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 张飞
导师: 李晓峰
关键词: 聚族而居,家族文化,家族祠堂,祭祀,嬗变,功能转型
文献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家族祠堂的兴建是鄂东南农村地区广泛存在但又极其重要的建筑现象,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祠堂,有的甚至是多个,其类型与布局对血缘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支配性的作用。本文以鄂东南家族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它学科在传统村落及其社会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乡土考察和调研,对家族祠堂的产生、发展及未来走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把握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和现阶段的建设现代农村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与建议。第一部分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及现状、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选取鄂东南祠堂为研究对象的原因。随后三个章节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别从产生背景、类型和功能等方面对传统血缘村落和祠堂进行较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揭示传统祠堂及村落的形成原因和发展的脉络。接着进入嬗变部分,分析家族祠堂在近百年来受的冲击及自身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分析推测家族祠堂这一建筑类型未来的走向及命运。最后一部分是案例部分,共有八个案例。这是通过考察、测量和访谈后整理出来的调查报告,也是本文立论的基础与关键的实证。作者认为,后半部分(案例调查报告)的价值可能大于前半部分的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5 既往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1.8 相关概念
2 背景——鄂东南家族祠堂的产生
2.1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背景
2.2 鄂东南的地域文化背景
本章小结
3 结构——鄂东南家族祠堂的等级与类型
3.1 鄂东南家族祠堂的发展演变
3.2 鄂东南家族祠堂的类型概述
3.3 宗族与宗祠
3.4 房头与支祠
3.5 家庭与家祠
本章小结
4 功能——鄂东南家族祠堂的作用
4.1 家族组织仪式活动的场所
4.2 族人日常生活的中心
4.3 其它
本章小结
5 嬗变——辛亥革命以来鄂东南家族祠堂受到的冲击
5.1 动因
5.2 变迁中的鄂东南家族祠堂
本章小结
6 选择——鄂东南家族祠堂的走向
6.1 走向之一——消亡
6.2 走向之二——延续
6.3 走向之三——新生
本章小结
附录
案例分布图
案例分析统计表
案例1 阳新浮屠镇:李思讃公屋
案例2 阳新浮屠镇:太泉村公屋
案例3 阳新三溪镇:伍氏宗祠
案例4 阳新荻田乡:李氏宗祠
案例5 通山通羊镇:熊家大屋
案例6 通山大路乡:王明璠大夫弟
案例7 阳新白沙镇:梁氏宗祠
案例8 民间建筑师访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6-04-05
参考文献
- [1].赣鄂地区移民通道上雷氏家族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特征比较研究[D]. 王圣林.华中科技大学2011
- [2].LJ集团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李杰.湘潭大学2014
- [3].怡亲王家族建筑特色及成因探究[D]. 刘子娴.北京工业大学2017
- [4].醇亲王家族府邸、花园、园寝建筑特色及成因探究[D]. 赵超.北京工业大学2016
- [5].无锡近代杨氏家族园林探析[D]. 高凡.北京林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鄂东南民间营造工艺研究[D]. 杨鸣.华中科技大学2006
- [2].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模式研究之一易地保护模式[D]. 张靖.华中科技大学2006
- [3].试论四川汉地宗祠的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D]. 王兆燕.四川大学2007
- [4].族谱、墓地与祠堂[D]. 张先刚.厦门大学2007
- [5].鄂东南地区乡土建筑研究[D]. 厍金杰.武汉理工大学2008
- [6].村庙、祠堂与祭祀仪式[D]. 郑珊珊.中央美术学院2007
- [7].通山县乡土建筑的人文地理学研究[D]. 陈柳.华中科技大学2004
- [8].鄂东南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 江岚.华中科技大学2004
- [9].祠堂的重建[D]. 苗运长.中央民族大学2006
- [10].传统与转型:村落宗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D]. 莫书有.广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