性指标:2组药物均不能改善H-CRP、GLU、CHO、TG、HDL-C、LDL-C、体重指数、腰臀比,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H-CRP、GLU、CHO、TG、HDL-C、LDL-C、体重指数、腰臀比差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安全性指标:2组治疗前后CR、BUN、UA、ALT、AST、WBC、RBC、HGB、PLT、呼吸、心率、心电图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①降浊清肝汤能改善收缩压及舒张压,且降血压疗效优于厄贝沙坦片②降浊清肝汤能改善头痛头晕头胀、胸胁或胃脘苦满、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症状,且中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厄贝沙坦片。③降浊清肝汤不能改善H-CRP、GLU、CHO、TG、HDL-C、LDL-C、体重指数、腰臀比。④降浊清肝汤具有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