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吴瑶[1](2021)在《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曾祺行迹颇广,可谓是一生都在用脚步丈量世界。从小就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的他,地理经验之丰富也是情理之中。他的跨地域的地理经验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上。从小说所涉及的地理空间入手,可以发现具有地域特征的地理景观、人物形象以及民俗文化这三项是汪曾祺建构小说地理空间的主要骨架。除此之外,地域性的语言也是关键要素。尤为重视语言的汪曾祺,不仅在语言观上强调方言的重要性,更在小说创作的实践中化用了自己在高邮、张家口、上海、北京等地暂居时所积累的方言材料。以上这些为其小说增添了浓郁的地域色彩,也展示出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究其创作的动因,这些带有地域色彩的小说是他地理经验的文学性表达。汪曾祺复杂的地理根系(原乡地高邮、求学地昆明、暂居地上海、下放地张家口、定居地北京)以及情感历程影响了他对地方的情绪体验,且地理根系所带来的地理记忆也影响了他在小说篇目上的设置,他的小说几乎以高邮、昆明、张家口、北京这四地为主要背景。并且,原乡高邮文化以及非高邮的异乡文化也影响了他在语言表达、审美追求、人物刻画以及表达技巧上的选择。至于从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看待汪曾祺小说的价值,更能见出地理环境对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性。汪曾祺的地理感知使其在创作风格上注重“写意境”与营造“须知世上苦人多”的悲剧意蕴。而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的地理景观书写也为其提供了续接1920年代文坛“私人叙事”的契机,他对传统地理意象的捕捉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代文坛新时期以来的审美意识的复苏。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成就也给其故乡苏北小城高邮“正名”,与其同时,他也为江苏的当代里下河小说流派树立了新的写作典范。
徐德明[2](2021)在《汪曾祺、老舍的文苑“叠影”与文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汪曾祺写《老舍先生》,两个作家文心相通,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艺工作叠影是一段微观文学史。文苑中人一个看另一个,文章中花、酒、画、曲目等艺文生活也隐喻历史。这些喻象别有洞天,返照老舍、汪曾祺的文艺互动,彰显他们"文武昆乱不挡"的多文类、多体式、跨艺术形态的创造,辐射着过去未来的文脉,文心是其贯穿逻辑。沿溯其文心,可见民间说"话"与桐城派古文的创造性转化,显见其对学科后设内涵的超越。
王娇[3](2020)在《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汪曾祺的创作中包含了大量与艺术辩证法相关的内容。总结这些内容,挖掘汪曾祺的艺术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探讨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和表现,这些工作对于深化理解汪曾祺和认识现代汉语写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这方面作一些尝试。全文包括六章。第一章为艺术辩证法概说。此章简要总结中国艺术辩证法的产生,指出具体作家对艺术辩证法的使用方式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汪曾祺是从扎根中国艺术传统的深度,从发挥中国艺术精神的高度,把握艺术辩证法,其把握方式契合了中国艺术辩证法的特点。因此本章还从语言和思维入手探讨中国艺术辩证法的特点,主要是“以物观物”和“与物浑融”的态度、“反”的运动方式、灵活却又充满张力的语言形式。第二章通过儒道思想的熏陶、书画戏曲的“秘响旁通”、生命体验与启悟三方面来追溯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第三章以艺术辩证范畴为线索,简要概括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内容。第四、五、六章则分别围绕情感、人物、结构和语言四个方面,通过文本细读,提取出浓淡、整散、曲直、繁简、雅俗、平奇等几对辩证矛盾,来分析汪曾祺在小说和散文中如何把握这些艺术辩证范畴,以形成或实现其“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的艺术追求;同时这三章也分析汪曾祺的把握方式与中国艺术辩证法之特点的关联,此种关联是汪曾祺“回到民族传统”之呼声的根据和力量所在。最后在这些基础上,总结汪曾祺对当代小说散文创作的启示。
