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毒性作用研究

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毒性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幼体鲫鱼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急性毒性作用;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肝脏和肌肉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O、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进行了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幼体鲫鱼的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两种渔药对鲫鱼24h、48h、96h的半致死浓度以及安全浓度。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鲫鱼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23.34、20.80和20.40mg/L,安全浓度为2.04mg/L;孔雀石绿对鲫鱼24h、48h和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是:0.44、0.35和0.31mg/L,安全浓度为0.031mg/L。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毒性评价标准,二氧化氯对鲫鱼为低毒药物,孔雀石绿对为高毒药物。2.利用浸浴法以4.08,2.04,1.02和0.51mg/L四个二氧化氯质量浓度处理鲫鱼,分别于实验开始的0d,2d、4d、8d、16d、24d,以试剂盒法测定鲫鱼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鲫鱼肝脏中SOD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但一直低于对照组;二氧化氯对肝脏CAT活性无显著影响;肝脏GST的活性在实验初期被激活之后被抑制;肌肉中SOD活力,在低浓度组几乎保持不变,而高浓度组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趋于稳定;肌肉中GST活性因二氧化氯的浓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浓度越高,被抑制的程度越大;肝脏中三种酶的活性均高于肌肉中的。二氧化氯对葡萄糖含量的影响,在低浓度组一直无显著变化,而高浓度组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最高浓度组在第8d时,GLU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CHO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降低后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不同浓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氧化氯对血清ALB的含量几乎无影响;二氧化氯对血清TP的含量以促进作用为主,TP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波动幅度较大,两高浓度组在第8d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实验结束时TP含量略有下降,但所有浓度组的TP含量仍等于或高于对照组。3.研究了在62.00,31.00,15.50和7.75μg/L质量浓度的孔雀石绿胁迫下,鲫鱼组织中抗氧化酶和血清生化指标随时间(0d,2d、4d、8d、16d、24d)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对鲫鱼肝脏SOD活性作用表现为抑制—促进—抑制,且孔雀石绿的浓度越高,SOD活性被抑制或激活的程度就越大;肝脏CAT先被抑制后被激活,最后逐渐趋于稳定,出现诱导的时间较短,高浓度组酶活性变化较低浓度组显著;肝脏GST的活性仅在实验开始时有过短暂的抑制,随后逐渐被激活;肌肉中SOD和GST的活性均为先降低后逐渐稳定,酶活力被抑制的程度与孔雀石绿浓度呈正相关;鲫鱼的血糖对孔雀石绿比较敏感,在暴露初期GLU浓度明显下降,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组GLU浓度一直下降,其他浓度组变化不明显,实验结束时,除最低浓度组的GLU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三个浓度组与对照组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T-CHO对孔雀石绿也较为敏感,在暴露初期T-CHO含量变化不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T-CHO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孔雀石绿浓度的增大和暴露时间的延长,鲫鱼血清中ALB的含量降低;孔雀石绿对血清TP的含量以促进作用为主,所有浓度组的TP含量在实验结束时,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孔雀石绿作用下鲫鱼各指标的变化程度较二氧化氯作用下显著,说明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毒性较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缩略语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渔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研究概况
  • 1.1.2 慢性及亚慢性毒性作用
  • 1.2 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 1.2.1 大分子加合物
  • 1.2.2 细胞色素P4501A1(Cytochrome P4501A1)
  • 1.2.3 应激蛋白或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
  • 1.2.4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
  • 1.2.5 一般代谢酶类
  • 1.2.6 抗氧化防御系统(Antioxidant defense)
  • 1.3 鱼类血液学指标的研究
  • 1.3.1 血液生理指标
  • 1.3.2 血液生化指标
  • 1.4 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简介
  • 1.4.1 二氧化氯
  • 1.4.2 孔雀石绿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条件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二氧化氯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 2.2.2 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二氧化氯对鲫鱼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氧化氯对鲫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2 二氧化氯对鲫鱼肌肉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3 二氧化氯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二氧化氯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 3.3.2 二氧化氯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孔雀石绿对鲫鱼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孔雀石绿对鲫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4.2.2 孔雀石绿对鲫鱼肌肉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4.2.3 孔雀石绿对鲫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孔雀石绿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 4.3.2 孔雀石绿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果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二氧化氯和孔雀石绿对鲫鱼的毒性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