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5·12”震后北川县山地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的“5·12”震后北川县山地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Ms8.0级特大地震,举世为之震惊。其重灾区范围超过了10万km2,波及范围之广,损失之惨重,为多年来罕见。汶川地震除直接破坏建筑物、道路、设施外,还引发了大量的山地灾害:崩塌、滑坡、碎屑流、泥石流、堰塞湖等,冲毁道路、填塞河道、摧毁掩埋居民点,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引发此次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震,至今仍活动频繁。地震发生在切割强烈的高山峡谷区,地形起伏较大,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历来为崩滑流等山地灾害的高发区。强震过后,山体疏松、满目疮痍,使得原本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雪上加霜,加之此次地震余震不断,在强降雨等条件下引发新的山地灾害的可能性极大;以崩塌和碎屑流为主的山地灾害,在强震区成群成片分布,形成了大量的松散物质,为降雨引发大规模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重大泥石流灾害的隐患,长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因此,加强震后防灾减灾工作刻不容缓,山地灾害研究任重而道远。本文收集了研究区的遥感数据、地震数据、基础的地理和地质数据等资料,完成了以下工作:①对SPOT-5、IKONOS、CBERS-02B、航片等多源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译,完成了研究区震后山地灾害遥感信息提取、检查和野外验证;②结合1:5万地形图和地质图、1:20万地质图、地震数据等,通过GIS平台对已有的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处理,提取了相应的专题要素;③综合地震的烈度、北川地质与地理特征等,对研究区的山地灾害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空间分析:统计分析了灾害点密度分布、灾害点与地震烈度、余震、地质构造、高程、坡度、坡向、地层岩性、水系以及降雨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地质构造、地震烈度、坡度等因子对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较大,山地灾害的发生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初步分析研究区内震后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为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基础,也为北川县震后的长期性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理论和现实意义并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山地灾害研究现状
  • 1.2.2 基于RS 和GIS 的山地灾害信息提取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交通位置
  • 2.2 自然地理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基础地质
  • 2.3.1 地形地貌
  • 2.3.2 地质构造
  • 2.3.3 地层岩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水文地质特征
  • 2.4.2 工程地质条件
  • 2.5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 2.6 已有山地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 第3章 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 3.1 数据源选择
  • 3.1.1 SPOT-5
  • 3.1.2 IKONOS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几何纠正
  • 3.2.2 影像融合
  • 3.2.3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 3.3 山地灾害影像特征分析
  • 3.3.1 崩塌
  • 3.3.2 滑坡
  • 3.3.3 泥石流
  • 3.4 山地灾害遥感解译
  • 3.5 山地灾害地形信息提取
  • 3.5.1 等高线
  • 3.5.2 坡度
  • 3.5.3 坡向
  • 第4章 山地灾害发育规律分析
  • 4.1 灾害点密度分析
  • 4.2 地震烈度的影响以及余震作用
  • 4.3 地质构造条件、断层上下盘效应影响
  • 4.4 地形地貌与灾害分布的关系
  • 4.5 地层岩性影响
  • 4.6 水文等与山地灾害分布的关系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北川县山羊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建议[J]. 四川畜牧兽医 2020(05)
    • [2].北川县金银花引种栽培规范化生产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9(18)
    • [3].参观新北川县城有感[J]. 晚晴 2020(01)
    • [4].希望[J]. 小说月报 2008(07)
    • [5].汶川地震作用下北川县城建筑物损毁机制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 [6].北川县举办“川浙携手脱贫奔康”劳务协作招聘会[J]. 四川劳动保障 2018(08)
    • [7].北川县城迁址与避让思维[J]. 小学生导读 2011(11)
    • [8].二月八日,我去了趟北川县城(组诗)[J]. 星星诗刊(上半月刊) 2009(07)
    • [9].北川县地震后院前急救疾病谱的流行病学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04)
    • [10].震后北川县旅游业恢复发展竞争分析[J]. 中国商贸 2010(01)
    • [11].北川县旅游市场定位及细分与市场营销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0(S6)
    • [12].以北川县图书馆为例探讨地震灾区图书馆重建思路[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03)
    • [13].北川县“5·12”受灾档案抢救第二批成果交付使用[J]. 四川档案 2009(06)
    • [14].四川北川县漩坪电站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初报[J]. 四川动物 2008(01)
    • [15].“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J]. 中国减灾 2008(06)
    • [16].北川县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的探索[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S1)
    • [17].北川县教育设施服务区划分方法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0)
    • [18].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地表断层破裂特征[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 [19].5.12地震后的北川县城[J]. 决策咨询通讯 2008(S1)
    • [20].分析北川县羌绣当前发展现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8)
    • [21].北川县灾后旅游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6)
    • [22].倾力援助 奉献爱心[J]. 砖瓦世界 2008(06)
    • [23].造城不如造市[J]. 首席财务官 2014(05)
    • [24].“5.12”地震三年后北川县地震亲历者心理应激水平评估[J]. 卫生研究 2013(01)
    • [25].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3)
    • [26].关于北川县小城镇灾后恢复重建,抗震设防标准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8)
    • [27].2009年北川县蝇密度现状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 2011(02)
    • [28].山区聚落与耕地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北川县为例[J]. 山地学报 2019(02)
    • [29].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城防洪计算[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0(05)
    • [30].北川县城地震震害科考调查的几点反思[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标签:;  ;  ;  ;  

    基于遥感技术的“5·12”震后北川县山地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