王小彦[4](2020)在《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文中认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躲避战火、维系生存,大批京剧戏班和艺人纷纷南下,其中不乏名家名角儿,作为“大后方”的云南,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之所和生存条件。京剧艺人和戏班把京剧流播到包括云南在内的西南地区,丰富的剧目为本土和内地逃难而来的群众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方式,戏班排演的反抗侵略剧目激励了民众抗日的决心和信心,高水平的艺人也影响和促进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同时,随着局势的变化,针对众多戏班和演出,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抗战胜利后,很多京剧艺人复原返乡,定居在云南各地的则成为了云南京剧发展的基础,为日后云南事业的腾飞储备了人才,埋下了种子。《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抢救性搜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文献和口述历史,从抗战前京剧发展现状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切入,结合当时云南的戏剧文化背景,宏观分析京剧在大后方的生存条件。分别从“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戏迷的京昆活动”“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入滇艺人对云南京剧发展贡献”五个方面展现抗战时期京剧在云南的生存和发展历程,找到了云南京剧自1950年后在中国京剧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同时也弥补了因年代久远,资料散失严重而缺乏完整呈现的一部分地方戏曲史。
孙晓东[5](2019)在《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研究对象,从一纵一横两个方向展开论述。纵向研究对“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进行梳理,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作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横向研究解决研究综述中提出的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演剧中存在问题,力求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具体研究推向深入。第1章绪论部分,对目前京剧“隋唐”故事戏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从剧目、表演、剧本三个方面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在剧目研究中对剧目来源与嬗变的研究比较薄弱,在表演研究中应加强对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研究以及对代表剧目的艺术价值评价,在剧本研究中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本改编、演变及文学价值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第2章则纵向梳理“隋唐”故事的跨文体演变,将京剧之前的“隋唐”故事在不同文体中的发展作深入的考述,在为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的参照背景的同时,亦与京剧“隋唐”故事戏一同构成“隋唐”故事发展的整体脉络,从而便于余论中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第3章为剧目研究。首先将京剧“隋唐”故事戏现存剧目作梳理和分类,按照题材、行当和主角身份分别分类,从而得出京剧“隋唐”故事戏中生角的军事战争戏最多,并形成了薛家将、秦家将等系列家将戏,这与“隋唐”故事以隋唐易代的军事斗争及唐初对外战争为主要内容是相一致的。其次是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来源研究,分别从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京剧演员自创剧目、改编传统戏剧目来探讨。其中以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为重点考辨对象,分别从徽剧、汉剧、昆曲和秦腔四个剧种对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的影响作具体的考辨。再次为剧目嬗变研究,分别从剧目地位的变迁、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和剧目的散佚三个方面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嬗变情况。第4章为表演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中很多剧目经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成为京剧表演艺术流派的代表剧目,并且在京剧行当的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本章首先探讨京剧表演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艺术,分别以谭派老生代表剧目《当锏卖马》《南阳关》、俞派武生代表剧目《晋阳宫》《四平山》和黄派武生代表作《独木关》《凤凰山》等为例探讨京剧艺术流派代表作中“隋唐”故事戏表演成就。