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

论文摘要

理查·施特劳斯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欧洲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堪称浪漫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大师,尤其是他于19世纪末创作的七部交响诗对标题音乐的发展可谓是居功厥伟。本论文围绕施特劳斯如何在交响诗创作中显现或隐示其标题的内涵情境为主线,观照这些作品的创作情境、音乐形态特征以及音乐体裁问题等,通过交响诗的音乐情节展开方式及叙事手法等研究视角,阐释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及其背后的创作理念,从而解读这些音乐作品在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文化语境中的艺术蕴涵。全文共分为六章,研究内容涉及施特劳斯交响诗的创作语境、标题文本的情节溯源及其解读,以及由这些内容所延伸开来的有关施特劳斯对标题音乐、音乐形式等问题的看法等,同时探究交响诗的音乐语言特征与叙事性表现手法之间的关联。第一章在梳理文学叙事根源、特性及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音乐作品(尤其是交响诗)中的叙事表现特点和话语方式等问题。第二章关注的是施特劳斯创作交响诗时所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交响诗艺术的语境、作曲家的生活情境以及创作历程,解读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文本来源,以及作曲家在这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取舍过程中所融入的审美倾向以及个人的哲学理念。第三章论述了施特劳斯在主题(动机)材料构建基础上,以较为凝固的成型状态呈现、对比、展开以及不同的贯穿方式渗透到整部音乐作品中。这些主题材料常被赋予独特的人物性格面貌或具有特殊的表情涵义,以满足作曲家刻画人物形象、展示内心冲突、表现戏剧性矛盾、制造情感高潮等多种“叙事”需求,并传递出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意图、情感表现以及艺术趣味,成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叙事手法。第四章在分析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整体静态结构如变奏原则、回旋原则、奏鸣原则以及贯穿原则的基础上,探究这些形式结构是如何实现对标题内容的诠释,即标题文本中所表达的内容如何存在于音乐作品的形式建构中。第五章在分析和探究施特劳斯交响诗的织体形态特征、音色的组织方式、音响动态变化与主题材料(动机)以及结构布局之间的联动关系等基础上,解析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织体形态和配器技法的布局中存在的音乐叙事“踪影”。作为总结性思考,第六章在前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标题音乐的叙述特性、叙述过程与情节描写的相互关系等问题,并论述了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音乐叙事手法、“叙事性因素”的存在形态及其交响诗中叙事性因素的意义等,全面解读施特劳斯交响诗的音乐叙事理路及其艺术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 国外有关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研究动态
  • (二) 国内有关施特劳斯交响诗的研究状况与文献资料
  • 三、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体例
  • 第一章 音乐叙事:交响诗的标题蕴涵与话语方式
  • 第一节 文学的"叙事"
  • 第二节 音乐的"叙事"
  • 一、音乐叙事的肇始
  • 二、音乐叙事理论溯源
  • 第三节 交响诗:"情节"与"表述"
  • 一、交响诗:标题文本—叙述文本
  • 二、交响诗的叙述方式
  • 第二章 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语境与历程
  • 第一节 理性与狂迷:1890年前后的德国
  • 第二节 探寻叙事与结构的平衡:从《唐璜》到《英雄生涯》
  • 第三节 文本情节中的叙事话语方式
  • 一、"反英雄性"叙事模式
  • 二、"反讽性"叙事范式
  • 三、"音乐式箴言体"叙事方式
  • 第三章 标题文本的音乐展示(上):主题发展及其音乐叙事
  • 第一节 主题材料的生成系统
  • 一、主题内部形态的关联性
  • 二、核心动机的衍展性
  • 第二节 主题的贯穿方式
  • 一、"点式分解化"主题贯穿
  • 二、"层式立体化"主题贯穿
  • (一) "含混对位"
  • (二) 双调性叠置
  • (三) 有意蕴的多主题并置
  • 三、"预构式综合化"主题贯穿
  • 四、"轴式对称化"主题展开
  • 第三节 主题材料(包括核心动机)的音乐叙事意义
  • 一、形象造型赋予主题材料的形式建构
  • 二、情节更迭与戏剧冲突赋予主体材料的运行
  • 第四章 标题文本的音乐展示(中):结构特征及其音乐叙事
  • 第一节 "叙事情节"与"音乐呈现"
  • 第二节 静态结构原则与动态进程
  • 一、奏鸣原则
  • (一) 两个呈示部、两个展开部以及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
  • (二) "扩大"展开部与"综合"再现部的奏鸣曲式
  • (三) "收缩"再现部的奏鸣曲式
  • (四) "散化主题"的奏鸣曲式
  • 二、回旋原则
  • 三、变奏原则
  • 四、贯穿原则
  • 第三节 结构思维的再审视
  • 一、主题的散体形态与结构的聚合力
  • 二、"量"的不平衡与"质"的均衡
  • 三、"聚合情节线"的结构形态:多义性与混合性
  • 四、结构的混合性
  • 五、结构原则与文本叙事风格相合
  • 第四节 音乐结构中的叙事方式
  • 一、"情节式"叙事方式
  • 二、"叙议式"叙事方式
  • 第五章 标题文本的音乐展示(下):织体形态与配器风格中的音乐叙事
  • 第一节 音响的织体形态
  • 一、点描性织体形态
  • 二、线性分层的织体形态
  • 三、块状对置的织体形态
  • 四、镶嵌式织体形态
  • 第二节 音色的组织方式
  • 一、音色的叠加与消减
  • 二、音色的衔接
  • 第三节 管弦乐音色与其它音乐要素的结合
  • 一、与主题发展方式相吻合的音色布局
  • 二、与特定结构原则相吻合的管弦乐技法布局
