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据统计,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学生大约1.9亿人,其中65%居住在农村地区,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在逐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完善。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新机制),改革两年多来,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积极推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都处于较低水平,因而义务教育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较差,师资力量不足,违规使用经费和“变相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本文以中国教育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查和总结分析,界定农村义务教育的产品属性,阐述不同时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情况,归纳总结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较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债务严重,“新机制”运行存在“效率缺陷”等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之上,从教育经费的供给和需求,投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应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合理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建立经费绩效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优化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选题背景1.2 目的、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3.1 国外研究状况1.3.2 国内研究状况1.4 研究内容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创新点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5.2 可能的创新点1.6 研究方法1.6.1 调查法1.6.2 文献研究法1.6.3 系统分析法2 相关理论分析2.1 公共产品2.1.1 纯公共产品2.1.2 准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2.2 义务教育属公共产品范畴2.2.1 义务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2.2.2 义务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2.3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政府进行干预2.3.1 公共经济学中市场失灵论2.3.2 福利国家经济学2.3.3 公共选择理论2.4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各级政府共同责任2.4.1 效率损失2.4.2 投资与收益不相称2.4.3 各级政府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主体3 不同时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情况3.1 “国家财政统包”时期(1949年-1984年)3.2 “以农民投入为主”时期(1985年-2000年)3.3 “以政府投入为主、公共财政为保障”新时期(2001年-)3.3.1 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2001年-2005年)3.3.2 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的义务教育阶段(2006年-)3.3.3 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对比分析4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4.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不足4.1.1 我国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比例较低4.1.2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偏低4.1.3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缺口大4.1.4 新机制实施后,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有所减少4.2 地方财政压力较大4.2.1 从全国财政收入比例、受教育的人数的关系来看4.2.2 从中央财政支出与义务教育投资的关系看4.2.3 从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与义务教育投资的关系来看4.2.4 “县级”政府教育经费负担较重4.3 农村教师工资保障不足4.3.1 农村教师工资待遇较低4.3.2 农村教师津补贴少,城乡差距大4.4 农村义务教育负债严重4.4.1 农村义务教育负债情况4.4.2 农村义务教育负债形成的原因4.5 新机制运行存在效率缺陷4.5.1 预算编制不科学,约束软化4.5.2 政策的落实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有所影响4.5.3 许多规模小的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4.5.4 “校财局管”造成办学成本增大,办事效率低5 国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经验借鉴5.1 美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概况5.1.1 美国基础教育投资在国家教育中占相当大的比例5.1.2 美国教育经费的分配情况5.1.3 美国教育经费依据需求存在差异5.2 法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概况5.2.1 法国教育经费支出的分类5.2.2 法国教育经费保障水平5.3 英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概况5.4 日本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概况5.5 几点启示与经验借鉴6 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对策研究6.1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6.1.1 加大教育财政投入6.1.2 逐步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减轻地方财政压力6.1.3 将义务教育投资主体重心上移,切实减轻“县级”财政压力6.1.4 大力鼓励民间和私人投资,扩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6.1.5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6.2 合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6.2.1 进行债务调查,划清债务时限6.2.2 建立债务化解激励机制6.2.3 采取回收债权偿债6.2.4 发行教育债券偿债6.3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6.3.1 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6.3.2 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6.3.3 精简、压缩中小学非教学人员6.4 建立绩效管理模式,提高经费运行效率6.4.1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绩效管理模式6.4.2 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科学编制经费预算6.4.3 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财务培训6.4.4 加强民主建设与法律建设结束语注释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村论文; 经费保障论文; 失灵论文; 绩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