其次从京剧表演行当的角度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贡献,分别从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和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等三个方面呈现不同行当京剧表演艺术家演绎京剧“隋唐”故事戏剧目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京剧表演行当发展的贡献。再次,清宫演出作为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隋唐”故事戏的演出亦占有很大比重,对民间京剧“隋唐”故事戏也有重要影响。第5章为剧本研究。京剧“隋唐”故事戏存世剧本八十余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首先,以这些剧本为基础,结合民国以来对京剧剧本改编的讨论,探讨京剧剧本改编的策略与效果。这部分以程砚秋的《柳迎春》和马连良的《临潼山》为例,探讨旧戏改编的策略和效果,可以看到对剧本和在崇古与创新上的辩证选择的前者成功、后者失败的主要因素。其次,由于京剧是演员表演为中心的剧种,再加上京剧演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京剧剧本大多唱词粗鄙不文、缺少华彩,剧本结构简单粗疏,显得文学性不强。因此,如何评价京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对京剧文学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京剧“隋唐”故事戏为整体,探讨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最后在余论部分揭橥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内涵与价值。
李丹凤[6](2019)在《汪曾祺晚期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国家百废待兴,旧的写作风气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一些敏锐的知识分子开始尝试重建新的美学趣味与标准,文坛一时间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盛况,汪曾祺也位列其中。汪曾祺是一个创作年代跨度很大的作家,这在上世纪的小说家中并不多见,甚至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到了新时期以后,也鲜有作品问世。作为小说界一个独特的存在,汪曾祺的创作理念、创作内容、创作周期与热情尤其值得关注。1985年是一个时间节点,经过“受戒式”的抒情,汪曾祺敏捷地步入了人生的晚年,创作内容和风格为之一变,美的抒情和生活的诗意不再是他创作的主轴,他开始关注人生中难解的命题。汪曾祺在晚期小说中对旧日的生活频频回望,孜孜不倦地书写他所熟知的民间。汪曾祺晚年以清醒沉重的笔触、错综复杂的叙述方位和回忆式的地域情怀表现普通人的爱与死、生活与命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本论文立足于汪曾祺的晚期小说,对其创作展开思想艺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梳理汪曾祺晚期小说创作的时间分期,展示创作成果和学术界关于汪曾祺晚期小说的研究概况,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其次,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指出汪曾祺晚期小说较早中期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嬗变,进一步提出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主要分析汪曾祺晚期小说思想蕴涵。本章从汪曾祺晚期小说创作的民间立场出发,提炼出饮食、死亡与性等基本的创作元素,展现汪曾祺对于生活本质的发掘与创作态度。第三部分是正文第二章,主要分析汪曾祺晚期小说艺术特色。本章从小说的叙述艺术和语言艺术入手,探究汪曾祺晚期小说中的文章变法。多重变换的叙述方位是汪曾祺晚期小说重要的艺术实践,精准的叙述语言、贴切的人物语言和疏落有致的“盆景式”修辞为小说营造出“似真”的艺术氛围。第四部分是正文第三章,探究汪曾祺晚期小说创作成因。受时代环境、个人气质与遭遇的影响,汪曾祺晚期的创作情绪是复杂的,由幼年失恃和中年变故引发的内心创伤难以恢复,晚年的汪曾祺身上有浓重的悲剧气质,在开放的创作环境下,他对自我的内心进行了清算,这可以看作他晚年小说写作的初衷。第五部分是结语,汪曾祺以不断求新求变的精神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在人生的晚年仍然为一时代的小说做出了可贵的创作实践,他的与生活、时代同进退的精神代表了我们坚韧皮实的民族精神。
胡雪[7](2017)在《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活美》文中提出汪曾祺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文革”时期歇笔,直到八十年代复出文坛,小说创作颇丰并逐渐获得文坛的关注和青睐。纵观其小说创作的一生,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眼光,开拓文学和生活的更多可能。该文本分三个部分探究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生活美所呈现的状貌、特点及成因。第一部分梳理汪曾祺小说所表现的生活,概括其自叙传性质书写下的生活美创作对象。这部分是就创作内容上的审美化归类;第二部分尝试定义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活美所体现的审美特质,从淡、雅、真三个美学特质,得出其小说创作所形成的的审美格局。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汪曾祺小说能体现出如此格局的生活美的成因,从内在作家潜意识等心理要素、性格特征及外在教育背景和社会文化熏染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