  • (一) 与主题性格相对应的音色布局
  • (二) 与段落结构相对应的音色布局
  • 第四节 音响(配器)特性的叙事方式
  • 一、描绘性叙事
  • 二、渲染性叙事
  • 三、哲理性叙事
  • 第六章 施特劳斯交响诗的音乐叙事理路
  • 第一节 交响诗:叙述特性、叙述主体、叙述情节
  • 一、交响诗的叙述特性:二重性
  • (一) 确定性——标题文本的赋予
  • (二) 不确定性——保持纯音乐的特性
  • 二、文本作者与作曲家的"二重叙事"
  • 三、音乐叙事中的情节描写
  • 第二节 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叙事性手法及存在形态
  • 一、施特劳斯交响诗中的叙事性手法
  • (一) 主题(动机):标题文本中主要形象的全面外化和符号化
  • (二) 结构:叙事情节的自然转换和接合
  • (三) 配器与音响织体:意象叙述
  • 二、施特劳斯交响诗中叙事性因素的存在形态
  • (一) "显在叙述层"
  • (二) "潜在叙述层"
  • (三) "意象叙述层"
  • 第三节 施特劳斯交响诗中叙事性因素的功能
  • 一、叙事性因素的表意功能
  • 二、叙事性因素的理性功能
  • 三、叙事性因素的结构功能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施特劳斯编年表
  • 附录二、施特劳斯作品表
  • 附录三、19世纪末施特劳斯交响诗在德国的上演情况
  • 附录四、1888-1908施特劳斯交响诗在美国的上演情况
  • 附录五、有关施特劳斯交响诗创作的部分图片与资料
  • 附录六、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三、乐谱及音响资料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百年前叙事性与描绘性的经典音乐之作——论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的结构创新[J]. 南方文坛 2016(03)
    • [2].《阿里亚德涅在拿索斯岛》:打通理查·施特劳斯的戏剧经脉[J]. 歌剧 2014(12)
    • [3].理查·施特劳斯晚期艺术歌曲Op.88研究[J]. 青春岁月 2017(07)
    • [4].理查·施特劳斯《小夜曲》的艺术表达透视[J]. 艺术研究 2020(05)
    • [5].理查·施特劳斯:十九世纪末的“音诗”乐人[J]. 音乐爱好者 2019(09)
    • [6].从“本我”“自我”“超我”看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题与叙事的关系[J]. 北方音乐 2017(18)
    • [7].浅析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创作特征及演唱要求[J]. 青春岁月 2013(14)
    • [8].理查·施特劳斯“指挥十则”[J]. 小演奏家 2009(03)
    • [9].离别的歌谣——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几个早期录音版本[J]. 音乐爱好者 2008(11)
    • [10].理查·施特劳斯三首歌曲诠释——俞子正教授声乐课堂记录[J]. 歌唱世界 2015(02)
    • [11].生死之“交”,灵魂回响 长野健与理查·施特劳斯的时空对话[J]. 音乐爱好者 2014(10)
    • [12].阿尔卑斯山礼赞 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山交响曲》[J]. 音乐爱好者 2009(03)
    • [13].理查·施特劳斯后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其贡献[J]. 青春岁月 2012(13)
    • [14].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九月》的音乐研究与和声分析[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4)
    • [15].伟大指挥家系列 理查·施特劳斯[J]. 音乐爱好者 2009(12)
    • [16].浪漫音诗《最后四首歌》——聆听理查·施特劳斯离别的歌谣[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12)
    • [17].浅谈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J]. 北方音乐 2018(14)
    • [18].理查·施特劳斯《四首最后的歌》创作特征解析[J]. 人民音乐 2010(03)
    • [19].《理查·施特劳斯歌剧全集》[J]. 歌唱世界 2014(05)
    • [20].理查·施特劳斯——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中的“保守者”?[J]. 人民音乐 2014(10)
    • [21].理查·施特劳斯声乐交响套曲《最后四首歌》的创作手法及演唱分析[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2(04)
    • [22].从理查·施特劳斯的三首艺术歌曲看其创作与演唱风格[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1(02)
    • [23].音乐家的璀璨遗嘱——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J]. 实用影音技术 2010(02)
    • [24].阅读音乐,聆听哲学[J]. 大众文艺 2009(24)
    • [25].古典浪漫最后的君王 理查·施特劳斯[J]. 视听技术 2009(Z1)
    • [26].简述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创作[J]. 黄河之声 2008(17)
    • [2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理查·施特劳斯《落日》[J]. 音乐爱好者 2010(05)
    • [28].理查·施特劳斯“音诗”的调性组织结构特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8(04)
    • [29].唱弹浪漫·畅谈随想——陈其莲理查·施特劳斯系列独唱音乐会[J]. 歌唱艺术 2018(11)
    • [30].保守与激进的二重奏——观理查·施特劳斯两部歌剧的中国首演[J]. 人民音乐 2015(01)

    标签:;  ;  ;  ;  ;  ;  ;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