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广汉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采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051-03

Laparoscopicandtraditionalopenoperationcurativeeffectanalysisforthetreatmentofacutecalculouscholecystitis

Junzhang

Thesecondpeople'shospitalofguanghanSichuanguanghan618300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acutecalculouscholecystitisbylaparoscopicandtraditionalopenabdominalsurgeryclinicaleffects.Methods78casesofacutecalculouscholecystitispatientsforthestudy,pidedintolaparoscopicandlaparotomygroup.ResultslaparoscopicpatientdataareobviouslysuperiortotheopenGroup.ConclusionsLaparoscopictreatmenteffectisideal,youcanspeeduptherecoveryofpatientswith.

【Keywords】Laparoscopyandlaparotomyinacutecalculouscholecystitis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主要的起病原因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进而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滞留,出现细菌感染,导致急性炎症。该病在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黄疸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腹部压痛范围逐渐变大,同时肝功能出现异常,甚至会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情况,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针对于该疾病,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式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而对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控制炎症,待确定好病情后在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中又分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因此,为了研究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7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7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的患者为39例,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26至64岁,平均年龄(48.4±4.7)岁;开腹组患者为39例,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19例,年龄25至67岁,平均年龄(45.2±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恶心呕吐等。(3)排除患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4)排除妊娠期的患者。(5)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实施常规的术前准备,做好备皮、清洁以及禁食等准备工作。

1.3.1开腹组本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取患者的截石位,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予以患者呼吸插管,在患者右上部腹部进行手术切口,切口长约10cm,并且逐渐的将腹部的各组织进行游离,成功开开腹后,将胆囊周围ude组织进行游离,完全暴露胆囊,在结扎后将胆囊切除,同时在肝下部置入导管,观察患者的情况,无异常后进行缝合。

1.3.2腹腔镜组本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在患者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建立气腹,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切空的数量,一般为三孔或者四孔,置入腹腔镜后,观察患者胆囊情况,并根据腹腔镜将胆囊周围的组织进行游离,完全暴露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随后切除胆囊,在肝下放置导管,观察患者情况,无异常后进行缝合[3]。

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且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防止出现感染现象。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情况(包括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

1.5判定标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通过自拟的疼痛自量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调查,满分为6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研究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的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1.2±9.7)min、(114.3±19.2)ml。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6±12.4)min、(172.5±29.8)ml,腹腔镜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1±0.6)分、(15.7±5.4)h、(5.1±1.6)d;开腹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0.4)分、(26.4±7.1)h、(9.7±2.8)d,腹腔镜患者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开腹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7例,发生率为17.94%,其中切口感染3例、肠粘连1例、胆心反射2例、胆总管损伤1例;腹腔镜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2例,发生率为5.12%,其中肠粘连1例、胆心反射1例。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对比

开腹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为15例,满意的为18例,不满意的为6例,满意率为84.61%,腹腔镜组患者非常满意的为19例,满意的为20例,无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100%,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开腹组患者显效的为16例,有效的为18例,无效的为5例,有效率为87.17%;腹腔镜组显效的患者为18例,有效的为20例,无效的为1例,有效率为97.43%,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中针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在传统的治疗中,开腹手术治疗方式为临床中主要的方法,但是该治疗方式的切口较大,不容易恢复,并且缝合后不美观,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伤口由于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出现感染的现象,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恢复,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太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理念在外科的广泛深入发展,该技术以其损伤轻、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低等优点逐渐应用于临床,并被人们所接受。腹腔镜探查术应用于内科急诊中在不需要打开腹腔的情况下便可以探查到腹腔内,从而能够清晰反映腹腔内各个脏器的情况,各脏器表面的病变都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到,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些试验研究的结论。在腹内操作时,脏器不暴露在空气中,对肠道刺激较小,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快,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患者在术后12h后就可下床进行轻微锻炼,帮助患者恢复,并且该手术切口比较美观,保障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并且有相关文献报道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备以下几点优势:(1)切口小,创伤小,完全避免了开腹手术伤口长期暴露导致感染的发生,并且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2)采用腹腔镜可以清晰的观察患者腹部情况,同时针对与开腹手术不宜察觉的位置,其腹腔镜也能清晰的显示出来,为手术提供准确的数据,降低手术风险。(3)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胆总管损伤较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传统的开腹手术其创伤较大,患者的卧床时间较长,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因此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可以及早的进行运动,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数据明显优于开腹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腹腔镜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为2例,其中肠粘连、胆心反射各1例,完全少于开腹组,同时,在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方面,腹腔镜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的84.61%,另外,在总治疗效果方面,腹腔镜组有效率为97.43%,开腹组有效率为87.17%;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中,采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加速患者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是改变原有传统手术的模式,由于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术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创口恢复的较快,治愈率高,并无其他不良反应。但是腹腔镜对操作者要求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对术中出现相关情况能作出一定预测能力,明确了解解剖学结构上的基础,对血管、组织等结构变异及突发情况正确处理有一定实战经验。总之,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中,采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其预后情况良好,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旭军,胡庆华,程金儒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最佳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J].西部医学,2015,27(7):999-1001.

[2]赵振军,江祖德.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5):32-34.

[3]张勇,何涛,王彦生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8例临床疗效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148-149.

标签:;  ;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