刘霞云[8](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冯晟[9](2018)在《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文中提出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从更新民族文化的时代需要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参与现实,面对母体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问题,是两岸当代作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作家林佩芬与叶广芩来说,出身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贵族世家,使她们拥有相似的文化与写作起点,在知识结构上有别于同时期的大部分当代作家。受到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影响,林佩芬的创作特色主要表现为“整理国故”,文以载道,将史实考辨与心理剖析融合,力图做到“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在现代性的价值观与运作逻辑下延续中华文化道统,并全力塑造出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生命情怀。而经历过大陆政治运动的风浪,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的叶广芩,则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对社会的深入观察“融化新知”,在看似平凡俗常的生活景象中体现出对历史的深沉慨叹,并摒除了民族主义的狭隘疆界,展现出具有世界性的叙事维度。同样作为满族女性作家书写历史,她们的作品调动了家族及个人记忆,和经典的文史资料并加以创造性重构,富于士阶层的精神传统与审美品格;在有效承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亦能吸纳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有益经验,对中国文脉的现代承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都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本研究试图将作品文本及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影响状态都纳入考察范围。结合笔者的有关访谈记录,采用全人比较与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将林佩芬与叶广芩这两位作家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时代氛围、文学活动视作一个整体来省查关照;从而深入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阐释其精神品格与艺术境界,为身处历史转型时期的当代国人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进行的意义追问与寻求,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构成作家经验世界的空间环境与文化资源,结合对两位作家都深具影响的“王孙画家”溥心畲的生平经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本位状态。第二章通过林佩芬创办历史文学研究会的“文人结社”,叶广芩将“文人雅集”拓展至民间的文化活动,总结出她们不同的性格特质与镕冶经典、优游不迫的文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位作家的散文创作加以具体说明。第三章则结合两位作家关于明清历史小说的创作,分析并总结了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小说创作修复民族记忆,传达个人情怀与文化追求,并发掘民族之魂的创作经验。第四章总结了这两位作家“离散”身份带来的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承袭,以及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历史叙述中对士君子风骨情怀的坚守。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作诠释及拥护的立场上,林佩芬侧重于推广关怀,叶广芩则偏重慨叹深省,都体现出笃情重义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在审美范畴中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化诗学的艺术至境。