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张红芹

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张红芹

导读:本文包含了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学自译,译者主体性,阐释运作,萧乾

萧乾作品精选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芹[1](2010)在《阐释学视角下文学自译中译者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译即由作家翻译自己的作品,其创作主体与翻译主体同一,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虽然学术界有不少学者亲自操笔将自己的学术论文翻译后发表在国外刊物上,但这类自译与本文所要研究的文学自译大相径庭:前者一般有固定的模式和要求,比较机械;而后者要求自译者最小耗损地准确传达原文意蕴和精神。文学自译者对自己的原作有着深刻透彻的了解,翻译时他就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有效的弹性译法,表达随意、洒脱、富于变化,发挥着极大的主体性。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从一元转向多元、从本体转向主体,从而使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一个热门课题。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系统深入地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各个层面。其中,阐释学作为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与阐释的学科,为翻译研究乃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核心观点“理解是历史的”、“偏见”、“视阈融合”揭示了文学翻译的实质;乔治·斯坦纳提出的阐释运作四步骤理论详尽地阐明了文学翻译的具体过程,这些理论均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自译者集作家译者于一身,地位特殊,在翻译中较之他译者有更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常常为世人带来不朽的译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自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分析,往往从一特定视角考查某一具体自译作家及其译作,而很少关注自译者的主体性。因此,本文据于斯坦纳的阐释运作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结合伽达默尔的“偏见”、“视阈融合”理论,对我国着名自译作家萧乾的自译进行探讨,逐步揭示萧乾在自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及制约。首先,作为自译者,萧乾对自己原作的信任是充分的,因为每部作品都是他智慧、经历、艺术的结晶,饱含着一定的价值。其次,由于文化、宗教、语言等的差异,萧乾深谙译入语读者的偏见,他在理解时就会自我侵入,有意识地误读,尽力消解隔阂,并积极地文化过滤,以期达到译文视域与译文读者视阈的完美融合。同时作为双语、双文化的媒介,他又会积极采用各种翻译策略与手段,吸收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力求再现原文丰姿。上述阐释叁个步骤不可避免带来原文本的缺失,自译者萧乾也必须给予补偿,从而实现语言、文化的移植。通过对萧乾自译作品的研究,笔者探讨了萧乾在自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制约因素,从而得出文学自译者享有更多阐释的空间与自由,他们借助自译修正、补充、提升乃至完善原文本,其主体性、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译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解放了译者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文学翻译应该有多个模式,应该尝试多种不同的译法,这使翻译理论及标准从静态的规范性走向动态的描写性。同时,它也为文学翻译的“忠实”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我们认识到忠实是一个度的问题,是相对的、动态的、多元的,我们应勇于打破传统二元对立藩篱,使翻译研究与实践走向一种动态、和谐的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11-01)

钟慧[2](2009)在《从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看萧乾自译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翻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人们对翻译已经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翻译研究。但在这众多的研究中,对自译作品的研究甚少。鉴于中国许多优秀的翻译家都翻译过很多自己的作品,并且在推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我国资深作家和着名的文学翻译家萧乾的自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二战旅英期间所出版的自译作品短文集《蚕》和通俗读物《中国而非华夏》当中的十叁篇文章进行研究(本研究以2001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萧乾作品精选》中萧乾自译作品的版本为准)。研究以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为理论框架,在对萧乾的自译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文本之外因素的分析重建叁个翻译规范:初级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文本之外的因素包括翻译政策,英国出版社和翻译批评者对译作的评价,译者的翻译观以及翻译目的等因素。通过对译者的翻译观,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评论的研究,发现译者遵循的初级规范是在译文完整性和接受度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但偏向于强调译文的接受度。在对译文文本类型和翻译的直接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译者遵循的起始规范包括以下内容:中英两国极为有限的文学交流以及中英两国的战争状况。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的操作规范包括以下因素: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时所遇到的困难,目的语读者的特点,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和目的语读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翻译目的。并且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本文所选语料的特殊性,即语料为萧乾自译作品,只能对译者的十叁篇文章进行研究分析,这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但是在特定背景下的萧乾自译作品研究有助于重建萧乾当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而这些重建的翻译规范将有助于预测当译者在类似于萧乾的翻译背景下进行翻译时,他将遵循的规范和考虑的因素。因此该研究仍具有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9-06-16)

曹莺莺[3](2007)在《从功能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变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忠实”视为翻译的唯一标准,因而忽视了对变译的研究。近几十年来,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探讨翻译中的文字转换,而是开始关注文字以外的动态因素,包括译者、目的语读者以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变译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目前对变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字词层面,并多见于应用翻译领域,而文学翻译中的变译几乎还无人涉及。基于以上事实,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和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变译规律。文章第四章以《萧乾作品精选》为例,分析译者的翻译目的、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文化差异对变译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变译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有权对原文进行变译,甚至是显着变译,以达到某一特定目的或减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困难。(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7-04-01)

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类的翻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人们对翻译已经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翻译研究。但在这众多的研究中,对自译作品的研究甚少。鉴于中国许多优秀的翻译家都翻译过很多自己的作品,并且在推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我国资深作家和着名的文学翻译家萧乾的自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二战旅英期间所出版的自译作品短文集《蚕》和通俗读物《中国而非华夏》当中的十叁篇文章进行研究(本研究以2001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的《萧乾作品精选》中萧乾自译作品的版本为准)。研究以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为理论框架,在对萧乾的自译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文本之外因素的分析重建叁个翻译规范:初级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文本之外的因素包括翻译政策,英国出版社和翻译批评者对译作的评价,译者的翻译观以及翻译目的等因素。通过对译者的翻译观,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评论的研究,发现译者遵循的初级规范是在译文完整性和接受度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但偏向于强调译文的接受度。在对译文文本类型和翻译的直接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译者遵循的起始规范包括以下内容:中英两国极为有限的文学交流以及中英两国的战争状况。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重建的操作规范包括以下因素: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目的语读者在阅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时所遇到的困难,目的语读者的特点,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和目的语读者的心理特点,以及翻译目的。并且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本文所选语料的特殊性,即语料为萧乾自译作品,只能对译者的十叁篇文章进行研究分析,这必然导致研究结果的局限性。但是在特定背景下的萧乾自译作品研究有助于重建萧乾当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而这些重建的翻译规范将有助于预测当译者在类似于萧乾的翻译背景下进行翻译时,他将遵循的规范和考虑的因素。因此该研究仍具有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参考文献

[1].张红芹.阐释学视角下文学自译中译者主体性[D].中南大学.2010

[2].钟慧.从吉迪恩·图里的翻译规范看萧乾自译作品[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3].曹莺莺.从功能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变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

标签:;  ;  ;  ;  

萧乾作品精选论文-张红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