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下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影响

软骨下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制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关节软骨的变化,探讨关节软骨下骨质疏松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月龄雌性Wistar大鼠1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1(去势对照组)、去势组、对照组2(维甲酸对照组)、维甲酸组,每组各30只,去势模型的建立:采用切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建立去势大鼠动物模型。对照组1大鼠按去势组方法不切除卵巢,直接关闭切口。维甲酸组模型的建立:按75mg/(kg·d)维甲酸连续灌喂15天,每天一次。对照组2用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5天。处死时间、取材与测量指标: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的4周、8周、12周时每组取10只大鼠处死,处死前测量大鼠的体重,股动脉放血处死。取完整膝关节(包括股骨段、胫骨段各3cm),测量其骨密度,然后用10%EDTA脱钙后石蜡包埋制片分别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番红O染色,0.8cm),显微镜下观察软骨下骨质改变及关节软骨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关节软骨形态进行病理学肉眼观察评分,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关节软骨厚度进行测量。对去势组和维甲酸组分别做软骨下骨BMD值和软骨厚度的线性相关图,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部计量资料均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0只大鼠除维甲酸组在第8周和第12周各死亡1只外,其余均成功完成实验。实验第4周各实验组无论是软骨下骨质还是关节软骨均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到实验第8周,去势组和维甲酸组胫骨软骨下B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维甲酸组与去势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软骨下骨小梁变细数,数目减少,连续性降低,骨小梁板分布离散。第12周,去势组和维甲酸组软骨下BMD与对照组相比进一步降低(p<0.05),软骨下骨小梁变的更为稀疏,数目进一步减少,失去连续性,维甲酸组软骨下骨小梁甚至成棒状或点状排列。4周时各实验组在关节软骨的厚度和形态学改变上没有太大差别。8周时去势组和维甲酸组与对照组相比,软骨厚度变薄(p<0.01),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细胞成团状、巢壮聚集。与去势组相比,维甲酸组关节软骨变化更明显。第12周,软骨厚度进一步变薄(p<0.01),细胞排列更加紊乱,软骨层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软骨表面有小裂隙形成,维甲酸组软骨层内甚至有小囊肿形成。8周和12周时去势组和维甲酸组与各自对照组胫骨关节软骨病理学肉眼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显著(p<0.05),12周时去势组与维甲酸组病理学肉眼评分结果也有明显差异(p<0.01)。分别把去势组和维甲酸组软骨下骨BMD值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度作线性相关,可见在两组中软骨下骨BMD值与关节软骨厚度成正相关,即随软骨下骨BMD值的减小胫骨关节软骨的厚度也逐渐减小。结论:通过去势组和维甲酸组同对照组相比,可见随时间推移软骨下骨逐渐发生骨质疏松样变,相应的关节软骨也发生退行性变。通过去势组与维甲酸组相比较,可见相同周期内维甲酸组比去势组软骨下骨质疏松严重,相应关节软骨退变也严重。所以骨性关节炎随软骨下骨质疏松的加重而加重,临床对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时同时治疗骨质疏松,比单一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要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软骨下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骨质疏松与骨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短波联合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J]. 福建中医药 2014(02)
    • [2].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软骨下骨质异常的MRI表现[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04)
    • [3].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J]. 临床医学 2012(03)
    • [4].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 2010(01)
    • [5].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 西南军医 2012(01)

    标签:;  ;  ;  ;  

    软骨下骨质疏松对骨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