第五章展现了两位作家身处台湾与大陆同中有异的文化语境中,在历史演化中的叙事新质:林佩芬的《洞仙歌》中知识分子兴废继绝的使命感具有亘古不变的历史意义;叶广芩的京味系列小说、《青木川》及秦岭生态小说及日本系列小说中都传递出对传统文化失落的不安与思索,也体现出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杨丽莹[10](2016)在《早期教育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文中认为汪曾祺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不仅在短篇小说领域久负盛名,散文创作颇有成就,对戏剧和民间文艺也很有研究,除此之外,还醉心于书画并独树一格。直至今日,其诸多作品仍值得人们去品味、研究与学习。汪曾祺作品结构不刻意而为,语言平淡朴实、娓娓而谈,却蕴含了深远的意味。细观他的众多作品与语言创作观,不难发现其中常涉及到绘画、书法、戏曲、古文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都与他早年的家庭熏染、学校教育息息相关。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主要包括综合性的人文教育和系统的古文教育。本文主要通过追本溯源的研究方法,以汪曾祺19岁以前所受到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教育是如何对其小说创作产生影响的,寻觅其文学特征与语言创作观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加准确而全面地了解汪曾祺这位文学大家。
二、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以及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地理空间 |
第一节 具有地域特征的地方景观 |
一、似江南水乡的高邮 |
二、近西南边境的昆明 |
三、处西北塞外的山城 |
四、临华北平原的京城 |
第二节 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 |
一、以技长的高邮手艺人 |
二、性格如水的高邮男女 |
三、淳善的北方劳动人民 |
第三节 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书写 |
一、对物质民俗的描写 |
二、对社会民俗的表现 |
三、对精神民俗的状摹 |
第二章 汪曾祺小说中的地域性语言 |
第一节 汪曾祺小说中的方言呈现 |
一、带有江淮风味的高邮话 |
二、保有古语特色的张家口话 |
三、饱蘸吴侬情致的上海话 |
四、充满气韵的京言京语 |
第二节 汪曾祺语言观中的“方言意识” |
一、对方言要有兴趣 |
二、对“方言写作”的尝试 |
第三章 汪曾祺的地理经验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
第一节 汪曾祺的地理根系与其情感历程 |
一、生于高邮 |
二、求学昆明 |
三、停留上海 |
四、下放张家口 |
五、定居北京 |
第二节 汪曾祺地理记忆在小说篇目上的表达 |
第三节 地域文化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 |
一、作为创作底蕴的高邮文化 |
二、增添小说内蕴的异乡文化 |
第四章 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
第一节 汪曾祺的地理感知与其小说风格 |
一、对意境的营造 |
二、对悲剧意蕴的追求 |
第二节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与当代文坛 |
一、“私人叙事”之“风俗画”的复活 |
二、美学复苏之对传统地理意象的捕捉 |
第三节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与地方文学发展 |
一、汪曾祺对当代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引领 |
二、汪曾祺对小城高邮的“赋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汪曾祺、老舍的文苑“叠影”与文心(论文提纲范文)
题解 |
一公共的私人空间 |
1. 诗中有画,画面有声 |
2. 还来就菊花 |
3.“作家领导” |
二作家的共名、岗位与才能 |
1. 文艺工作者 |
2. 工作岗位 |
3. 文武昆乱不挡 |
三现代文学的“话”与“文” |
1.“话” |
2.“文” |
结语 文心面面观 |
(3)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关于汪曾祺的研究综述 |
(二) 艺术辩证法的研究现状 |
一、 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艺术辩证法 |
(一) 艺术辩证法概说 |
(二) 诗性思维 |
(三) 中国的艺术辩证法的特点 |
1. “以物观物”和“与物浑融”的态度 |
2. “反”的运动方式 |
3. 灵活却又充满张力的语言形式 |
二、 汪曾祺艺术辩证法的生成 |
(一) 儒道思想的熏陶 |
(二) 书画戏曲艺术的“秘响旁通” |
(三) 生命体验与启悟 |
三、 多元矛盾的交织——汪曾祺作品中艺术辩证之存在 |
(一) 创作原则和作品风格 |
(二) 体悟历程和审美感受 |
(三) 艺术技法 |
四、 淡中见浓的情与笔简传神的人 |
(一) 浓淡:对人的深切关怀与“气氛即人物” |
1. 浓情:对人的深切关怀 |
2. 淡笔:“气氛即人物” |
(二) 繁简——铺排风俗、日常和白描式人物 |
五、 随物赋形与计白当黑 |
(一) 小说中的散整直曲 |
