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及其特性研究

两株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及其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从采集的健康植物样品中分离微生物,从中筛选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研究其抑制活性、根际定殖特性、发酵条件和使用技术,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1、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特性从信阳、平顶山、许昌和重庆等地采集的116份植物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871株根际细菌,其中61菌株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活性,从中筛选K9-3和L14-2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具有潜力的两菌株。在室内试验中,K9-3和L14-2均抑制烟草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子萌发,在盆栽试验中显著防治烟草黑胫病,其防治效果达到77.78%和96.29%。另外,K9-3和L14-2均具有根际定殖能力,以双层滤纸法检测在烟草根系定殖密度各为1.30×105cfu/cm和7.0×104cfu/cm,以盆栽检测法测定其根际定殖密度结果,两菌株均在烟草根系保持106cfu/g以上水平的定殖密度,在烟草培育期在根际土壤中定殖密度前期有下降趋势,第7d后定殖密度比较稳定,移栽第21d时均保持在5×104cfu/g以上水平。2、生防菌的鉴定根据两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K9-3鉴定为普城沙雷菌(Serratia plymuthica),L14-2鉴定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3、生防菌使用技术本研究为了探索K9-3和L14-2的施用技术,进行K9-3和L14-2施用浓度、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期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和在烟草根际土壤和烟草根系定殖密度的影响。K9-3和L14-2均109cfu/mL和108cfu/mL浓度处理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明显,K9-3菌株的109cfu/mL和108cfu/mL处理防治效果各为78.14%和77.78%,L14-2菌株的109cfu/mL和108cfu/mL处理防治效果各为96.38%和95.93%;处理时期为K9-3和L14-2均移栽期浸根处理时防治效果显著,其防治效果各达到59.68%和69.35%,移栽期浸根处理的基础上移栽后进行两次灌注处理均提高其防治效果,其防治效果各达到66.13%和83.87%。4、生防菌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K9-3和L14-2最佳生长和表现拮抗活性的培养条件和营养条件。K9-3培养条件是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装液量为60%,培养基初始pH为8的条件下培养32h为最佳,其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各为1% Glycerol,0.1%酵母膏和5mmol/L K2HPO4;L14-2的培养条件是在温度为30℃,转速为160r/min,装液量为50%,培养基初始pH为7.5的条件下培养36h为最佳,其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各为1% Glycerol、0.1%蛋白胨和5mmol/L K2HPO4。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烟草黑胫病的概述
  • 1.2 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
  • 1.2.1 拮抗微生物
  • 1.3 拮抗微生物的防病机制
  • 1.3.1 抗生作用
  • 1.3.2 竞争作用
  • 1.3.3 诱导抗性
  • 1.3.4 重寄生
  • 1.4 普城沙雷菌和绿针假单胞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研究进展
  • 1.4.1 普城沙雷菌在植物病害上的研究进展
  • 1.4.2 绿针假单胞菌在植物病害上的研究进展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生防菌
  • 3.1.2 病原菌
  • 3.1.3 供试植物及育苗
  • 3.1.4 主要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生防菌的分离、筛选
  • 3.2.2 生防菌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活性
  • 3.2.3 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 3.2.4 生防菌的鉴定
  • 3.2.5 生防菌根际定殖能力测定
  • 3.2.6 生防菌施用技术的研究
  • 3.2.7 生防菌发酵条件的筛选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生防菌的筛选
  • 4.1.1 根际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 4.1.2 生防菌的筛选
  • 4.2 两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
  • 4.2.1 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活性
  • 4.2.2 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 4.3 两菌株的根际定殖能力
  • 4.4 生防菌的鉴定
  • 4.4.1 K9-3 菌株的鉴定
  • 4.4.2 L14-2 菌株的鉴定
  • 4.5 生防菌的使用技术的研究
  • 4.5.1 处理浓度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根际定殖效果
  • 4.5.2 处理方法和处理时期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 4.6 两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4.6.1 K9-3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4.6.2 L14-2 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境因素对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F28在土壤中定殖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9)
    • [2].胃肠道黏液层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定殖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8)
    • [3].土壤中根瘤菌定殖研究进展[J]. 土壤 2008(02)
    •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强定殖株中新的双组份系统的鉴定[J]. 畜牧与兽医 2018(06)
    • [5].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2-70(Bacillus subtilis)菌株定殖能力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5)
    • [6].一种初步判断细菌类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方法[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3)
    • [7].土壤有益细菌在植物根际竞争定殖的影响因素[J]. 生态学杂志 2010(06)
    • [8].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定殖对免疫系统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17(01)
    • [9].沙冬青与伴生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9)
    • [10].多组学分析在解淀粉芽孢杆菌相关功能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1].枯草芽孢杆菌的定殖能力及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12].3株芽孢杆菌在水稻根际定殖促生及其在土壤中的存活[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7)
    • [13].植物内生菌的侵染定殖研究概况[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4)
    • [14].MRSA去定殖化药物[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09(03)
    • [15].两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在植株体内定殖能力的测定[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6].河北峰峰矿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及群落组成[J]. 菌物研究 2018(04)
    • [17].副溶血弧菌在乳鼠肠道内竞争性定殖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疾病监测 2015(12)
    • [18].陕南杜长大育肥猪肠道定殖菌的生活状态和分布[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8)
    • [19].球毛壳菌在黄瓜上的侵染定殖及其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 [20].解淀粉芽孢杆菌相关功能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1)
    • [21].棉花内生芽孢杆菌LH-L3定殖能力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22].不同产地滇黄精丛枝菌根真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调查及与主要功效成分含量相关性分析[J]. 中草药 2019(16)
    • [23].极旱荒漠植物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定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4].生防菌JK-JS8的定殖特性[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5].短小芽孢杆菌BX-4抗生素标记及定殖效果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6)
    • [26].乳酸菌在肠道内黏附定殖的研究进展[J]. 工业微生物 2020(02)
    • [27].艾草内生放线菌Ac10在植株体内定殖能力的测定[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2)
    • [28].烟草青枯病菌在烟草根际的定殖及最适发病条件[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05)
    • [29].植物内生细菌在辣椒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04)
    • [30].一株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A168定殖作用研究[J]. 吉林农业 2012(03)

    标签:;  ;  ;  ;  ;  ;  

    两株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及其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