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对T213L31模式实际可预报性的诊断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气象学
作者: 王小萍
导师: 谭季青
关键词: 动力气象学,模式,可预报性,相关系数,标准误差,系数,统计检验,支持向量机,预报技巧的预报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为了检验T213模式的性能与产品的质量,了解其可预报性,本文用2002年1月1日至2004年5月31日两年5个月的资料,计算模式总体场的标准误差和相关系数;同时采用5×5经纬度网格,计算了5个要素场各层次的标准误差和相关系数,并对不同季节的场作了比较讨论。在进一步了解预报技巧(即距平相关系数ACC)变化的特征、规律和关联因子的基础上,对预报技巧变化的机制作了一个初步探讨。基于大气时空变化的复杂性,我们针对各个季节分别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用来预报预报技巧的模型。对上述结果的研究表明:(1)标准误差和相关系数在不同季节、空间和不同预报时次情况下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对来说秋季标准误差较好,春冬季节较差,夏季表现得最不稳定。从相关性来看也有相似特点;从预报时效来看,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5个要素场各层标准误差和相关系数逐渐变差;各层上的标准误差分布也比较有特点,温度场由低层到高层标准误差总体趋势减小,相对湿度场却反之。高度场、uv风分量场的总体趋势却表现为中层标准误差大,低层和高层相对较小;(2)建立预报预报技巧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该模型预报的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值可以较好地反映预报技巧变化的趋势。说明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预报技巧的预报是可行的,有意义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的可预报性理论
1.2 预报技巧的预报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气的可预报性理论
2.1.1 可预报性理论研究现状
2.1.2 T213模式可预报性研究现状
2.2 预报技巧之预报的研究现状
2.2.1 预报技巧的定义
2.2.2 预报技巧之预报研究现状
第三章 对T213预报场可预报性的检验评价
3.1 T213模式各要素场各层总体预报效果
3.1.1 温度场总体检验结果分析
3.1.2 高度场总体检验结果分析
3.1.3 uv风分量场总体检验结果分析
3.1.4 相对湿度场总体检验结果分析
3.2 T213模式输出各要素场在二维空间上的检验效果
3.2.1 500hPa高度场检验
3.2.2 500hPa、850hPa温度场检验对比
3.2.3 700hPa、850hPa相对湿度场检验对比
3.2.4 300hPa、850hPa风场检验对比
3.3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预报技巧及其因子的提取
4.1 模式运行两年半来的整体预报技巧
4.2 预报技巧的准周期变化
4.3 预报技巧的因子分析
4.3.1 初始场因子分析
4.3.2 分歧场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预报技巧的预报方法
5.1 SVM模型原理
5.2 构建SVM预报模型
5.2.1 输入变量的选取
5.2.2 模型参数优化
5.2.3 预测与训练
5.3 预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9-02-12
相关论文
- [1].粗糙集理论在积雨云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 郭启铭.中国民航大学2008
- [2].中国月、季平均温度和降水量的潜在可预报性估计[D]. 赵晓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 [3].一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可预报性研究[D]. 翟丹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
- [4].T63L16气候模式预报能力和可预报性研究[D]. 许晓光.兰州大学2008
- [5].基于副高活动的T213模式在东亚地区的实际可预报性诊断研究[D]. 陈中赟.浙江大学2007
- [6].2005年6月华南致洪暴雨的成因分析及可预报性研究[D]. 许晓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 [7].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时间变率与东亚夏季风潜在可预报性关系的研究[D]. 李秀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
- [8].观测系统影响试验与可预报性研究[D]. 谭晓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
- [9].非线性优化方法在大气运动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应用[D]. 张磊.华东师范大学2005
- [10].中国旬降水年变化特征的区域分布和可预报性研究[D]. 王小玲.南京气象学院2002
标签:动力气象学论文; 模式论文; 可预报性论文; 相关系数论文; 标准误差论文; 系数论文; 统计检验论文; 支持向量机论文; 预报技巧的预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