(二) 散文中的散整直曲 |
六、 语言中的俗雅平奇 |
(一) 汉字思维 |
(二) “大俗中有大雅” |
(三) “寓奇崛于平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抗日战争时期 |
1.1.2 抗战“大后方” |
1.1.3 京剧 |
1.1.4 戏剧 |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1.2.1 选题缘由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研究创新 |
1.5.2 论文研究不足 |
1.6 论文图片说明 |
第二章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和云南戏曲文化环境概述 |
2.1 抗战前京剧发展状况 |
2.2 云南地方戏 |
2.2.1 滇剧 |
2.2.2 花灯(剧) |
2.3 云南民族戏 |
2.3.1 傣剧 |
2.3.2 壮剧 |
2.3.3 白剧 |
2.4 云南地方小戏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文化发展背景 |
3.1 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
3.2 中华戏剧界抗敌后援会云南分会 |
3.3 京剧在云南的分布发展 |
3.3.1 京剧在昆明 |
3.3.2 京剧在昭通 |
3.3.3 京剧在个旧 |
3.3.4 京剧在曲靖 |
3.3.5 京剧在保山 |
3.3.6 京剧在玉溪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入滇的京剧戏班及艺人 |
4.1 京剧戏班 |
4.1.1 厉家班 |
4.1.2 文林社(国粹剧社) |
4.1.3 四维儿童戏剧学校 |
4.2 京剧艺人 |
第五章 抗战时期戏迷的京昆活动——以西南联大为例 |
第六章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法规和京剧准演剧目分析 |
6.1 抗战时期云南戏剧管理条例 |
6.2 抗战时期云南演出京剧剧目分析 |
6.3 案例分析——以昆明“新兴大舞台”为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后记 |
附录 |
附录 A 调研情况记录表 |
附录 B 田野日志 |
附录 C 周明义口述史(京剧艺人部分) |
附录 D 《京剧剧目初探》目录(部分) |
附录 E 导师指导记录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剧目研究 |
1.2.2 表演艺术研究 |
1.2.3 剧本、曲谱整理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跨文体流动:“隋唐”故事的演变 |
2.1 史传与笔记 |
2.1.1 史传中的“隋唐”故事 |
2.1.2 唐宋笔记中的“隋唐”故事 |
2.2 说唱文学 |
2.2.1 话本 |
2.2.2 词话 |
2.2.3 鼓词与评书(评话) |
2.3 戏曲与小说 |
2.3.1 元明杂剧与明清传奇 |
2.3.2 清宫昆弋腔戏 |
2.3.3 “隋唐”演义系列小说 |
小结 |
第3章 剧目研究:来源与嬗变 |
3.1 剧目概述 |
3.1.1 以题材分 |
3.1.2 以行当分 |
3.1.3 以主角身份分 |
3.2 剧目来源 |
3.2.1 源于其他剧种的剧目 |
3.2.2 京剧演员自创剧目 |
3.2.3 改编传统戏剧目 |
3.3 剧目嬗变 |
3.3.1 剧目地位的变迁 |
3.3.2 剧目内容与表演的变化 |
3.3.3 剧目的散佚 |
小结 |
第4章 表演研究:流派与行当 |
4.1 流派表演艺术 |
4.1.1 谭派:《当锏卖马》与《南阳关》 |
4.1.2 俞派:《晋阳宫》与《四平山》 |
4.1.3 黄派:《独木关》等“隋唐”故事戏 |
4.2 行当表演艺术 |
4.2.1 唱工小生与《叫关》《小显》 |
4.2.2 旦角艺术的发展:《樊江关》与《棋盘山》 |
4.2.3 铜锤花脸与《白良关》等“隋唐”故事净角戏 |
4.3 清宫皮黄“隋唐”故事戏演出 |
4.3.1 咸丰末年 |
4.3.2 同治年间至光绪九年 |
4.3.3 光绪九年以后 |
小结 |
第5章 剧本研究:整理改编与文学价值 |
5.1 整理与改编 |
5.1.1 民国时期关于京剧剧本改良的讨论 |
5.1.2 传统剧目剧本改编策略与效果——以《柳迎春》与《临潼山》为例 |
5.2 文学价值 |
5.2.1 前人关于京剧文学的观点 |
5.2.2 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文学价值 |
小结 |
余论:京剧“隋唐”故事戏的整体性特征与价值 |
附录一 :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资料汇编 |
附录二:民国期刊报纸载京剧“隋唐”故事戏资料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汪曾祺晚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汪曾祺晚期写作界定 |
2.汪曾祺晚期小说整体研究概况 |
3.汪曾祺晚期小说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汪曾祺晚期小说思想蕴涵 |
1.1 日常生活与民间书写 |
1.2 文化底色和哲理性内涵 |
1.3 死亡与性的反复书写 |
第二章 汪曾祺晚期小说艺术特色 |
2.1 晚期小说叙述艺术 |
2.2 晚期小说语言艺术 |
第三章 汪曾祺晚期小说创作成因 |
3.1 家庭教养和悲剧气质 |
3.2 新时期的社会环境 |
3.3 回忆式的地域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活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汪曾祺及其创作概况 |
二、汪曾祺小说中生活美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自叙传性质的生活书写 |
第一节 老男孩的童趣 |
1.以第一人称“我”讲故事 |
2.孩童视角的第三人称叙述 |
第二节 在回忆中写“人”的生活 |
1.故乡人思故乡 |
2.西南联大同窗万象 |
3.下乡流寓同伴人——寂寞与温暖 |
4.梨园中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第二章 小说中的生活美特质 |
第一节 淡 |
1.平凡生活冲淡宏大主题 |
2.淡略矛盾冲突 |
3.淡语勾勒文短情长 |
第二节 雅 |
1.俗中见雅 |
2.雅中有乐 |
第三节 真 |
1.切身之真 |
2.返璞归真 |
第三章 小说所体现的生活美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原乡情结 |
1.关于原乡的情绪化记忆 |
2.原乡气质的意识流书写 |
第二节 生活的观察者 |
第三节 随遇而安的雅量 |
第四节 兼容并包的博物家 |
1.传统文化的启蒙 |
2.前辈的影响 |
3.民间集体的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中国传统文脉的复兴与创造 二、作家创作历程 三、作家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
地域文化与文气养成 第一节 |
故都北京: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故乡” 第二节 |
文气养成:积理练识,励志尚学的心理建构 第二章 |
文人情采与士人德性 第一节 |
林佩芬:结社与宗经 第二节 |
叶广芩:雅集与优游 第三章 |
历史小说的淑世致用 第一节 |
士君子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
大历史观视野中的民族文化与融合 第三节 |
典型性格与主观概括 第四节 |
民族记忆与创作启示 第四章 |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一节 |
时代困境的精神突围 第二节 |
情义中国的诗性言说 第三节 |
抒情传统与存在观照 第四节 |
语言与意象的文化美境 第五章 |
历史文化的多棱图景 第一节 |
漂泊者的孤独与历史追问 第二节 |
平凡世俗生活的温情与超越 第三节 |
会通综合的历史真实 第四节 |
天人合一的自然生命 第五节 |
历史阐释的理性诉求与人本意识 结语 一 |
“归根复命” 二 |
创作比较 三 |
历史回声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报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论文 二、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
(10)早期教育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绘画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从观察父亲绘画到醉心于画画 |
第二节 父亲绘画方法与汪曾祺小说构思方式 |
第三节 绘画技巧与汪曾祺小说手法之“留白” |
小结 |
第二章 书法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习书法、“读”帖 |
第二节 汪曾祺文学创作里的书法元素 |
第三节 书法“行气”对其小说气韵、节奏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戏曲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看戏·唱戏·写戏 |
第二节 戏曲与汪曾祺小说的音乐性 |
第三节 戏剧结构与汪曾祺小说结构论 |
第四节 戏曲与汪曾祺炼字析句 |
小结 |
第四章 古文教育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古文诵读 |
第二节 归有光对汪曾祺行文结构与文笔的影响 |
第三节 桐城派对汪曾祺文气论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汪曾祺小说研究[D]. 吴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汪曾祺、老舍的文苑“叠影”与文心[J]. 徐德明. 文学评论, 2021(02)
- [3]汪曾祺艺术辩证法初探[D]. 王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抗战“大后方”云南的京剧研究(1937-1945)[D]. 王小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京剧“隋唐”故事戏研究[D]. 孙晓东. 辽宁大学, 2019(12)
- [6]汪曾祺晚期小说研究[D]. 李丹凤. 伊犁师范大学, 2019(07)
- [7]汪曾祺小说中的生活美[D]. 胡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林佩芬、叶广芩创作比较论[D]. 冯晟. 西北大学, 2018(02)
- [10]早期教育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D]. 杨丽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